分享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思明居士 2019-11-30

鲜卑族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北魏、北周、北齐、西夏等许多封建政权。对于以鲜卑族为首的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并建立割据政权,传统史家多冠之以"五胡乱华"。“乱华”其实不甚准确,因为北方各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绝不止是战乱,还有他们那特属于北方民族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深远的活力,对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而这些也正是我们研究鲜卑族的意义。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鲜卑人

一、匈奴刀下的鲜卑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他与乌桓同起源于东胡族。

1.灭族之险

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弱肉强食是草原部落一贯的作风,所以鲜卑在匈奴的奴役下过得十分凄惨,甚至一度濒临灭族!

其一《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乌桓自为冒顿所破,众遂孤弱,常臣伏匈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鲜卑与乌桓每年都要向匈奴进贡大量的牛羊,如果逾期,那么她们的妻子与女儿会被匈奴人收走当作奴隶。

当时鲜卑所处的北部塞外,今相当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气候大半年都变化无常,古代游牧民族人口本身较少,加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面对蝗虫、旱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之时,牛羊通常会死伤大半,本就举步维艰,若再“辄没其妻子”岂不是雪上加霜,又怎能延续下一代?其次,匈奴与西汉的战争常常以鲜卑出战,也极大的消耗了鲜卑的力量。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匈奴与鲜卑、乌桓当时领土大概的比例

其二匈奴对于鲜卑与乌桓的屠杀掳掠。例如西汉末期,王莽掌权,实行了“王莽新政”,其中他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为由,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侯,从而引起了西域诸国的普遍不满(《汉书·王莽传》),当匈奴向鲜卑征收皮布税时,他们以“王莽之令—诸域均为侯”为理由拒绝了交税,这一行为引起了匈奴的进攻,大肆屠杀之后,鲜卑与乌桓无力反击,只好从牙口中挤出牛羊与布皮去赎回族人!而史载““常掳掠妇女、弱小千余人”,说明匈奴的屠杀与掳掠并不在这一件事情。

鲜卑就在被奴役的环境中存活与忍耐着,他们日日都在渴望有一天可以脱离匈奴的控制。

2.形势扭转

从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朝主动出击匈奴的战争达11次,共虏获匈奴人口22万,使得汉朝出现了“边疆无匈奴”的盛象。不过汉朝也由于多年的穷兵黩武,加之政治腐败,迎来了西汉到东汉艰难的转型时期。

直到公元46年,匈奴出现了剧变,才使汉匈之间、鲜匈之时的局面发生了转折。匈奴单于舆死,左贤王蒲奴自立为单于,引起政局不稳。加之那时匈奴境内连年的旱灾与虫灾,赤地千里,疾病流行,一系列的问题加剧了匈奴的社会矛盾,《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匈奴求和亲,匈奴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过半。”此时,匈奴对鲜卑的剥削仍十分严重,可他们力量的减弱给了鲜卑喘息之机。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剧照中的光武帝刘秀

而当时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经过休养生息达到了鼎盛之期,虽无连年的战争,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秀一直将匈奴当作心头大患。46年刘秀决定趁匈奴之危由乌桓向匈奴发起反攻,在这场战争中鲜卑获得了“渔翁之利”,匈奴的败势使得他们的统治集团发生了分裂。匈奴的部分部族北迁,南匈奴右奥鞬日逐王比率众四、五万人,南移至五原郡,上书东汉光武帝刘秀,“愿永为蕃蔽,扞御北虏”(《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匈奴的投降使得鲜卑脱离了匈奴的控制。

二、东汉时的鲜卑

1.纳入朝贡

脱离后的鲜卑这才正式进入到中央王朝的眼中。众多的鲜卑邑落进入东北塞外之地后,频繁寇抄边郡,不过“鲜卑不久战”,历经不长的时间,鲜卑被汉朝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所震慑,《后汉书·祭肜传》记载:“(建武)二十一年秋,鲜卑万余骑寇辽东,(祭)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在以祭肜为代表的一众大臣的建议之下,汉朝采取了”以夷治夷“的政策,也即是对待乌桓族的政策,将鲜卑划入了朝贡体系,利用其反击匈奴!《后汉书·祭肜传》载祭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鲜卑势起,匈奴受挫

在朝贡体系之中,汉朝规定“王或大酋应适时诣阙朝贡”,东汉时期见于史籍记载中鲜卑朝贡只有二次,一次在光武帝建武三十年,“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等率种人诣阙朝贺,慕义内属。帝封于仇贲为王,满头为侯”。一次在安帝永初中(107—113),“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绶,赤车参驾”(《后汉书》)。但其实我们通读史书来看,鲜卑朝贡汉朝绝不止两次!就《后汉书·祭肜传》记载:辽东太守祭肜去世后,“乌桓、鲜卑追思肜无已,每朝贺京师,常过冢拜谒”,这些朝贡从侧面说明东汉时鲜卑还是非常遵从东汉的

另一方面如和帝永元六年“九月,行车骑将军事邓鸿、越骑校尉冯柱发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八郡迹射、乌桓、鲜卑,合四万骑,与度辽将军朱征、护乌桓校尉任尚、中郎将杜崇征叛胡”鲜卑部落还多次随从乌桓校尉、度辽将军和各郡长官出征,参与平叛战争。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东汉全盛时期的鲜卑

当然与匈奴经常掳掠所不同,鲜卑的遵从出于东汉王朝对鲜卑加倍的“礼遇”。明帝永平元年(58),“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诣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章二世,保塞无事。”,仅仅一年,东汉赏赐鲜卑就达到了两亿七千万!而史载:“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汉朝用于其他西域诸国总和都不过两亿。

2.两次叛乱

在东汉将近200年的历史上,鲜卑只有两次进行了对朝贡体系的破坏,即叛乱。一次是在鲜卑大人其至鞬反叛时期,另一次是檀石槐时期。鲜卑大人其至鞬的反叛是由于汉和帝时期对匈奴的打击,“匈奴及北单于遁逃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后汉书》)“余种十余万”为何自号鲜卑兵?因为在游牧民族中,所有部落的名称跟随当地最为强大的部族。那时鲜卑在东汉的扶植之下,较其他游牧民族,已是十分强大。其至鞬的反叛正是鲜卑势力逐渐扩大,野心膨胀,当然其至鞬去世后,鲜卑的主要势力再次纳入朝贡体系之中。

鲜卑发源史:从匈奴刀下艰难地爬到了汉朝

博物馆中的檀石槐

檀石槐时期同样如此,但他对于鲜卑的贡献远大于其至鞬。延熹九年(166年)夏天,鲜卑族首领檀石槐侵犯东汉,将管辖地区分为三部:从右平郡以东······直至乌孙等二十多个城邑,为西部(《后汉书》)。他建立起了从辽东到敦煌,横跨蒙古高原的鲜卑部落联盟。而在此之前鲜卑寇抄边郡主要是各部单独行动。此后,鲜卑各部协同出兵。《魏书》记载:“檀石槐既立,乃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弹汗山啜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不过在檀石槐去世之后,汉朝积极招抚各部鲜卑,重建塞外鲜卑朝贡制度,直至东汉末年,鲜卑鲜有再寇抄边郡!

三、小结

鲜卑从匈奴刀下艰难的爬到了汉朝的体系之中,最终得以延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汉朝正确处理了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归属问题,恩威并施,在军事力量进行压迫的同时,如设置校尉及专职官员进行管理,从经济政治上扶植其发展等等,促进了民族融合,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为之后的王朝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魏书》《后汉书》《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