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

 黄之中 2019-11-30
219.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位于陕西三原县东渠岸街中部,与龙桥中学相邻,总建筑面积13390平方米。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城隍庙古建筑群包括各种楼、殿、廊、亭等40多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做工精细而且结构严谨、肃穆壮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山门前有高10多米的高大影壁,影壁前有重达10吨的一对铁旗杆,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正门前矗立着一座12米高的歇山牌坊,上面雕刻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牌坊北面是城隍庙山门,高15米,又称“八卦悬顶无梁门”,因无梁檩,由十根明柱支撑,因在悬柱和八组斗拱方位上雕绘着太极图和八卦符号而得名,大门通内的中轴线上有三米宽青石路贯通南北。山门内东西两边是牌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因其表志尽文畅,书法飘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绝碑”之称。向北的第三道木牌坊,上书“陟降在兹”,下雕有“尧王访贤”、“岳飞赶 考”、“李白醉写”等典故,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向北的第二道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扁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赢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向北的第三道木牌坊,上书“陟降在兹”,下雕有“尧王访贤”、“岳飞赶 考”、“李白醉写”等典故,形象生动,立体感强。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向北的第二道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扁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赢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石牌坊北面是戏楼,为九脊歇山式建筑,建造艺术精致,前后风格各异。在额方,雀替等构架上木雕着“苍龙戏鳌”、“凤鸣朝阳”、“龙吟虎啸”、“威狮祥麟”等飞禽走兽,神态自然有趣。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东西十八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第四道木牌坊位于中院,是全庙最大的一座,上刻“明灵奠佑”,坊上斗拱重叠,奇巧精密,木雕满棱,有“八仙过海”、“圯桥纳覆”、“女娲补天”等典故,昂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形制俊秀各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中院两边的钟鼓二楼,高均为14.5米,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建筑,楼体承托在十二根明柱上,上有三米琉璃“高明”,挺拔醒目。昂头上木雕着龙、凤、狮、象等,整体庄重,结构严谨而造形黄雅,形似故宫角楼而华丽有佳。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城隍殿是由拜殿和献殿组成的大殿群体,整体高15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东西陪殿和大殿建筑相辅成趣,雄伟壮观。最后面是寝宫,面积697平方米,由门、亭、廊、殿、楼组成并以厚墙密封,雕壁镂花,琉璃盖顶,别具一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三原县博物馆设在城隍庙内,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贵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岳飞手书《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及于佑任(三原人)书法真迹最为世人称颂。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献殿内巍座着6米高的城隍神巨像和四大天王塑像,拜殿内陈列着20幅反映十殿阎君、十八层地狱庙藏画。整个大典基高1.2米,东西分别立有洪武二年明太祖敕建城隍庙的大明诰命石碑和明万历年间铁铸的焚纸楼。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三原城隍庙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20.鸠摩罗什舍利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鸠摩罗什舍利塔俗称八宝玉石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户县的草堂寺内。这是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塔。塔建于唐代(公元618~907年)。玉石结构,单檐亭阁式,高2.33米。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鸠摩罗什(344-413年)为中国著名佛教翻译家,其父亲是天竺人,他生于龟兹,即今新疆库车一带。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派人把他迎至长安泽经。他译出了《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华》、《维摩》、《阿弥陀》、《金刚》等有名佛教经典。此塔传为埋他的灵骨舍利塔。塔上有后人所刻“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舍利塔”的刻字,但依其建筑形制和雕饰风格判断,应是唐代所建。是后人为了追念他而建造的。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塔的形制很特殊,虽属于亭阁式塔,但其下部承以山岳波涛,须弥座也为浪花波纹所组成,别具匠心。在以波浪形组成的仰莲盘上,置八角形亭阁塔身,刻出大门和直棂窗,其上覆以四出方形屋顶。屋檐下用阴刻的佛像飞天,来承托巨大的扁圆宝珠。整个塔的造型、雕刻,均极雄健精美。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整个塔身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储紫、深灰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制而成,所以俗称八宝玉石塔。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全塔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深灰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嵌而成。所以俗称八宝玉石塔。屋檐下用阴刻的佛像、飞天,极为生动流畅。塔刹形制也具独特风格,在简洁的刹座上,刻出巨大的似莲瓣形花叶,承托巨大的扁圆宝珠。此塔的造型、雕刻。1953年至1978年,全面进行修葺,并建立“草堂寺文物保管所。”予以保护。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塔底为正方形基座,玉色浅蓝,高26厘米,长宽各169厘米,基座下有空室,推测为地宫,应为安葬鸠摩罗什舍利或法物之处。座上为圆台,玉色乳黄,高15厘米,直径135厘米,象征土、风、水、火四轮。台周竖面平整,上下各有边棱,棱间平面雕刻祥龙腾云图案14组,非常精美。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65)

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鸠摩罗什舍利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