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菲研究【我爱估值】的第11次上市公司估值分享。微芯生物是一家以原创类新药研发为核心目标,以原创新药为其核心竞争力,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们采用至少三种适配性较强的估值方法,对其现阶段市值进行测算,估值结果系个人研究结果,对他人不构成投资建议。 方法一:收益预测法重要假设: (1)西达本胺新适应症、西格列他钠糖尿病适应症、西奥罗尼相关适应症均能获批上市; (2)产品净利润率可达20%,5年后合理市盈率水平为60倍左右; (3)假设公司市值以每年20%速度增长。 分析过程: 通过测算公司5年后即2024年各产品收入情况,根据假设的净利率和市盈率水平进行未来市值估计,最后将未来市值按一定增长率折算出当前市值。 乐观: 5年后西达本胺在PTCL渗透率可达40%,产品降价30%至每盒6500元左右,对应营收可达9亿左右,同时西达本胺新适应症上市,新适应症合计收入5亿,合并计算营收为14亿;西格列他钠成功上市,5年后获得3亿营收规模;西奥罗尼获批一个以上适应症上市销售,且5年后能够取得3亿营收规模;公司目前储备的5个临床前项目,5年后有一个能够获批上市(无销售收入)。 则公司5年后营业收入为14+3+3=20亿,对应净利润为4亿,市值为240亿,通过逆推可得当前市值为96.5亿。 中性: 5年后西达本胺在PTCL渗透率可达30%,且产品降价40%,对应营收可达6亿左右,同时西达本胺新适应症上市,新适应症合计收入3亿,合并计算营收为9亿;西格列他钠成功上市,5年后获得2亿营收规模;西奥罗尼获批一个以上适应症上市销售,且5年后能够取得2亿营收规模;公司目前储备的5个临床前项目,5年后有一个能够获批上市(无销售收入)。 则公司5年后营业收入为9+2+2=13亿,对应净利润为2.6亿,市值为156亿,通过逆推可得当前市值为62.7亿。 悲观: 5年后西达本胺在PTCL渗透率可达30%,且产品降价50%,对应营收可达5亿左右,同时西达本胺新适应症上市,新适应症合计收入1亿,合并计算营收为6亿;西格列他钠成功上市,5年后获得1亿营收规模;西奥罗尼获批一个以上适应症上市销售,且5年后能够取得1亿营收规模;公司目前储备的5个临床前项目,5年后无一获批上市。 则公司5年后营业收入为6+1+1=8亿,对应净利润为1.6亿,市值为96亿,通过逆推可得当前市值为38.6亿。 结论: 方法二:类比法重要假设: (1)当前贝达药业估值合理; (2)5年后微芯生物营收规模与当前贝达药业相当; (3)假设微芯生物市值以年复合20%速度增长。 分析过程: 当前A股上市公司中与微芯生物最具可比性的为贝达药业,两家公司均为海归团队创立的专注于创新药公司研发销售的公司,在研发方面两者目前均以小分子创新药为主,而且两家公司当前均处于成长期,主要销售来源均为单一品种,且有后续产品储备,与贝达药业相比,微芯生物当前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规模仍然偏小,与早期的贝达药业有一定相似之处。 当前微芯生物前三季度营收1.3亿左右,预计其全年1.8亿左右;贝达药业前三季度营收12.43亿,预计全年16亿左右。 当前贝达药业总市值为284亿,我们假设5年后微芯生物能够发展到现在贝达药业的规模,且市值相近,则对应当前市值为114亿。 结论: 通过类比法,我们认为微芯生物当前合理市值为114亿左右,对应每股价格27.84元。 方法三:市销率法重要假设: 当前贝达药业与恒瑞医药市销率合理。 分析过程: 根据前文预计微芯生物全年营收1.8亿左右。贝达药业、恒瑞医药当前市销率为18倍左右,微芯生物当前市销率为142倍左右,远远超过可比公司。 乐观: 如果未来5年微芯生物营收增速远超贝达药业和恒瑞医药,给予微芯生物35倍市销率,则对应市值为1.8*35=63亿 中性: 如果未来5年微芯生物营收增速与贝达药业和恒瑞医药相持平,给予微芯生物25倍市销率,则对应市值为1.8*25=45亿。 悲观: 如果未来5年微芯生物营收增速低于贝达药业和恒瑞医药,给予微芯生物15倍市销率,则对应市值为1.8*15=27亿。 结论: 注:市销率估值法并不太适合于成长早期的创新药企业,此法估值容易低估企业的实际价值。 估值总结:综合考虑微芯生物当前发展阶段及国内创新药企业估值情况,我们认为微芯生物现时合理估值中枢区间为80亿至110亿,对应每股价格19.51至26.83元;当前价62.93元与我们的估值相比,是被高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