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清路———日占时期的吃喝玩乐街

 青岛Looker 2019-12-01

临清路南起禹城路北至吴淞路,东西快速路建成后,期间被胶州路隔断一段。这条不足600米的街道,日占时期曾是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一条街。

临清路西平行相邻的是聊城路,当时为日本人的商业一条街。20世纪初,日本政府为了积累资金发展资本主义,把贩卖妓女到海外作为谋取外汇的一个手段。德占青岛后,日本人也随即来到青岛,其中不少人以'卖春妇'(多为妓女),来招揽生意。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出版的电影《望乡》,就反映了这样一段历史。

1914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取代德国而侵占青岛,这时,日本侨民更是大量涌入,最多时达24500余人,相当于当时青岛市区人口的近30%。日本人不愿在台东、台西、鲍岛等市区中国人多的地方住,但市南沿海一带多为西欧人占据,他们又没有插足之地,于是便在聊城路、临清路一带修筑马路,建造房屋,开辟新的日本居民区。

日本人把这个新建的居民区,称之为'新町','町',相当于'街区'之意。如聊城路为'中野町',临清路为奈良町(新町西道),清平路为新町东道。周围的马路皆冠以'新町'二字冠名。

茌平路为新町一丁目('丁目'是汉语中'支路'的意思),博平路为新町二丁目,高唐路为新町三丁目,夏津路为新町四丁目,武城路为新町五丁目。日本人还将第三公园也更名为'新町公园'。

1914年至1945年,聊城路成为青岛的一条'日本街',因为这里的建筑是日本式的,居民是日本人,游客和行人也大多是日本人,商店的广告也是日文。马路上店铺林立,霓虹灯五光十色,是当时青岛市区仅次于中山路的繁华街道。

与商人街相呼应,相邻的临清路则成了一条吃喝玩乐街,临清路上主要有两大行业,一是饭店,二是妓院,到这里来消费的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二三十年代也有欧美人及少数中国人过去消费。

那时日本与旧中国都是公娼制。日本1914年第一次占领青岛,1915年就在临清路建妓院,妓院分两类,一类是以表演为主的'艺妓',一类为单纯妓女。艺妓的身份比妓女要高些,当时比较出名一家艺妓馆“大辰”,是一栋日式二层楼房,有一个大庭院,里面有花草树木,池塘假山。

据1944年统计,日本在青岛公开登记的娼妓有艺妓252人,妓女239人,一等妓院4家,二等妓院55家,其中在临清路上有38家,这里还有韩国妓女,如高丽馆等。相邻的清平路上有5家,茌平路上有4家。

临清路还有38家饭店,经营日式餐饮,如“吉田屋”、“渡月馆”等。日本人开的饭店分两大类,主要的一类叫'料理',临清路上有新高、常盘楼、登茂荣、众来馆、福茶、东洋馆等。其中有妓女陪酒的叫“料理待合”,如“加茂川”等。

第二类,日文中叫'食堂',属于饭铺,不供应炒菜,主要是卖饭,日本人以大米为主食,一般供应米饭及汤类,也供应'便当'(弁当),相当于今天的'盒饭'(它的'盒'是用火柴盒一样的木片做成,一次性使用),也是在米饭上加不同的菜。临清路上的'食堂'有旱田、势力、熊谷、金龙、千里十里、花家等。临清路上还有西餐店、舞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黑社会黑龙会染指青岛,头子叫三浦林三,是一个日本退役军官,日本黑社会老大,是青岛艺妓组合的组合长。1920年,他在市场三路,招远路口处建造了“电气馆”(东风影院),影院为砖混结构,是典型的日式近代建筑,刻意装饰的山墙,在相邻的建筑中显得格外醒目。

影院分上下两层,但座位并不多,银幕的尺幅也较小,由于只上映日本电影,且设施较为完备,位置又紧靠日侨居住的中心地带,影院生意不错,收入颇丰厚。1939年他又拥有了映画剧场(青岛影院)、东洋剧场(胜利电影院)。

日占时期,当局在青岛一些官方不便出面的事,就让黑龙会出面摆平,三浦林三背后有日本政府的撑腰,在中国干了不少坏事。

临清路(奈良町)有一段时期在中国也很有名,中国人和西方人去光顾的很多。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沦陷,除极少数汉奸外,中国人很少再到临清路去了。40年代开始这里渐渐萧条,日本国投降后,日本人被遣送回国,国民党一些官员纷纷抢占日本人空下的房产,然后转手高价出售。这一时期,山东各县人流纷纷来到青岛,有的也在这里租房居住。

青岛解放后,那些陈旧的日本建筑逐步被拆除,“大辰”妓院曾作为市图书馆舍,后来为青岛市话剧团。青岛市话剧院建于1956年,是由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抽调60名演职员,整建制来青岛建立的专业话剧团。现在市话剧院在临清路上还拥有自己的小剧场,小剧场位于临清路12号。与繁华的商贸中心--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相对,总建筑面积2275平方米。

该剧场采用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设施先进,环境优雅。剧场舞台面积大于观众厅面积,同时拥有可接待30名演员住宿的演员公寓。舞台上建有国内先进的十米转台和14米暗道;观众席四周建有表演回廊,大大拓展了演出空间,在青岛也是首次采用。

剧场采用海尔、三菱中央空调;观众席为梯形看台,黑匣子风格,设有豪华椅300个座。小剧场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小剧场之一,也是传播高雅艺术的殿堂,每年都有国内外经典戏剧、先锋小剧场剧、优秀儿童剧及其它综艺晚会在这里上演。

前,临清路上还有一家医院,叫铃木医院,是日本人在青岛的一家大型医院,科室很全,设施完善,医护人员全是日本人,求诊病人绝大部分也是日本人。日本战败后,青岛市立中学(青岛1中),因校舍屡被占用,曾把高中部搬到了这里,因医院没有空地,学校把第三公园作为自己的操场。

市立中学师资雄厚,尤以美术见长,我国著名画家赫保真于希宁张朋、孙沾群、郭士奇等都在该校当过教师。这所学校还培养出了王文彬、张重庆、徐立忠等美术家。毕业于市立中学的宋鲁(解放后曾任青岛市科委主任,著有《学苑沧桑》)曾诗颂几位美术家。

后来,这里成为临清路小学,教学楼后面的青岛市第三公园仍是学校使用的大操场。临清路小学位于临清路35号,正门对面是青岛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901工程:青岛市地下中心商业街 )。学校地处商业区,商业气息十分浓郁,使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加之生源减少,故而拆迁,该校教师并入上海路、上海支路小学。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建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11月),占地14800平方米,建设面积6800平方米,以即墨路、李村路为中心,横跨4条支路,拥有1300多个摊户,1987年上市品种11000多种。

1997年10月,市场退路进室,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市场分地上、地下各两层,当时只有摊位 50个,主要经营旧货、小百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路逐步扩大到李村路、潍县路、易州路、博山路、芝罘路,摊位增加到 1100多个。

市场经营品种繁多,逐渐成为本市最知名的小商品市场。据有关人员介绍 2006年底,即墨路小商品城共设有经营性区域 3000个左右,有 5000多业户参与经营,从业人员上万人。周一至周五客流量达 5万人次,周六、周日则超过 1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两亿元。

2008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改建,在临清路小学位置建设了28000平方米的美林富地商场,商场配建了200余个地下车位。即墨路凭借聊城路、临清路、市场三路等已经成熟的商业街,成为一个新的商业聚集区。

如今的临清路,早已不见昔日的踪迹了,商场都是古香古色城隍庙般的建筑,那些遗留的日本建筑早已被拆除,昔日的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卖笑追欢的商贾浪人和娼妓已成了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荡涤污泥浊水,根除一切丑恶现象,谈笑间,樯橹(强虏)灰飞烟灭。但那段屈辱的殖民历史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