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上)

 大奔h1wmjlcm1r 2019-12-01

(按:本文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9期。邓老师在注释[1]中写道:“本文为作者正在撰写的《自否定哲学: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一书的导言部分,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请求,先期抛出来供学界同仁批评和提出宝贵意见。”由于文章篇幅长,注释多,本公众号分两次连载。本次为《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上)》的内容摘要、关键词及第一部分“当代形而上学的现状”。)

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上)[1]


邓晓芒

内容摘要:当代形而上学处在一个举步维艰的没落时代。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发展了两千多年的西方形而上学,被视作“物理学之后”,它到黑格尔臻于成熟之后便走向衰亡;中国先秦的形而上学则是“伦理学之后”,它于《周易》和道家哲学中发端,两千年间没有发展,只有充实与合流,在当代也被时代精神弃置一旁。目前从根本上区分中西形而上学是重建形而上学的前提。追溯中西形而上学的源头和流变可以发现,西方形而上学是建 立在语言的逻辑功能、系词“是”的存在论认识功能之上的,中国形而上学则是建立 在语言的非逻辑功能之上,即由语言悖论和沉默所体现的隐喻、暗示、象征、类比功能之上的。这两种形而上学各有胜场,但也各有致命的盲区,后者正是双方都走向衰落的理论上的根本原因。因此,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必须突破双方各自的理论边界,吸收对方的长处,在语言的双重功能(逻辑功能和非逻辑功能)之上提升到“语言学之后”,才有成功的希望。

关键词:物理学之后  伦理学之后  存在论  语言学之后  道论  形而上学的重建

当代形而上学的现状

卡尔维诺在其小说《寒冬夜行人》中,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这样的反思:

我想自我消解,替我的每一本书都创造出另一个自我、另一种声音、另一个名称来,让自我在毁灭中再生。我的目的是在书中描绘出一个模糊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中心,也没有自我......要不是我,我会写得多好!如果在白纸和从来没有人写过、有形而又无形的语词、语句和故事的 迷障之间没有我的个性这堵墙在阻碍......如果只有一只手,一只被砍下来的手握管写作......可是,又有谁会来驱使这只手呢?无名的大众?时代精神?集体无意识?我不得而知......[2]

哈贝马斯把这种意图描述为“想去除一切主体性,而成为无个性的书写力量的渴望”,并将它与德里达的理论关联起来,认为这种理论表现为“对神秘失踪的续篇的探求”,其终极目的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所有的努力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是“参与谋划伪经”,而这恰恰就是一切文学的“真理”。[3]

这的确是后现代西方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不论在哲学中还是在文学中,人们已经杀死了一切值得追求的对象,却还在假装追求着某种“不得而知”的东西,谋划着某种明知其为假的东西,为的是能够继续“作追求状”。然而,如果德里达真的像哈贝马斯所描述的那样,那他还不失为一个(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形而上学家。而哈贝马斯看上去比德里达更实在,他似乎还相信理性的权威(至少是“交往理性”的权威),但其实更加无标准,是一个更加彻底的后现代主义者。[4]因为他的交往理性即使能够达成所谓的“共识”(何况在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比如在文化冲突中),顶多也只是暂时的妥协,甚至是韬晦之计,终归还是由非理性的东西所决定的。[5]无怪乎哈贝马斯在评点了当代一系列的试图反叛、重建或更新形而上学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之后,对他自己是否也属于这一思想阵营始终不置一词。倒是德里达终生以反形而上学的形象出现,到头来却被人们讽刺性地称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形而上学家”。[6]

不过,哈贝马斯透露出的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观点,这就是:当代风靡一时的反形而上学思潮的根源,实际上是西方传统“主体性”的衰落和消亡。纵观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和思想史,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否明确意识到,主体性意识正是或明或暗地在后面推动西方哲学思维不断向前的内在动力,也是西方实体主义传统的真正根源。当黑格尔宣称“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统握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统握和表述为主体”[7]时,他实际上讲的只是一个亚里士多德早已提出的原则,即所谓“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是那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如某一个别的人或某匹马”。[8]也就是说,第一实体只能是某种个别的东西、“这一个”(τóδε τί),也就是只能作主词(ύποκείμενον,又译主体)、而不能作宾词去描述其他主词(主体)的东西。因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体的意思就是个别主体(主词),是独立存在的“这一个”,我把它描述为“一切命题和命题中的一切其他成分赖以生根、得以获得‘存在’意义的基础”。[9]它后面所隐含的正是独立个人的主体意识,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个别事物。

福柯断言作为“人”的“主体”的概念只是19世纪以来近两百年才提出来的,因此按照他的“知识考古学”也注定要在 20 世纪末走向衰亡,[10]这是不符合事实的。[11]他的“知识考古学”是建立在极其表面的词语范式(“知识型”)之上的,并没有深入西方文化精神的内部。但他由这一错误前提所推出的结论却是对当代现实的真实描述,即随着“主体性的死亡”,不但“上帝死了”(尼采),而且“人死了”,建立在人的理性之上的一切科学、知识、伦理和信仰全都已经死去,失掉了活力;人类学和人本主义的哲学也从根基上遭到了摧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沉寂、空虚、断裂、散乱、非理性、非辩证的后现代状况。[12]在这样一个思想界群龙无首的时代,西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形而上学已经分崩离析,一大批“解构主义”的英雄们成为当代的学术明星。这令我们回想起两百多年前伟大的哲人康德曾发出过的悲叹:

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作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他乡。——奥维德《变形记》[13]

不同的是,康德将那个时代的时髦称作“游牧民族”,认为他们导致了“无政府主义”,使得“在科学中占统治的是厌倦和彻底的冷淡态度,是混沌和黑夜之母,但毕竟也有这些科学临近改造和澄清的苗头,至少是其序幕”。[14]他从这种怀疑主义中看到了某种可以突围出来的光明前景。而今天的“后现代状况”则养成了学界的一种普遍浅薄的轻松态度,以破坏一切有形和确定的东西为快,却还自认为老谋深算和“成熟”。少数严肃的学者不满于这种毫无希望的现状,从 20世纪初开始,就有卡尔·斯图姆普夫、D.H.凯勒、彼得·沃斯特、尼古拉·哈特曼、李凯尔特等人提出了“复兴形而上学”的口号,但最终都抵挡不住后来对形而上学解构的浪潮。[15]较新的尝试则是通过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来进行的,“探讨形而上学的一个途径是研究我们语言的一般结构”。但正如狄特·亨利希所说的:“语义学对我们根据语法对于一般现实的前理解所作出的解释,并不能满足根据‘生活概念’对自我和世界的常规意义进行解释的要求。”[16]通过语言分析来化解“本体论(存在论)”的原初含义也好,像奎因那样用所谓“本体论承诺”来虚晃一枪也好,对于复兴形而上学来说,最终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陈嘉映在其《语言转向之后》一文中提出这个问题:“哲学如何区别于语义学或语言学?”他的看法是:“语言是人类的基本理解方式”,“语言中不仅包含着世界的道理,而且包含着我们是怎样理解世界的......我们通过理解一种语言来理解世界”,所以,与语言学不同,“哲学关注语言的方式......始终关注的是语词和句子怎样体现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这种理解虽然“表面上十分接近语义学工作”,但并不停留于语词层面,而要深入“概念层面上的考察”,因此“不能把语言转向理解为向语言学、语义学的转向”。这是与亨利希的上述说法相一致的。[17]我们不能用语义学取代哲学,我们谈完语言学之后,要做的事情还根本没有着手,即没有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如何建立一门形而上学(对西方人来说就是“物理学之后”)。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评论维特根施坦所谓“哲学剩余的唯一工作就是语言分析”时指出的:“哲学家如此地缩小他们质疑的范围”,“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18]无怪乎哈贝马斯也说:“语言学转向把主体哲学的遗产清除得一干二净,其方法十分粗暴。”[19]的确,凡是当代对语言分析技术不抱迷信的态度,还保留着某种哲学智慧的人士,都会有这种共识。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奥特弗利德·赫费就从正宗德国思辨哲学的立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随着英语在哲学界占统治地位,与之相联系的是哲学在世界范围内通常窄化为分析哲学”,他甚至把扭转这种局面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学者,认为“只要德国、瑞士德语区和奥地利大学的哲学院系不完全委身于分析哲学,只要它们在精神上不自我枯萎,仍然研究从康德经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到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和思想,中国的博士生们还会来的,以后回到他们的祖国后也将会继续维护德国的哲学传统”。[20]这对中国的德国哲学研究者无疑是一种鼓励,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当代西方形而上学所面临的局势有多么严重。

然而,西方哲学的伟大传统也正在于,每当形而上学在西方陷入危机时,总会有一些哲学家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正如当年康德在形而上学遭到放逐时奋力一搏,为近代重建形而上学首开先河,接下来费希特、谢林直到黑格尔,则以接力棒的形式完成了形而上学的“胜利的和富有内容的复辟”[21]一样。我们在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版序言”中,还可以嗅到当时硝烟散去时的气息,他宣称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22]黑格尔以后,尽管形而上学再次遇到了严峻的困难,但所有反形而上学的所谓“后形而上学思想”,只要我们不停留于字面,都可以从中发现其实背后隐含着的正是对形而上学的呼唤。否则的话,这些反形而上学的英雄为什么没有一个肯听从维特根斯坦的忠告,“凡是不可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23]也不肯像老庄哲学和禅宗那样,以“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的方式来对待一切形而上学,反而连篇累牍地去和形而上学较劲。可见任何人要想反形而上学,也必须先站在形而上学的立场上,而这本身就是为形而上学准备新的基地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海德格尔称尼采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而这一头衔又被德里达戴在了海德格尔头上,继而就连德里达自己也甩不掉这顶帽子。就像布朗肖特在其《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

哲学自身一直在宣告或实现它自己的终结,不论它把那终结理解为是绝对知识的完成,是与它的实际实现相联系的理论的压制以及所有的价值被卷入的虚无主义的运动,还是最终通过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及还没有一个名称的另一种可能性的预兆来告示的。因此,这将是从今以后伴随着每一位思想家的日落,是一种奇妙的葬礼时刻,哲学精神将在一种提升中为此而欢呼,也就是说或进而说,哲学精神在此时常常是喜悦的,它引导着它的葬礼队伍缓慢前行,在这期间,它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期待着获得它的复兴。[24]

这一葬礼队伍的成员从黑格尔开始,经过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到德里达,以及亨利希和哈贝马斯,似乎有越来越长的趋势。唯一有可能终结这一哲学或形而上学的长长的葬礼行列的,也许只有东方的道禅哲学,即非理性非逻辑的真正的“诗化哲学”或虚无哲学。但看来西方哲人们还远没有做好接受这样一种异质哲学的心理准备,只有海德格尔稍微接触了一点,马上又退缩回去了。而在老庄和禅宗看来,维特根施坦的“保持沉默”的告诫不过是一句大白话而已。在他们眼里,这些西方人哪怕在拼命标榜自己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却无一不是废话连篇的绕舌者,没有这些汗牛充栋的废话作支撑,他们连一天都活不下去。而反过来,西方的形而上学家,不论是自称的还是隐藏的,甚至自以为是“反形而上学”的,都会觉得东方虚无主义毕竟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旦真的实行,则无疑是死地。当然,这样一种文化错位目前还不到彻底清理的时候,东方哲学也有自身的“形而上学”传统,[25]而且从来没有陷入过西方形而上学那样一种危机。[26]只是西方人消受不起这种东方的形而上学,除非他们对自身形而上学传统做一番迄今为止尚未做过的彻底反省,来与东方形而上学的终极根据进行一番不仅是知识论的,而且是伦理学和人性论的对话。

这种对话,单靠西方哲学家的冥思苦想是形成不起来的,即使如同海德格尔那样有意向和日本学者沟通,其效果也相当于鸡同鸭讲。[27]西方人要精通东方思想是太难了,尤其要精通东方思想的大本营汉语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由学习西方哲学的地道的中国人来捡起这件无人问津的工作,来帮西方人清理一下他们的哲学形而上学的源头。这件正本清源的工作西方人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一直在做,但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追溯到他们所能理解的源头,而对源头的源头则无能为力了。因为这个源头已经确定了西方哲学后来的一切发展方向,但它本身是如何起源的,必须跳出整个西方哲学传统才能看得出来,而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另一种哲学传统的不同的源头才能做到。只有在两种不同哲学文化的不同源头的比较中,我们才能发现它们共同的源头,即源头的源头在哪里,它们是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分道扬镳的。

注释 :

1 本文为作者正在撰写的《自否定哲学: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一书的导言部分,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请求,先期抛出来供学界同仁批评和提出宝贵意见。
2、15、16、19 哈贝马斯 :《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第 246—247页,第247页,第223页。
3 卡尔维诺如果读到庄子的寓言,恐怕会深感相见恨晚。《庄子》又称《南华经》,用哈贝马斯的眼光看,不就是一部“伪经”吗?但在中国人眼里,这就是一部“真经”。参见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第232—233页。
4 他自认为是在“坚持一种带有怀疑色彩,但并不悲观失望的理性概念”。参见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前言。
5 王树人先生指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超越观是极其软弱无力的,不管借用语用学在‘生活世界’中建立起怎样的互动的沟通和理解,却沟通和理解不出一种有如‘上帝’一样崇高的价值观念,以至哈贝马斯也不得不与宗教妥协”,这代表着西方思想家“在填补形而上学精神失落所留下的价值真空时所陷入的束手无策的状态。”参见王树人:《西方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学术月刊》2002年 第 10 期。
6 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就认为德里达并不反对形而上学,他自己也多次声明他不是要解构形而上学,详后。参见张都爱:《德里达与逻各斯中心主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2期。
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本,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8亚里士多德 :《范畴篇》。译文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09页。
9 邓晓芒:《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初探》,原载《哲学门》第1卷第2册,2000年,收入《西方哲学探赜——邓晓芒自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年,第87页。
10 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2—13、402、404 页。莫伟民在“译者引言”中说 :“《词与物》的主旨之一就是批判福柯所深恶痛疾的二百多年的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理论形态——即人类学主体主义。福柯始终怀疑和敌视那个至高无上的、起构造和奠基作用的、无所不在的主体。
11 海德格尔在谈到笛卡尔和黑格尔的主体性时说,“主体乃是被转移到意识中的根据,即真实在场者,就是在传统语言中十分含糊地被叫做‘实体’的那个东西。”(参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64页)显然这种理解把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也包括在内了,他并没有说这种理解是错的,而是作为公认的前提。
12李小海 :《人的诞生与死亡——福柯的主体批判理论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 年第4期。
1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 VIII—IX,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14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A IX—X,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7 陈嘉映:《语言转向之后》,《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18 出自上文所引,该引文引自霍金:《时间简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154页。
20 In:Neue ZürcherZeitung,Deutsche Philosophie in China:Marx ist nicht Einzige,31,August,2017.(《德国哲学在中国:不只是马克思》, 中译文载于《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号,翟欣译)注意赫费对分析哲学导致的反形而上学用了哲学的“窄化”“自我枯萎”这样的词,哈贝马斯也有类似的说法:“语言分析的主题相应地也就萎缩成笛卡尔式的精神-肉体-问题”,见《后形而上学思想》,第254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22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2页。
23 即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言。但就连维特根施坦自己也未能遵守这一禁令,他后期不但开始“说不可说”,而且还大说特说。
24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52页。
25 “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本来就是用《易传·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来意译西方的 metaphysics 而形成的,这 一译名字面上好像也还行,但一涉及实质,就会发现完全 是两码事。至于两者的区别究竟何在,以及有无可能统一起来,是后面将要阐明的主题之一。
26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哲学的危机其实并不是这套哲学自身的危机,而只是受到外来异质哲学排挤的危机,而它的最深层次的原则却历经现代启蒙思潮的冲击而几乎原封未动。
27 例如,可以读一下海德格尔与日本友人的那场对话,对话开始不久,海德格尔就意识到,虽然“语言是存在的家”,但是“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一种从家到家的对话就几乎还是不可能的”。参见《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载于《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0页。真正的对话必须走出家门,回顾这个“家”最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详后。

(晓芒学园值班编辑:启蒙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