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醉日记:了解“肿胀麻醉”

 小口袋精灵 2019-12-01
患者,女性,36岁,55kg,160cm,术前检查基本正常,心电图无异常。
术前诊断:
“切开重睑术后,上睑下垂,小睑裂,额颞颧部软组织凹陷,双大腿脂肪堆积,中下面皮肤松弛,鼻翼缘退缩,鼻小柱下垂,鼻背部低平”
拟定术式:
“重睑修复术,眼内眦矫正术,上睑下垂矫正术,双大腿吸脂术,自体脂肪填充额颞颧部术,鼻综合整形术,中下面部埋线提升术”
15:00入室先行局麻下行“眼综合”手术……
16:30眼部手术结束……准备全麻插管……
患者于直立位消毒……后平卧手术床……
连接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16:50麻醉诱导:
咪唑安定2毫克+舒芬太尼20微克+罗库溴铵30毫克+丙泊酚120毫克
插入钢丝6.5气管导管(口内固定法),听双肺呼吸音无异常,再常规胶布固定一条(防止俯卧位时,气管导管滑入过深),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日记:自体脂肪填充手术麻醉
插管后翻身,先吸大腿后侧……
麻醉维持用药:
七氟醚:开始时1.5……术中1.2……结束前0.8……
拔管前15分钟停醚……
瑞芬太尼:200微克/小时左右,维持到拔管前5分钟……
丙泊酚:200毫克/小时左右,维持到拔管前15分钟……
18:00共输入晶体液500毫升和胶体500毫升,尿量共计200毫升……
18:45大腿后侧吸脂结束,转为仰卧位……
19:20大腿吸脂手术结束……
共用肿胀液3000毫升(利多卡因600毫克和副肾3毫克)累计尿量400毫升……
19:35鼻部手术开始……
20:30输液共1800毫升,尿量累计600毫升……
21:00行面部脂肪填充……
21:30行中下面部埋线提升术……
21:30给予舒芬5微克……
21:35给予停止泵入丙泊酚……
21:40给予停醚……
21:45手术基本结束……
21:50给予停瑞芬泵入……
21:55给予经鼻吸痰……
22:00患者清醒,给予拔管。
术中没有给过肌松药,拔管前也没有给予肌松拮抗药物。常规清醒拔管后,给予氟马西尼0.2毫克……
22:10助手包扎完毕。
22:30患者出手术室,会病房……

病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需要注意的问题:

肿胀麻醉肿胀液的配比及应用问题。

分享一篇前辈老师的文章,可能会了解的更多...
一、概念
肿胀技术(Tumescent technique),又称肿胀麻醉(Tumescent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
其狭义定义为在脂肪抽吸时将大量含有稀释的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液注射至皮下组织,使之肿胀,注射量与预计抽吸脂肪量之比为2,3:1,无须系统麻醉及静脉输液,且脂肪的抽吸量少于4L或小于患者体重的4%
其广义定义指在皮下组织或组织间隙内注射大量含有稀释的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的溶液,使之肿胀,以达到局部麻醉、止血及分离组织的作用。超湿性技术(Superwet Technique)是指在脂肪抽吸时注射与预计抽吸脂肪相同量的含有肾上腺素的盐水,加或不加利多卡因。
 肿胀技术及超湿性技术不仅可以作为单独的局部麻醉方式,而且在全麻、局部阻滞麻醉时,亦可在抽吸局部注射(含或不含利多卡因),成为脂肪抽吸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肿胀技术和超湿性技术改变了传统局部麻醉的观念,阐明了利多卡因在皮下脂肪组织中的作用机制,其用量大大超过药典上所规定的极限,使脂肪抽吸术更为安全简便,是脂肪抽吸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脂肪抽吸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美国1996年完成近30万例脂肪抽吸术,其中92%采用肿胀技术,约50%采用全麻(部分患者联合使用两者)。但是该技术并非绝对安全,应用不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乃至死亡。近年来,肿胀技术被广泛引用到腹壁整形术、颜面除皱术、体表肿瘤的切除、腋臭切除、皮肤瘢痕切除、皮肤及毛发移植、头皮瓣转移术、体表浅静脉切除等其他体表手术中,其麻醉效果良好,解剖层次清晰,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疗效。
二、肿胀液的配方及其药理学
肿胀液体的配方目前尚无统一规范。不同地区的整形外科医师根据经验和临床情况而采用不同的配方,但其基本成分为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稀释溶液为乳酸林格液或含有碳酸氢钠的生理盐水。
2%利多卡因 40ml(0.08%)
1:1 000肾上腺素 1ml(1:1 000 000) 
5%碳酸氢钠 10ml(6mEq)
生理盐水 加至1 000ml
PH 7.2,7.3
注:大容量脂肪抽吸利多卡因应稀释至0.04%~0.05%。
肿胀液的组成部分及其药理学
(一)盐酸利多卡因
1.概述:酰胺类中效局部麻醉药物,分子量为288.82(利多卡因的分子量为234.34),pKα=7.90,熔点76,79,易溶于水及乙醇,4.42%为等渗溶液。不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商业成品其pH为6.5,含有肾上腺素的成品的pH为4.5。
 2.作用机理:非离子型利多卡因为脂溶性,易于进入细胞。利多卡因的pKα=7.90,溶液的pH增高,非离子型比例增加;反之,在酸性环境中,如感染区域,非离子型利多卡因减少。利多卡因必须首先进入细胞内,与神经膜内层上的受体结合,抑制钠通道对Na+的流入,去极化时相延长,神经膜动作电位达不到阈值,破坏其动作电位的传导,达到阻滞神经的效应。首先阻滞最细的神经纤维,如痛觉神经(直径为0.4~1.2微米),其次为温觉及压力感受纤维,最后为运动神经。 
3.代谢:利多卡因在体内代谢产物有:单乙基甘油二甲基苯胺(monoethylglycinexylidideMEGX),其活性与利多卡因相等;甘油二甲基苯胺(glycinexylidide GX),其活性仅为利多卡因的10%。MEGX、GX大部分在肝脏由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酶系统转化降解,90%的降解产物由肾脏排出。在酶系统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肝脏的血流量是利多卡因代谢的关键因素。利多卡因经皮下给药的半衰期为1.5~2h,注射后2h开始清除,清除率与吸收率持平时,血药浓度保持不变。健康青年男性平均清除率为15.6ml/min/kg或250mg/h,半衰期为1.6h,健康青年女性数值高于前者,而老年人下降约10%~25%。结合蛋白:其血浆结合蛋白为α-1酸糖蛋白(alpha-1 acid glycoprotein AAG)或白蛋白,结合型的利多卡因没有生理活性。结合的比例与两者的浓度有关。吸烟、口服避孕药物等可影响AAG的血浆水平。
 4.安全剂量及有效浓度
 安全剂量:
据“1998 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的推荐,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在正常成年人硬膜外麻醉、腰麻、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时,最高限量为7mg/kg,其总量不能超过500mg
但据Lillis PJ 的发现,Astra药物制品公司1948年向FDA申请利多卡因的销售时并未做安全剂量的详尽研究。此外,PDR对利多卡因最高限量的规定仅限于其商业成品,即1%或2%浓度的利多卡因,对其他浓度的利多卡因未做阐述。国内药典对利多卡因的最高限量及总量的规定与PDR相同,但对规定的适用范围未做阐述。
近年来Klein等研究证明,在皮下脂肪组织,低浓度(0.15%)利多卡因的安全用量可超过推荐量的4,5倍,达35mg/kg,最高者可达55mg/kg,血浆浓度低于3μg/ml(手术后1h为0.04~0.6μg/ml);手术后6~12h达到高峰。之后许多学者相继报道低浓度利多卡因安全用量可达60、70、90mg/kg,美国美容外科学会2000年脂肪抽吸指南规定利多卡因的最高剂量为45~50mg/kg。但1%~2%利多卡因的安全剂量应在7mg/kg以下。
林子豪等的研究证实,国人利多卡因的耐受量基本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35mg/kg可视为安全上限,但对于继续加大利多卡因的用量应持谨慎态度,若加大用量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进行。此外利多卡因的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用时应加以考虑。
 有效浓度:
肿胀液利多卡因的有效浓度为0.1%~0.025%(Pitman认为0.025%的肿胀液麻醉效果不佳),Klein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利多卡因在0.05%~0.08%之间,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感觉并无差异,但浓度在0.04%~0.05%之间,则患者的感觉有差异。纤维组织较多的区域,如乳房、背部、脐周等部位应采用较高浓度的肿胀液。
 药理动力学:注射于皮下脂肪组织低浓度的利多卡因类似于缓释药片,为单室性药理动力学模型,在此室中无浓度梯度,利多卡因浓度的降低仅与该系统的释放量有关。由于利多卡因的脂溶性特征,脂肪组织与之结合成为利多卡因的储积库,利多卡因的脂肪~血液浓度比在1:1至2:1之间,利多卡因在15mg/kg时,注射后4~14h达到一较低的血浆浓度高峰,60mg/kg时,逐渐上升为一高峰平台,持续到注射后16h,最长者可达23h,48h后降为0ml/L。而高浓度(1%,2%)的利多卡因注射后30,60min即达到血浆浓度高峰。肿胀技术采用大剂量的利多卡因而无毒性反应,其原因是皮下组织吸收较慢,使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高峰推迟。导致利多卡因吸收慢的确切原因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皮下组织药物储积效应:利多卡因为脂溶性药物,可储积于皮下组织,1g脂肪组织可吸收1mg利多卡因。脂肪的缓冲作用,延长了麻醉时间,减缓了利多卡因的吸收。
 药物定向释放:肾上腺素的定向释放可达到较好的血管收缩效应,减慢其吸收。目前认为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是利多卡因血浆浓度高峰推迟的主要原因。
 组织放大效应:据Nahas的研究表明,注射肿胀液后,脂肪小叶的直径增加30%~40%,体积增加1倍以上。组织肿胀增加了利多卡因的弥散距离,减缓了利多卡因的吸收。抽吸出的比例:5%~30%的利多卡因随抽吸混合液被抽出。Klein等的研究表明20%~30%的利多卡因被抽吸出体外,而Toledo认为仅有5%
注射速度:利多卡因血浆浓度与注射速度有关,注射速度较快,由于肾上腺素缩血管作用延迟,多卡因的吸收较快,形成一个暂时性早期血药浓度高峰,注射速度慢血浆浓度上升缓慢而平稳。
压迫效应:大量肿胀液注射至皮下组织,使之肿胀压迫血管,阻止其吸收。也有学者认为肿胀液注射后皮下组织的压力很快下降,并不能减缓利多卡因的吸收。
低浓度利多卡因其血管内皮两侧的浓度梯度降低,吸收率慢于高浓度。高峰浓度的推迟,使部分利多卡因被代谢。
碳酸氢钠使pH升高,游离碱基增多,进入神经速度增快,膜外离子型利多卡因减少,吸收随之减慢。
影响利多卡因血浆浓度的因素:
利多卡因正常血浆浓度在1~4μg/ml时,60%~80%为结合状态。影响其血浆浓度的因素有:
1.疾病因素:
肝脏疾患:对利多卡因的降解减弱;
肾脏疾患: 排泄减少;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AAG减少,游离型利多卡因增多;
其他:心排出量降低、有效血容量不足、低钙血症、低磷酸盐血症等。
 2.药物因素:
口服避孕药物:降低AAG,使游离型利多卡因增多;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排出量、肝脏血流量及利多卡因的清除率;升高20%~30%血浆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减肥药物等药物与利多卡因的代谢均需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4 同工酶,竞争性抑制利多卡因的代谢。
 3.其他因素:
注射速度:注射过快,可能加快利多卡因的吸收;
注射部位:面颈部血运丰富,利多卡因血浆高峰浓度出现时间比下肢早6h左右;
吸烟:可导致AAG升高,游离型利多卡因减少约15%,20%,与未吸烟者相比达到同样的麻醉效果需要更高剂量;
其他:局部浸润的体表面积、肿胀液的pH、有无收缩血管的药物、应激状态、消瘦、年龄增大、性别等。
 5.毒副反应:
肿胀液利多卡因的剂量超过目前药典所规定的极量,因此在手术中手术后要严密观察。抽吸前应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手术中不要追加麻药,以免利多卡因经破裂的血管进入血循环。
 6.全身毒性反应:
文献报道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在4~6μg/ml即可能导致死亡。其常见症状有:
中枢神经系统 利多卡因的毒性与其血浆浓度密切相关。
血浆浓度为3~6μg/ml时,可出现轻度头疼、头晕、耳鸣、倦睡、口舌麻木、金属异味、眼球震颤等症状;
血浆浓度为5~9μg/ml,则出现颤动、肌肉抽搐等症状;
血浆浓度为10μg/ml则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惊厥、昏迷;
20μg/ml出现呼吸窘迫;
25μg/ml则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乃至死亡。
消化道 恶心、呕吐等。
呼吸道 严重中毒时出现呼吸窘迫。
心血管系统 发生心动过缓、外周血管舒张、高血压及心肌功能减退等。
由于毒性反应是一个进行性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早于心血管系统,注射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处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良好的通气(100%氧气)。
控制惊厥,应用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
心血管毒性反应,采用儿茶酚胺、阿托品,必要时给予溴苄胺。
变态反应: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罕见,应与毒性反应及局部收缩血管反应鉴别,重复使用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水肿、荨麻疹、水疱、剥脱性皮炎、结膜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其发生机制不详,可能与制剂中的保护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有关,诱导B细胞产生大量特异性IgE抗体。对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高度敏感的个体禁用。利多卡因的皮肤过敏实验价值不大。过敏反应轻者可局部涂地塞米松软膏,重者口服地塞米松或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给予0.2~0.5mg的肾上腺素。
局部毒性反应:亦称组织直接损害反应、类过敏反应。较高浓度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溶液可直接损伤组织,导致肌肉坏死及外周神经损伤,肿胀液也有造成皮肤及深层组织坏死的可能;在注射过程中,要警惕利多卡因的类过敏反应,随时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血管扩张、瘀斑及针孔渗血。若产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对症治疗,以免发生注射部位皮肤软组织坏死。

(二)肾上腺素
1.概述:属于儿茶酚胺类药物,化学名称为(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C9H13NO3),分子量183.21。肿胀液收缩血管的显效时间约为15~20min,3h达到血浆浓度高峰,为正常上限的3~4倍,12h后经肝脏代谢恢复至正常浓度,对人体无损害。由于肾上腺素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半衰期缩短,因此肿胀液体应在术前临时配制,以免药物失效。
2.肾上腺素通过直接激活α1、α2、β1、β2受体,产生多种心血管效应,其效应与所结合的受体有关,激活磷脂酰肌醇系统及腺苷酸环化酶,产生收缩血管作用。
3.安全有效浓度:肾上腺素的有效浓度为1:65 000~1:1 000 000,在此浓度下很少发生心动过速;最低有效浓度为1:2 000 000,但其显效时间较长。一般认为,其安全剂量在0.07mg/kg以下。
 4.肿胀液中肾上腺素的作用:
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减缓利多卡因的吸收时间,降低了利多卡因的危险性;延长了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可延长约4倍;可消除利多卡因的抑制心肌收缩的不良作用。但肾上腺素并不能降低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高峰。
5.禁忌证:患有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的患者禁忌应用肾上腺素。Rao曾报道3例患者死于低浓度(1:2 000 000)的肾上腺素。Lalinde提出用L-Orrthine 8-Vasopressin代替肾上腺素。该药为戊多肽,类似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局部使用可直接作用于小血管产生止血作用。其优点为作用强、见效快、持续时间长,无肾上腺素的毒副作用,但临床应用较少,尚未证实上述优点。
(三)碳酸氢钠
1.减轻注射时疼痛:其机理为:中和肿胀液的pH值,减轻酸性物质注射时的不适;但是临床观察发现普鲁卡因(pH3.0)注射时的疼痛小于利多卡因,说明皮下注射利多卡因所致的疼痛程度并非单纯与H+的多少有关,而是与利多卡因本身的特性有关。痛觉感受器对离子型利多卡因的敏感度较高,对非离子型敏感度较低。碳酸氢钠改变了利多卡因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比例,离子型减少,非离子型增加,对痛觉感受器刺激减小。非离子型利多卡因弥散力强,容易穿透神经鞘,麻醉起效快,阻止了伤害性脉冲的传播,从而降低了痛感。
2 加强局部麻醉效果:根据Henderson-Hasselbach方程,碳酸氢钠升高酸性麻醉溶液的pH,使游离碱基增多,CO2穿过神经细胞膜进入轴浆,导致轴浆内pH下降,使局部麻醉药物离解,阳离子增多,与受体结合加强局部麻醉效果,减慢利多卡因的吸收。但碳酸氢钠应使局部麻醉溶液的pH在7.0~7.4之间,过多时可产生沉淀。也有学者认为碳酸氢钠可减少出血量,目前尚无可靠的证据。
(四) 其他
1 曲安西龙(去炎松):曲安西龙可减轻组织肿胀,但目前认为其消肿的作用不大,而且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反应,使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
2 透明质酸酶:Lewis通过对照研究证实,肿胀液中加入透明质酸酶可以减少出血。但多数学者认为肿胀液中加入透明质酸酶意义不大,而且增加注射时疼痛。
3 维生素C:Senen D等于2002年提出在抽吸局部注射维生素C可激活LPL的活性,以增加脂肪的溶解;也可促进胶原的合成,以增加局部纤维化。
三、稀释液
一般采用生理盐水,大量注射肿胀液时可用乳酸林格溶液,以减轻钠负荷。乳酸林格溶液可增加肾上腺素的稳定性。但根据作者的临床观察,单纯采用乳酸林格溶液而不加碳酸氢钠,如Hunstad配方,注射时疼痛等不适感较重,而且对利多卡因的镇痛效果有影响,其机理有待研究探讨。
四、不足及潜在危险
1.肿胀技术有潜在的危险性,据Graze等的信访调查,美国1994~1998年6月所实施的500 000余例脂肪抽吸术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30人,据此Graze等认为近年来脂肪抽吸术致死率上升的原因为:
过度大容量抽吸;
注射大容量的湿性液体;
操作者的掉以轻心;
操作者未经严格培训;
肿胀液中高剂量的利多卡因和或肾上腺素的心脏毒性作用。
(摘自Grazer FM,Jong RH. Fatal outcomes from liposuction:census survey of cosmetic surgeons. Plast Reconstr Surg,2000,105:439)
2.费时费力
该技术明显不足是费时较长,注射时间与抽吸时间大致相等。手工注射较为费力,采用输液泵可减轻劳动强度。但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与注射速度有关,为避免其毒性反应,机器输液的速度也应控制在200ml/min左右,需有经验的医师实施。其次,注射速度过快,会增加患者的痛感。
3.药物的毒副作用
虽然肿胀技术的药物经大量研究证实其无或很少有毒副作用,但毕竟有潜在危险。在Klein的患者中有倦睡等轻度中毒反应,提示利多卡因的超量使用应慎重。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的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以免因代谢障碍而发生毒性蓄积。
麻醉药物的血浆浓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作用时间及注射的总剂量;
吸收的比例;
结合型的比例;
药物动力学效应;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注射药物的种类;
注射部位的血运。
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水平与注射的剂量呈线性关系,但受局部血运及组织对其结合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部位注射同等剂量的利多卡因,在皮下组织注射时的血浆浓度最低。近年来部分学者建议用布比卡因替代利多卡因,可延长麻醉的显效时间,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较高。毒性作用不一定出现在手术中,由于血浆高峰浓度可延迟到手术后12~24h,在此段时间内应密切观察患者。
此外,肿胀技术的药物研究多在血运较少部位如腹部、腰部、腿部,血运丰富部位的安全注射剂量应进一步研究。在注射过程中,要警惕利多卡因的过敏及类过敏反应,随时注意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血管扩张、瘀斑及针孔渗血。若产生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对症治疗,以免发生全身中毒反应及注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坏死。肿胀技术若与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镇静技术联合使用,应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以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中毒。配制时应避免人为错误,防止错误加大药物的浓度,Grazer曾报道1例人为错误导致死亡的病例(5mg肾上腺素加入750ml溶液,注射后患者死亡)。
4. 循环负荷过重
由于肿胀技术在皮下大量灌注液体,注射后2h可被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且其本身具有缓冲效应,限制水分的丢失,可造成细胞水肿、血浆蛋白稀释、大量液体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循环负荷过重,使中心静脉压升高,产生心肺并发症。Gilliland等报道一例脂肪抽吸的健康男性患者,皮下注射7900ml肿胀液,静脉输注2200ml液体,手术后发生肺水肿。Pitman认为该例患者肺水肿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输液过多,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肺泡内液体的渗出率超过吸收率,导致肺脏血管外水分增多。出现缺氧、呼吸困难、啰音等症状体征。
腹部、下肢注射过量肿胀液体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组织因子释放,手术后血流缓滞,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肿胀液的注射量不要盲目增大,一般为抽吸混合液估计量的1.5~3倍,大容量脂肪抽吸肿胀液注射量应适当减少,可采用超湿性技术(即注射量与抽吸量的比例为1:1);限制静脉输液量,如抽吸液中血液少,不需输血输液;在大容量脂肪抽吸时可应用Commons公式估计剩余的液体量,即剩余液体量=(肿胀液的注射量+静脉入量)—(抽吸出的肿胀液量+尿量+手术中及手术后1h的引流量)
剩余液体量小于70ml /kg,不会加重循环负荷;
若大于70mg/kg或输入总量(皮下注射量加静脉入量)超过总出量(抽吸液、尿量及滞留于组织间隙的血液)3~4倍,应加用利尿药物;稀释液用林格液以减轻钠负荷。
5.局部并发症
1 出血:注射针头损伤血管,较为少见。
2 注射针管折断:动作粗暴所致,尤其是自制的注射及抽吸针管,操作应轻柔。
3 神经损伤:注射大量肿胀液体及静脉液体,可能发生双手水肿、麻木,Tinel征阳性,导致腕管综合征,压迫正中神经;可口服速尿,一般~7d症状减轻消退。面部注射时面神经(额支、颊支、下颌缘支)、股神经可能有暂时性麻痹,也有损伤的可能。
4 其他:皮肤坏死、晕厥、视觉问题等。
6.配方不规范
目前临床上肿胀液尚无统一的配方,注射量也是根据术者的经验而定,需进一步研究,以规范配方及注射量,特别是关于适合东方人的肿胀液的配方及注射量。

 五. 脂肪抽吸术肿胀液的注射技术
(一)术前准备
 1.药物
原则上脂肪抽吸术前2周应停用一切与手术无关的药物,尤其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减肥药物、西米替丁等药物,以免影响患者的凝血机制、利多卡因等药物的血浆浓度,导致出血、局部麻醉药物中毒。此外某些中草药可以导致心律不齐、中风、过敏,影响凝血机制,而且可以与麻醉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规定术前2~3周停止服用中草药。
 2.肿胀液的配制
碱化的利多卡因的降解与温度相关,其长期稳定性不可靠;而且肾上腺素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因此不能提前配置肿胀液,应在术前临时配制。配方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和临床情况而定。肿胀液可适当加温,使其与体温相近(36~38摄氏度左右),以减少患者热量丧失及注射时的疼痛。同样道理,手术室的温度和手术床的温度都应接近体温,非抽吸部位覆盖无菌巾单,使热量的丧失减至最小,可减少心肌缺血等并发症,这在大容量脂肪抽吸时尤为重要。
(二)操作程序
1.体位及消毒
根据抽吸部位采用仰卧、俯卧、侧卧或其他特殊体位。常规碘酊、乙醇消毒,铺无菌巾单。大容量脂肪抽吸的患者可采用站立位进行全身碘伏消毒。
2.注射肿胀液
 注射肿胀液应达到以下目的:
皮下组织药物储积效应:脂肪的缓冲作用减慢了利多卡因吸收,达到完全彻底的局部麻醉效果。
药物定向释放:肾上腺素的定向释放可达到良好的血管收缩效应。
液压解剖作用:减轻了抽吸针管的运行阻力。
组织放大效应:使抽吸更为精确,手术后效果良好。
压迫效应:压迫血管,减少出血。
组织提升效应:使深层脂肪远离深部组织器官。
改变皮下脂肪组织的物理性质:皮下注射的大量肿胀液大大降低了脂肪组织粘滞度;此外,肿胀液可能降低了周围组织的粘着牵引力,较低的负压即可将脂肪组织撕脱吸入抽吸管内。
3. 注射程序:
采用手工或输液泵加压注射,不要多处穿刺,两三处即可,针头位于深层脂肪,靠注射压力使肿胀液体积流在皮下组织逐渐扩散,使肿胀液均匀分布于抽吸区域的皮下组织。注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忍受程度,轻柔而缓慢,一般在70~80ml/min,采用多孔的注射管及输液泵,应注意控制速度
注射量应根据患者局部皮下组织容积而定,皮下组织疏松者,尤其是妊娠后的女性,肿胀液的注射量较多,采用肿胀技术应注意利多卡因的剂量,最高限量为35mg/kg。注射量因部位而异,直至局部肿胀发白变硬、皮肤麻木,注射部位出现“涌泉征”,即注射针孔处出现喷泉样液体溢出,此时很难或不能掐持皮肤及皮下组织,患者常自述有肿胀压迫感觉。麻醉浸润的范围超出抽吸区域2~3cm。但是肿胀液注射量过量时,影响抽吸效率,严重时可稀释血液,导致下肢长期水肿;在腹部可影响腹式呼吸。
若采用超湿技术,在皮下组织由深至浅均匀注射,注射量大约与预计抽吸量相等,皮下组织均匀膨起,但膨起的程度及皮肤张力均小于肿胀技术。 
4.特殊患者
 男性患者:男性有吸烟、嗜酒史者多于女性,皮下脂肪的比例小于女性(10%,20%),对利多卡因耐受较差,应注意其对麻醉药物的影响。据Bruner的报道男性因脂肪抽吸所导致的死亡率为女性的8倍,因此,术前对男性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应做详细询问,利多卡因的剂量不宜过高,应小于30mg/kg。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大多有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减退,对手术的耐受较差,并且多服用相应的药物,因此,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所服用的各类药物。原则上术前2周应停用一切与手术无关的药物,尤其应停止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免影响利多卡因等药物的代谢,局部麻醉药物中毒。若病情不允许停止服用上述药物,暂时不要实施脂肪抽吸术。应根据老年患者各脏器的功能,决定肿胀液的注射量,尽量减少静脉输液量,以免导致循环负荷过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禁忌应用肾上腺素,可采用序列脂肪抽吸,以减少出血量。老年患者发生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几率增加,手术后应严密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