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名医施今墨学用中医的方法和经验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12-01

民国四大名医之施今墨,他原名不叫施今墨,后来自己改名为施今墨,意义有三:其一,纪念诞生之地,“今墨”同“黔”;其二,崇习墨子,行兼爱之道,治病不论贵与贱,施爱不分富与贫;其三,要在医术上勇于革新,要成为当代医学绳墨(释义为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

施今墨在其年幼之时就立志学医,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母亲多病,二是因为舅舅李可亭是名中医,施今墨是在甲午战争那一年开始随舅舅李可亭学习中医的,经过七八年的学习,已经通晓中医理论并可以独立行医了。

在学医方法方面:

施老医学渊博,经验丰富,融通中西,推陈出新,他认为经典著作是祖国医学之根本,是必修的功课。

施老认为想要学好经典,必须将医古文学好,才有深入专研祖国医学的工具。

施老的治学态度是“锲而不舍,志坚金石;纵览群籍,精究专业;博采众长,不偏不倚”

在中医应用经验方面:

他认为中医内科学识诸科之主,学习中医内科学概括妇科和儿科等病的治疗,不可舍本逐末去专门学习儿科和妇科的内容,并以为业。

施老认为“八纲”的名称欠妥当,应该改为“一纲六目”才对,一纲是指阴阳为天地万物之纲纪,表、里、寒、热、虚、实、俱为总纲下的项目。而且他也认为“八纲”之称不太妥当,应该改为“一纲八目”,在六目之上再加上“气、血”二目。始更正确而包涵周到。

施老认为治疗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

施老善用《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同时加上自己所创的“对药”治疗疾病,同时也常用单味药或单方出奇制胜。

在医学争议方面:

施老认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使其融会贯通,中医应该学习西医,西医也应该学习中医,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施老认为西医有很多科学仪器辅助诊断,辨病明确,但治疗方法不如中医多。

在中医创新方面:

施老认为“气、血”辨证应该加入到八纲辨证里面。

施今墨独创了“对药”,后世编写有书籍《施今墨药对》。

施老擅长治疗脾胃病,曾拟定治脾胃十法,分别为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其意为: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消、痛宜通、腑实宜泻、肠滑宜涩、呃逆宜降、嘈杂宜和、津枯宜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