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字文》讲解第二课 从“龙师火帝”到“乃服衣裳”

 dy_xhui 2019-12-01


开 篇

今天我们开始讲《千字文》的第二课,总共四句话“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这几句表人道圣行,是承接前面所言天地变化,自然条件具备,生命及人类出现后再言三皇、五帝、三王的政绩。

我们首先要明确“上古时期”的界定应以史界为准。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之作《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的划分以秦皇朝为界,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从秦皇朝后直至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欧洲历史书上一般把从最早国家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叫上古史。欧洲在这段时期处于奴隶社会,所以也把上古社会说成奴隶社会。如果从全世界范围讲,这种区分就不完全符合,比如我们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就比欧洲要早得多。学习《千字文》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简单归纳三皇五帝时期为远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为上古时代,秦汉至清为中古时代。

我们今天看到的“古史传说”是远古各部族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通过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古代神话”则是“古史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的异化和衍变,由于年代久远和传说的增效效应而显得杂乱无章。在远古先民的心目中,人神原无严格的区分,在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综合作用下,先祖、人王与上帝、天神本来就是互为一体的两个方面,历史人物以“神话”的面目出现在传说当中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皇”从“神”到“人”

汉代传言天神中有三皇,神的三皇有两种说法: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2.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道教经典将三皇分为三组:“初三皇”还有人的模样,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为人面蛇身或龙体,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后三皇”中的天皇为伏羲氏,地皇为女娲氏,均为人首蛇身之体,人皇为牛首人身的神农氏。汉代画像石和帛画中常见的伏羲、女娲即为尾部缠绕在一起的人首蛇身形象。

关于人的“三皇”大致有以下几种组合:1.燧人、伏羲、神农,见《尚书大传》,此外《礼·含文嘉》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2.燧人、伏羲、女娲,见于《春秋命历序》;3.伏羲、女蜗、神农,见于《春秋纬·运斗枢》;4.伏羲、祝融、神农,见于《礼·号谥记》《白虎通义》,唯后者以祝融居末;5.伏羲(太皞)、神农、黄帝,见于《帝王世纪》、《礼稽命征》;6.伏羲、女娲、神农,见《春秋纬·运斗枢》;7.伏羲、神农、共工,见《资治通鉴外纪》。

《白虎通》记载:“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伏羲时代就是渔猎时代,也就是在农业文明出现之前。再往下就是神农氏了,神农氏是中国的农耕鼻祖,也是医药鼻祖。《白虎通》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新语》中也有记载:“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五帝”从“神”到“人”

同“三皇说”一样,“五帝说”也存在神化的称法,如《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以五帝为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以黄帝土德,居中;太皡木德,居东方,主春,亦称青帝;炎帝火德,居南方,主夏,亦称赤帝;少皞金德,居西方,主秋,亦称白帝;颛顼水德,居北方,主冬,亦称黑帝。将五帝与五方天神合而为一。《周礼·天官·大宰》中有“祀五帝”一句,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biāo飞迸的火焰)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春秋纬·文耀钩》还有“苍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等等。

“五帝”的其他说法有:1.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见《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经》;2.庖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见《战国策·赵策》《易·系辞下》,到了秦汉,许多小民族已经融合为一大民族,颛顼、帝喾作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换上了苗蛮集团的伏羲;3.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见《吕氏春秋·十二经》《礼记·月令》;4.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见《尚书序》《帝王世纪》;5.喾、尧、舜、禹、汤,见《汉书·王莽传》;6.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见《资治通鉴外纪》;7.《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混元圣记》引梁武帝说: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

太史公司马迁不采信三皇之说,而以《五帝本纪》为《史记》的开篇,说明在司马迁的眼中“三皇”是很难考究的。即便是“五帝”,太史公也秉持谨慎的态度。他以《大戴礼记》《世本》为基础,认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史学家,在《五帝本纪》之后有一段自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zhuō)鹿,东渐(jiān)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司马迁不仅在众多的先秦史书中选择,而且还到处调查访问,对照研究,慎重思考,才写出了《五帝本纪》,历代多数史学家都认同司马迁所言。

《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姓公孙不知来历;名轩辕,《索隐》引皇甫谧云:“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因以为名,又以为号。”《索隐》按: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又按:“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索隐》引宋衷云:“颛顼,名;高阳,有天下号也。”引张宴云:“高阳者,所兴地名也。”这里对颛顼没有解释。认为高阳是天下号,因为最早在高阳这个地方发迹,所以称为高阳,也称为高阳氏。《五帝本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集解》引张宴曰:“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 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索隐》 引宋衷曰:“高辛地名, 因以为号。喾,名也。”引皇甫谧云:“帝喾名夋(qūn)也。”喾即是名字,可是又说:“帝喾名夋也,”不可理解。《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 。”《集解》引《谧法》曰:“翼善传圣曰尧。”《索隐》:“尧,谧也。放勋,名。”《正义》引徐广云:尧“号陶唐”。 在这里说尧在死后,依其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他实际的名字是叶放勋。《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集解》引《谧法》曰:“仁圣盛明曰舜。”《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舜,谧也。”引皇甫《谧法》云“舜字都君”。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看,黄帝名轩辕,颛顼没有别名,帝喾名夋,帝尧名放勋,帝舜名都君。轩辕、高阳、高辛、陶唐、有虞,都是以发迹的地名为号。黄帝是因为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集解》引张宴的话说:“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这是说颛顼和帝喾是部族、邦国的名称。尧、舜之名是在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的功绩和特点追封的尊称之名。由此可见: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称谓,都不是原名,而是代表部族、邦国的名称,把邦国名称人格化,成为世袭领袖的名称。现在通行的五帝之名, 在历代学术界已经取得共识, 把他们作为部族、 邦国及其首领名称看待,其本人的初名很少使用。 这一转化具有时代意义,说明他们是人名,是世袭首领的人名,同时也是部族、邦国之名。

自从司马迁将“五人帝”之史迹载于《五帝本纪》之后,这几个帝王的史迹大体就定下来了,虽然五帝之间尚有缺环,但其所记五帝的事迹应当是基本可信的,因为已经经过司马迁的考究,大致不会有天人相混的现象。但在与别的古籍相比较时,则应参照《五帝本纪》中五帝的真正姓名,不可随便与五天帝比附。《史记》中的五帝也不是《孔子家语》所说的五帝,它提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将尧、舜也归入了“五帝”,因此,此中的“帝”是人帝,而非天帝。

“三皇五帝”做为一个整体出现

《吕氏春秋·用众》云:“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三皇五帝作为词汇也出现在《周礼·春宫》:“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但《周礼》曾被后人整理加工过,不敢说此提法就比《吕氏春秋》早。

“三皇五帝 ”是古人努力建立的一个大体符合人类进化史及中华远古史发展历程的有时序的体系。在古人那里,所谓“三皇五帝”主要是一种人类进化发展阶段、历程的安排与推测,其间既有并列发展的族群关系,更主要的则是表达按族群、部落兴旺发达的先后顺序及演变关系排列而成的远古史,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族群历史和关系。

三王

《谷梁传》:“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三王”是指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开国的君王,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创立者就是治水的大禹,商朝则是商汤,创立周朝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这三个王朝,简称为“三代”。过去传统的历史文献中,一提到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早期的文明国家。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禅让制朝代。由禹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制的先河。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夏朝共传十七王(后羿、寒浞<zhuó>除外),延续约471年,被商汤所灭。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一般被称为“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代夏而兴,立国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一带。其疆域之辽阔,前所未见。商朝从汤开始,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六百余载,大体上相当于公元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纪。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夏最后的王桀失去民心后,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在此建都长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昌作首领的时候,在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文王死,次子姬发即位,率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七十万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被珠宝玉器自焚。商朝亡,因为周部落到古公亶(dǎn)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朝立。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luò)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另外,史学界通常所提到的先秦,主要指周朝,如先秦诸子中之先秦。

▼点击阅读原文

倾听老师具体讲解语音

【注释】

“师”,当官讲。相传太昊伏羲氏时,有龙马在河里出现,遂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龙师”。

“帝”,当君讲。指炎帝神农氏,因他用火给百官命名,故称“火帝”,他是人类文明的奠基人。也指燧人氏,因其钻木取火,教人们用火烹饪食物,叫他“火帝”。

【译文】

上古太昊氏以龙命名其百官师长,炎帝设百官师长皆以火作为名称。

【古籍】


【文辞溯源】

《帝王世纪》曰:“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都陈,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庖牺氏,是为牺皇。后世音谬,故谓之伏牺,或谓之密牺。”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mò),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段话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伏羲功业和始祖地位。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孕育了中国哲学的萌芽。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据传说,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因以龙纪官。《左传昭十七年》载:“以太昊氏为龙纪官,故为龙师而得名。”按史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居庐;混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北龙氏,繁殖草木,疏导源泉。”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经过多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古史考》当中记载:“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gé),未有火化腥臊(sāo),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民人大悦,号曰燧人。”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对人类的健康、繁衍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对后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也都作用巨大,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奉为“火祖”。

神农氏姓姜,号炎帝。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竹书纪年》说炎帝“元年即位居陈,迁曲阜。尊师受学。作五玄琴,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日中为市,辨水泉甘苦,味尝草木作方书,建明堂,作中天易。 有火瑞,以火纪官,命官分职”。笺引应劭(shào)曰:“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chún)火,秋官为西火,东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注释】

“鸟官”,少昊(hào)氏的时候有凤凰出现,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

“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

【译文】

少昊氏以鸟命名其百官师长,上古时中国有天皇、地皇、人皇的传说。

【古籍】

《千字文》学习的第二层(详见公众号《<千字文>学习的四个层次》一文)

【文辞溯源】

《帝王世纪》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尚书·正义》也提到,“少昊金天氏,名挚,字青阳,一曰玄嚣,姬姓,黄帝之子,母曰女节,以金德王。”又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tán)子曰,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jū)鸠氏,司马也;鸤(shī)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hú)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这是说,少昊即位之日,有凤飞集于庭,少昊氏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以凤鸟为图腾,以鸟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这段话记载了少昊测量天象、制定历法、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的功绩。在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闭这五种鸟宫中,比起司分(春分与秋分)、司至(夏至与冬至)、司启(上半年的立春与立夏)、司闭(下半年的立秋立冬)来,凤鸟氏是观象授时、确定历法的主体,故云“凤鸟氏历正”。

 前文我们讲过古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曰天皇、地皇、人皇。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人皇九头,乘云四,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人皇氏兄弟九人共同出生于仙家圣地刑马山,他们拜仙人为师,后来共同出山治理中国。当时地皇氏已经衰败,天灾人祸横行,地裂山崩,洪水泛滥,人类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人皇氏兄弟九人分大地为九区,每人各居一方,带领人类抗灾自救。经过多年奋战,终于战胜自然灾害,使人类得以生存下来。于是他们在各自居住的地区建都立国,共称人皇。


【注释】

“制”,制造,创造。“文字”,每一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1)字形,(2)字义,(3)字音。

“乃”,顺承连词,于是。

“服”,著衣。“衣裳”,古时,上曰衣,下裙为裳。故衣服总称衣裳。

【译文】

黄帝轩辕时代,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胡曹制作了衣裳。

【古籍】

《千字文》学习的第三层(详见公众号《<千字文>学习的四个层次》一文)

【文辞溯源】

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姓姬,名轩辕,名号有“黄帝”“轩辕”“有熊氏”“帝鸿氏”等多个。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年开始记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在中原地区登上历史舞台的一支强大古族的代表人物。把黄帝看作是原始社会后期古族首领为原型创造出来的传说人物应该是比较恰当的。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仓颉造字;制作音乐的是伶伦,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发明衣裳的是胡曹。《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遮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其制有六: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我们注意到传说中的隧人、有巢、伏義只被记载自己有一些发明,而未及其臣属。黄帝则不然,黄帝不只自己有一些发明,其臣属中也有很多是发明的制作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可以从传说角度进行解释外,还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说在政治上的主张来看,著述都会对选用贤臣、能臣等思想有一定的涉及。《孟子》中讲“不用贤则亡”,“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墨家思想中有明显的“尚贤”主张;法家也有相应的主张。可见,重视贤臣能吏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是比较流行的。《论语·为政》中就提到过,君主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通‘拱’)之”。这反映到黄帝的传说中,就是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不必都出自黄帝之手,而是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出自群臣的制作。这与黄帝发明事迹的传说正好是相符合的。

参考的其它千字文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