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清是不是中国正朔?

 焦耳99 2019-12-01

现在网路上不管是帖吧还是其它的社交论坛中,我们只要打开历史版块,人文版块,都会发现那里的气氛非常热闹。关于元清是不是中国正朔的各种争论。不停的争论来争论去,谁都说服不了谁,也不会有一个共同承认的结果,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毫无意义的争论呢?

我记得辨论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大家对于某些概念基于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必须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辨论才有意义。比如: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没有共同承认的基础认知,这种辨论其实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毫无必要的。我说:猪八戒是型男,你说:我不吃猪头肉。这怎么交流啊?不在同一个维度上,不在一个频道里,风马牛不相及。

关于元清是不是中国正朔,这样一个热点来说也是这样。要辨论元清是不是中国正朔,首先你要明确中国是什么?然后还要明确正朔是什么?大家对于中国的基础认知是不同的,不要用你的认知绑架别人的认知。

我们假设元清就是中国,那为什么历代汉人复国战争的时候要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呢?不管是早期的冉闵,还是杨坚,再到朱元璋和中山先生,提出的口号只有一个。那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元和清既然是中华了,为什么还要驱除它?我们的祖先难道思维混乱,概念认知错误吗?

元清是不是中国,我想我们是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谁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那些惨死在蒙元和满清屠刀下的,当时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你能够说服他们同意元清是中国,我就同意。他们的回答才是唯一正确标准答案。

有的人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不管历史上哪个族群,哪拔人,占领过,夺取过这块土地,那它就可以称为中国,那无疑元清就是中国。如果以这种观点类推,如果当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获胜,最终占领了中国这块土地,那日本也和元清一样,也会是中国。那有人要说了,日本的侵略最终失败了,所以日本没能成为中国。元清的侵略成功了,所以元清可以称为中国。

这话听起来好有道理啊,但仔细一分析这明显是流氓逻辑。就好比两个色魔强奸了一位妙龄少女,一个使其怀孕了,一个未使其怀孕。难道能说使其怀孕的可以合法的成为她的丈夫,可以领结婚照。没使她怀孕的就必须以强奸犯论处,给他一张逮捕证吗?

所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朋友,往往会有更深维度的思考。他们往往认为中国不仅仅是个地理名词,它是由创造“中国”这个概念的族群,烙印着原始著作版权的。而且历史上的典籍中,都清清楚楚的写明白了什么是中国,只是有些人故意装作看不见,或不愿意承认罢了。

《军器图说》是一本介绍明朝军事科技的书籍,清国在编修四库全书时被销毁,开头的首页上有这么一句话: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我们假设元清是中国,那如果元清是中国,为什么明朝的这本军事科技的书上,还要写上夷虏所畏于中国者呢,既然元清已经是中国了,这不是多此一举么?这种基于事实为依据的推理没错吧?

夷虏肯定不是中国,这里面的夷虏和中国是相对的概念,夷虏是谁呢?我想这个简单的逻辑思考题大家都能分析出来。谁销毁了这本书,谁就是夷虏,那这个销毁这本书的夷虏就不会是中国,这么推理没毛病吧?

为什么说元清不是中国呢?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古称是华夏,这个大家都清楚,海外的中国人都称自己为华人。华夏是什么意思呢? 古籍《左传 定公十年》的注疏上说: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的意思是指:美丽优雅的华夏衣冠。也就是我们汉服同袍们所身体力行向汉家民众所展示的汉服。夏的意思是指:汉人的礼仪。也就是我们汉服同袍们所身体力行实践的汉礼。华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穿着汉服行汉礼。

那我们看看元和清是不是这样的国度,元就不用说了,蒙元政权的残暴和对文明的摧残,中外各国的史籍都有记载,有兴趣的可以去查资料。清那更是残暴到极点的野蛮政权,剃发易服,剥去了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传统衣冠汉服,这就是消灭了华夏的华字。没有了汉服,华字就不存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汉服,汉礼怎么去践行?所以夏字也就跟着没了。华和夏都没了,那还能叫中国么?

所以元清是不是中国,这个问题是该好好思考思考,你如果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概念,历史上任何在这块土地上统治和生活的民族,以及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那无疑元清是中国,因为元和清统治过中国这块土地是基本的历史事实,这个没有人质疑,那元和清就是中国。

但是:如果你有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和历史的深度,以文明的视角,认认真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那元清是不是中国,答案你已然知晓。

那正朔是什么意思呢?正朔的意思是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不是汉人?这个政权的统治阶层是不是汉人,能不能够代表汉民族的利益?这个政权所使用的典章制度,遵循的价值观是不是汉人的价值观?这个政权里面的汉人能不能够按照自己民族的穿衣习惯来生活?符合这三点的就是正朔,不符合这三点的就属于伪朝。那元和清符不符合这三点呢?世道人心自有公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