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掌握:各代头孢区别及用药方法

 骨科笔记 2019-12-0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

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上市品种已达 60 余种,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肾毒性的不同,分为五代。


以下为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及常见药物用法:

第一代头孢菌素

代表药物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硫脒。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G+)球菌,仅对少数革兰氏阴性(G-)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差,不宜用于中枢系统感染。其中,头孢唑啉对G+菌的作用较强,常作为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但是,第一代头孢对 G-菌的 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易耐药,酶稳定性不及第二、三代。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泌尿道、心内膜、骨、关节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常见药物用法

头孢唑林 0.5-1g q8h 或 q6h 静脉输液;

头孢拉定 1-2g q8h 或 q6h 静脉输液;

头孢氨苄 0.25-0.5g q6h 口服:普通片剂(胶囊)应空腹服药,缓释片剂(胶囊),为减少药物对胃部的刺激,可饭后服用;

头孢拉定 0.25-0.5g q6h 口服:空腹或进食后服用均可。

第二代头孢菌素

代表药物: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呋辛酯。

第二代较第一代对 G+菌的抗菌作用稍有减弱,但对肠杆菌科等 G-菌的抗菌作用和酶稳定性有所增强,肾毒性相对较少。部分品种可透过血脑屏障。

常用于治疗呼吸道、胆道、肠道尿路及软组织、骨关节、盆腔腹腔感染(抗厌氧菌药合用)。头孢呋辛也常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常见药物用法

头孢呋辛 0.75-1.5g q8h 静脉输液;

头孢唑肟 1-2g q12h 或 q8h 静脉输液;

头孢呋辛酯 0.25-0.5g  q12h 口服:进食时服用或与牛奶同服;

头孢克洛  0.25-0.5g  q8h 口服:混悬剂建议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普通片剂(胶囊),可空腹服用或服用前进食少量食品以减轻胃肠道反应。缓释片宜在进食时或餐后1小时内服用。一日2次。

第三代头孢菌素

代表药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泊肟酯。

第三代头孢菌素为广谱抗菌药物,其抗 G-菌活性更强(抗菌谱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对 G+菌作用不及一、二代,对 β-内酰胺酶更稳定,基本无肾毒性。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等 G-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其中,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较强抗菌活性。

头孢曲松半衰期长(7-8h),是唯一可以一天一次给药的头孢类抗菌素。大多数品种可透过血脑屏障。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呼吸道、皮肤软组织、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败血症等感染。

常见药物用法

头孢噻肟:1-2g q8h 或 q6h 静脉输液;

头孢曲松:1-2g q24h 静脉输液;

头孢哌酮舒巴坦:2-4g  q12h 或 q8h 静脉输液;

头孢他啶:1-2g q12h 或 q8h 静脉输液;

头孢地尼:0.1g q8h口服(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

头孢克肟:0.1g q12h 口服(空腹或进食后2小时服用)。

第四代头孢菌素

代表药物:头孢地尼、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第四代头孢菌素兼顾抗 G+菌活性与抗 G-菌活性,对 β-内酰胺酶更加稳定,对 AmpCβ-内酰胺酶稳定性良好,但对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稳定性稍差。无肾毒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用四代头孢警惕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主要用于多重耐药 G-菌所致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

常见药物用法

头孢吡肟:1-2g q12h或q8h 静脉输液;

头孢匹罗:1-2g q12h或q8h 静脉输液。

第五代头孢菌素

代表药物:头孢洛林酯、头孢吡普。
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目前仅有头孢洛林和头孢吡普两种。相比较第四代头孢菌素,第五代头孢菌素对菌具 G+有更广的抗菌谱,特别是增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 G-菌抗菌谱、β-内酰胺酶稳定性、肾毒性与第四代相似。
目前,临床上批准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包括 MRSA。

常见药物用法

头孢洛林 :0.6mg q12h 静脉输液;

头孢吡普:0.5g q12h 或 q8h 静脉输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