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苏联的度假胜地雅尔达举行会谈。这场会议对世界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战后的势力划分问题。在举行会议的同时,200余万美英联军解放法国、攻入德国境内。而此时的苏军还在波兰境内与德军作战,美英联军处于绝对的时间优势。但是1945年5月攻入柏林的却是苏军,至于美军在距离柏林不远处停止了前进,美国为什么要把攻克柏林这个巨大的荣誉让给苏联呢? 1945年年初,美英联军已经从法国攻入德国境内,美军是这支军队的绝对主力,英军是助手,法军只能说是后勤打杂的。美军的进军速度明显快于苏军,此时苏军刚刚穿过波兰。在苏军的身后还有一些德国的残馀势力在袭击苏军,苏军必须腾出手来清理战场。当时美军军队有能力在苏军抵达柏林之前拿下柏林,取得战胜法西斯的无上荣耀。但是美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命令军队减缓行军速度,这让蒙巴顿将军很不理解。蒙巴顿向艾森豪威尔保证:“自己绝对可以拿下柏林。” 艾森豪威尔当然相信自己的将军可以拿下柏林,可这又怎样呢。这会造成大量的美军伤亡,他必须对所有的士兵负责,把他们活着带回家。 攻克柏林的荣耀与遍地尸骨的惨剧相比不值一提。此时,英军已经做好了对柏林的攻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英军统帅蒙哥马利问:“那么,谁来攻克柏林呢?”那么,艾森豪威尔为什么不打柏林呢?他真的如杜鲁门所批评那样,“毫无政治头脑”吗?显然是错的。事实上,艾森豪威尔根本就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作为一名出色的统帅,艾森豪威尔意识到美英盟军攻打柏林绝非上策。 首先,当时的德国首都柏林可以说是已被希特勒打造成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城市,因为在战争之前,德国一共集结了80万人的德军,加上20多万人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援,号称百万陆军,不管是苏联红军还是美英盟军,要攻克柏林的话,那就要失去许多士兵的生命。美国什么都不缺,最缺人。而且在未来战后可能出现的势力划分中,柏林的地理位置是属于苏联控制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军死伤那么多人去换来的柏林又能给美国带来多少利益呢?于是,艾森豪威尔做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美英盟军放弃攻打柏林,转攻柏林东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莱比锡。 当美英联军果断的放弃了这个攻克柏林的机会的时候,而另一边的苏联却以为是捡到了宝似的,于是在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苏联集结了250万的军队,最后结果是在整个战役中,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00馀辆,飞机500架。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苏军约8万人阵亡,27万人受伤。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法西斯德国就此灭亡。但是后来苏联红军伤亡几十万人才拿下的柏林,依然被划出去一半,让给了美英法三个国家。 从攻克柏林的战役打响,到德国宣布投降,在仅仅持续了18天的战斗中,苏军死伤达三十多万人,平均每8个苏军官兵中就有一个人倒在攻克柏林的道路上。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美英军队的加入,苏军断然是不会损失这么多人的。 |
|
来自: 昵称6125176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