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逆反到底是不是对抗性障碍(OPD)

 大脑360 2019-12-03

上一篇文章曾经提到过,经常会有家长问视友科技的老师,孩子的逆反、挑衅或抗拒,和对抗性障碍是不是一码事儿?

其实典型的挑衅或抗拒与对抗性障碍,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把他们混淆起来。比如18~36个月大的孩子表现出反抗性的行为是正常发育阶段中的一部分,严重而且普遍的持续对抗性行为才意味着出现问题,症状开始显现的时间可以早至三岁,但是更多发生的儿童后期或青春期前期,对于有些孩子而言,OPD能够发展成为品行障碍或心境障碍。

OPD似乎具有家族性,那些父母酗酒或有触犯法律行为的孩子患OPD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多三倍,造成这种相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有问题的父母在他们的孩童期也患有OPD,而现在则成为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换句话说就是这种相关可能更多是遗传性的,而不是因为环境,一些迹象表明,OPD在成年期可能会发展成为焦虑症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另外尽管二者间不是因果关系,但是OPD仍与另一种障碍即强迫症相关,当然,在许多案例中加以适当的干预和治疗,OPD患者能够获得适度的社交和职业方面的改进。

而被确认了OPD的孩子,家长应该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在治疗师和医生的帮助下制定一个完整的干预计划,同时也要讨论关于应对对抗性和挑衅行为的策略,而不能意气用事,如果您的情绪无法自控,就试试使用视友科技的EGO正念脑波舱,练习正念吧,这将会在与这些孩子相处时正确的引导您,因为这些孩子总是试图挑起每个人的强烈情绪,此时此刻,家长或老师的稳定的情绪将十分重要

同时采取适当的行为矫正法,以及以无对抗性的方式来应对这些孩子,并经常性地澄清事实,持之以恒的关爱他们,也是重要的应对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