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风人文图典|南社文人那些事

 沪学 2019-12-03

南社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

前些时日,我去金山区张堰镇,专门去拜谒参观了上海南社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2007年5月面世的,据说是全国第一个南社纪念馆。因为今年适逢南社创立110周年,不久前苏州虎丘张国维祠原址中国南社纪念馆也已揭牌,举行得很隆重,令人感受到一股研究南社、关注南社的热潮,扑面而来。我这次参观,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东西,并有了一些感悟,提起笔来就想说说南社文人那些事,拂去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尘埃,从南社成员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到中国旧时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对于社会进步的道义责任。

中国自古就有文人结社的传统,用今天的话来说叫“朋友圈”,远的不说,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与同邑高攀龙等人,在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和无锡知县林宰的支持下,于当时讲学遗址上创建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就是一个文人结社的典范,聚众讲学,谈古说今、指陈时弊,裁量人物,锐意图新,引起朝野倾慕,当时海内学者都以东林为楷模,其影响极大,成为当时江南传播理学、讲学论典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说是启迪、激励、教育人们去不懈追求社会主义进步文明的千古名联。

明清已降,江南文人结社蔚为传统,清末南社的出现,是不是这种传统的余脉?没有考证过史料,我想,应该是有联系的。

1911年 风华正茂的柳亚子先生

1909年,南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南社创办人之一的柳亚子,是江苏吴江黎里镇人,1902年进县学成为秀才,年纪很轻就取得了功名,也算是祖上有灵,眼看考举人中进士飞黄腾达,可以光耀门第。然而,1905年清廷废除了科举,继续读书做官的路是走不通了。不过,参加县试和府试,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眼界为之开阔,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起来推翻满清王朝,于是他成了封建的叛逆,雄心勃勃地期望为扫平满清政府贡献一份力量。那个时候从江南水乡走出来的一群热血青年,几乎都有着自己的“家国梦”、“民族梦”,组织南社,通过文学形式鼓吹革命,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文学高潮。南社肇建,它与旧时名士派、公子哥儿的雅集很不一样了,南社之“南”,创办人之一的高旭的《南社启》说到:“乐操南音,不忘其旧。”,不啻是南社创立的宣言,实际上是反对北方清王朝的暗喻,也是“操南音不忘本”的含义所在。这些热血青年聚在一起,真可谓:新啼初试,振聋发聩,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很是可歌可泣的。

南社成立,首次雅集时的合影

南社第三次雅集时合影

1913年3月13日南社第六次雅集,中排坐右起第4人为柳亚子

南社的雅集,聚集了一大批晚清、民国的文化名人,鼎盛时期,社员有1600多人,除了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三位创办人外,许多炙手可热的人物如黄兴、宋教仁、戴季陶、于右任、苏曼殊、李叔同、郭沫若、陈望道等,都是它的社员,新闻、教育、戏剧、科学、艺术、文学、音乐、体育等各界,几乎都有南社的成员,有人说南社“几乎荟萃了当时中国的全部文化精英”,恐非虚言。他们对于传统国学的研究保存,主要干将如章太炎、邓实、诸宗元、黄节、刘师培、陈去病、马叙伦等,都是当时一流的国学家。宗旨是“研求国学,保存国粹”,定期出版学术期刊《国粹学报》,办有近代最早的公共开放图书馆——国学研究会藏书楼。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南社诗集 炬明堂

曾经是南社社员的一代高僧李叔同手迹

然而,严格地说,初期的南社从1909年创立到1923年解体,这个团体只存在了14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南社的奋斗目标和斗争对象的消失,政治倾向上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化,内部开始分裂,主事者之间也是龃龉不睦,恩怨情仇。后来柳亚子等激进派南社社员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再造新南社的活动地点主要在上海,上海是南社活动的根据地及活动中心。柳亚子先生解放后出任上海通志馆的首任馆长。以后还出现过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给南社带来了新的希望,后期的南社,与中共保持密切关系,不少早期的共产党员都是南社成员。南社倾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筹备,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南社最后一次雅集照片(1949·北京)

1956年摄于北长街89号院中。前排坐者,柳亚子,郑佩宜;后立左起:柳无垢,柳光辽(外孙),陈麟瑞,陈君华(外孙女),陈君石,郑佩亚,柳无非

南社诞生于江南文化的肥田沃土,后期南社成长于海派文化之中,上海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社会气息推动着南社拥抱新潮,积极变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许多南社成员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参与者,有的则是旗手和主将,如鲁迅、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陈望道、曹聚仁、陈德瀓等,而更多的南社成员在中国文化各界主动践行着新的文化尝试。

南社雅集前后共举办了18次,除却第一次于苏州虎丘,第二次于杭州唐庄,其余16次均在上海举行。南社社友籍贯属今上海的有130多人,通讯地址为上海者有300余人。这个成立于苏州的团体,之所以能在上海蓬勃兴盛,与上海这座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1911年上海愚园南社雅集合影

110年过去了,南社成员大抵已经作古,但南社提倡气节的高尚情操,阐扬国魂的爱国情怀,光大中华文化传统的民族认同,永远与我们这个民族同在!

2019年123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