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肠及肛管超声诊断

 zhixinghe1 2019-12-04
作者:东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刘绍明老师

超声检查对肛瘘的作用
1.主要评价原发瘘管、内口及肛周脓肿的存在与否。
2.分型和数量 确定脓肿的部位和范围
                  明确瘘管和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3.内口位置的描述:距离+时钟位置法
术前若能充分评估则有利于手术的设计,在治愈肛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直肠息肉
  1.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单发或多发,是消化道常见疾病

  2. 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长期炎症刺激直肠黏膜亦可引起息肉生产。

  3. 无痛性血便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血便的特点为粪便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直肠癌
直肠癌是发生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肠段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
我国直肠癌特点:
1、大肠癌中以直肠癌最为常见,占70%-75%;
2、低位直肠癌(腹膜返折处以下距肛缘约7-8cm的癌灶)所占比例最高,约占75%;
3、青年人(<30岁)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占10%-15%。

目前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临床需要肿瘤的精准分期以制定治疗方案。
但约有10%的肿瘤在超声分期上存在过度分期,其原因是肿瘤引起直肠壁水肿增厚
直肠癌浸润肠管周径程度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因此结合肠管浸润周径程度,有助于提高直肠癌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淋巴结转移

  1. 腔内超声对直肠周围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远低于对病灶本身的分期。
  2. 转移性淋巴结多呈类圆形的低回声,纵横比<2,多与直肠癌灶相邻,皮髓质结构消失。
  3. 随着直肠癌的进展,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4. 淋巴结越大,受累的可能性越大,以直径>5mm为标准,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率可达50%-70%;而直径<4mm的淋巴结被累及的几率小于20%。


由蒋贤辉老师讲解的《小儿腹盆腔疼痛超声评价系列课程》在千聊直播间:即时超声课堂陆续播出,欢迎大家报名收听

来源:百度网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