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治疗耳鸣三则处方分享

 我梦游天涯 2019-12-04


处方一
【耳穴处方】肾上腺穴、垂体前叶穴。
【耳穴加减】高音耳鸣加内耳穴、颞叶穴,低音耳鸣加中耳腔穴、咽鼓管穴。
【一般资料】全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40~49岁7例,50-59岁9例,60岁以上7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1~3年15例。患者高音耳鸣19例,低音耳鸣4例。双侧17例,单侧6例。
【治疗效果】①疗效标准:治疗后耳鸣完全消失才为痊愈;耳鸣显著减轻或偶尔出现为显效;耳鸣减轻,但仍有发作者为好转;耳鸣未见改善者为无效。②治疗结果:临床治疗1~5次者10例,6~10次者12例。全组23例中,痊愈者12例,明显好转者8例,好转者1例,无效者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1%。
【资料来源】尉迟静,易康民,陶东平等,耳穴治疗耳鸣23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杂志,1987,(2):38
【按】耳鸣不仅是耳病的症状,全身疾病也可发生。一般呈轰轰或嗡嗡声响是低音耳鸣,往往由于外耳道、中耳腔或咽鼓管等部位疾患引起;耳鸣以蝉音为高音耳鸣,多为听神经或耳蜗神经直到颞上回的病变所产生。因此,选穴也有所不同。高音耳鸣按病变部位多取内耳穴和颞叶穴;低音耳鸣则取中耳腔穴和咽鼓管穴。此外,两者均加用垂体前叶穴和肾上腺穴,以增强协同效应。
 
处方二
【耳穴处方】主穴:肾、神门、皮质下、三焦、内耳。随证加减:痰火郁积加大肠、脾穴,风邪外袭加肺、大肠穴;肝火旺盛加肝、胰胆穴。实证配耳尖放血,一般每次放3~4滴血为佳。
【一殷资料】本组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30岁以下9例,31~40岁18例,41~50岁28例,51岁以上25例。病程最长24年,最短5天。单纯性耳鸣43例,伴听力下降者24例,伴炎症者8例,外伤后4例,药物中毒者5例。双耳同时发病者46例。
【治疗方法】取0.5厘米x0.5厘米胶布粘王不留行籽一粒,贴于耳郭穴位上,每次选一侧,每周2~3次,两耳交替选用。2周为一疗程,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按压2~3分钟。巩固治疗2~4次。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痊愈,耳鸣、耳聋等症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后因劳累及情绪欠佳时发作,过后能缓解者。有效,症状较前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本组80例中,神经性耳鸣与炎症性耳鸣疗效最好。具体如下:神经性耳鸣痊愈4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6.8%;外伤性耳鸣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0例,无效1例,有效率75%;炎症性耳鸣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中毒性耳鸣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3例,有效率40%。
【资料来源】黄靖国,曹彩红,耳穴压丸治疗耳鸣80例[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6,10(1):61
 
处方三
【耳穴处方】实证:主穴为双肺点、肾上腺点、肝点、心点、外耳点,配穴为内耳点、内分泌点、神门、肾、交感点。虚证:主穴为肝点、脾点、胃点、肾上腺点,配穴为神门、内耳、内分泌点。
【一般资料】治疗组93例,男43例,女50例;年龄12~68岁,病程1周~5年。对照组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14-65岁,病程1周~5年。
【治疗方法】用王不留行压之,每日按摩5或6次,以不刺破皮肤、能接受为原则,3天换对侧耳穴,30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辅以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天。单纯复方丹参组仅予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天。
【治疗效果】应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耳鸣消失。好转,耳鸣发作频率减少或耳鸣强度减弱。无效,耳鸣如初。治疗组治愈率为65.6%,对照组仅14.1%。耳穴按摩 丹参组治愈61例(65.6%),好转22例(23.6%),无效6例(6.5%),失访或未坚持治疗4例(4.3%);单纯复方丹参片组治愈13例(14.1%),好转10例(10.8%),无效63例(68.5%),失访或未坚持治疗6例(6.5%)。两组治愈、好转、无效的病例数比较均P<0.01。
【资料来源】游绍雄,原晓飞,耳穴按摩治疗耳鸣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2,45(12):743-7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