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和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式天差地别,所以在治疗肾病之前,需要知道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受损、受损到什么程度。在半个世纪之前,尿素氮是评价肾功能的“权威”。但是后来发现,尿素氮会受饮食、发热、感染、心衰、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单纯的尿素氮高不一定是肾功能下降,没有血肌酐准确,只能用来粗略观察肾功能的损伤程度。现在,用血肌酐评价肾功能仍是主流,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了,诊断、护理、用药、效果评价都经常用到血肌酐。不过,肌酐会受饮食、活动量、肌肉量的影响,也不是一个准确的指标。 新的、更准确的肾功能指标也在不断涌现,有三种肾功能指标比血肌酐更加准确。 1.胱抑素C胱抑素C不受性别、炎症、肌肉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是较为准确的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不止是准确,胱抑素C的另一个特点是灵敏,比血肌酐升高更早。在慢性肾衰竭初期,往往是胱抑素C升高一段时间后,血肌酐才会升高。要注意的是,胱抑素C会受到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2.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不会受到肌肉和饮食的影响,可以看作是血肌酐的升级版,可以更准确地表示肾功能。计算肾脏清除内生肌酐的速率,需要用到尿肌酐。 不过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检查过程较为繁琐,很多医院没有开展此项检查。3.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的数值,是指肾脏在1分钟内,能从血液中过滤出多少毫升原尿。可以通过肾脏ECT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肾功能指标进行计算,更为经济方便。肾脏ECT检查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看到两个肾脏中每个肾脏的血流情况,适合部分有需要的患者。 但费用较高,短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变化不大,没必要频繁检查,一般检查间隔半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