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尹耀彬 2019-12-04

庄子把整个天下视为一。气,是生命之元。生命也是的聚散的转化。庄子在《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人的生命,一气而贯之。有进有出有生命,有出无进没得命,多進少出焗气,气若游丝,少進多出将断气。如下围棋,得气者生,反之则亡。

《老子》则认为阴阳二气交感的根本趋势与最佳状态是,只有二气调和,才能化生万物。汉代王充《论衡·自然》也说:天气合气,万物自生。

道教中最紧要而有用之字,要算是一字,创造一种锻炼‘气功’养生法,把气和生命的关系升华到了极致。道教的丹,分为两种:一谓内丹,二谓外丹。炼内丹,则是以人体为炉鼎,修炼精、气、神等身体元素,目的则是为了延长寿命、乃至长生不老。主要方法为深呼吸,所谓吐纳丹田之气,据称久炼成功,可以跨鹤升天而享长生之乐。

中医也讲究"气。张景岳则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盖以大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素问》里面说“气聚而成形”。炎黄子孙是一个擅长抽象思维的种族,能够发现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经络、穴位的存在并不断为现代科学所证明。把对‘气’的思考扩大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范畴。《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气’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气的定义,黄帝问歧伯,什么是气?歧伯说,气就是:五天叫作候,三候(十五天)就是气。我们说的气候就是从这里来的。六气(九十天)叫作时,四时(三百六十五天)就是年。歧伯说的就是宇宙规律。在战争中;曹刿在齐师败绩后,曹刿对庄公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中国人在人与天的思考中,以气的观念赋予天地万物以生命意识,在人物品藻的审美中,带着强烈的社会价值的评判。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孟子说的,并说这种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義與道。有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到了文天祥,不光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还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由此可知浩然者,无私乃大,无欲则刚,上接于天集日月之精华,下维于地贯山河之势脉。柔以刚显,刚以柔存,运动不息,以成乾坤,其气概是何等的恢弘壮烈。

《红楼梦》第二回,曹雪芹写贾雨村和冷子兴说话,借贾雨村之口所讲的一番正气邪气正邪两赋的大道理,是曹雪芹的一篇哲理宣言,是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引用,有兴趣可以自己看看。

 ‘气’字是空气之气,还是嘘气之气,或抑是代表精神之气?气为非可目睹而至易变化的玄妙的东西,它的用途可谓包罗万象,无往而不适,无往而不通,上自彗星的光芒,下而拳术深呼吸。

人往往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气氛中,去烦恼、去苦闷、去抗争、去寻求发泄,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生活在别人营造的气氛中,或宽松或紧张,或愉快或不平,或正又或邪恶。权门下都有恶势力,桃李树下必有果实芬芳。各种各样的人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目标用着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一人策划或几人一群、沆瀣一气,制造着各种气氛,便形成了这个气。所谓正气、邪气,如是而己。还须自己在生活中慢慢体验。

气,是人人都可以制造的,正人制造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以蔚然成风。

2011-11-22     14.4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