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信托江湖

 京鲁老宋 2019-12-04

大资管,我最感兴趣,感情最深的还是信托,不仅因为68家公司基本上每一家我都熟,和董事长/总经理聊过,还因为这个行业每一家公司都长得不一样,非常有意思!这个行业在不到2万亿规模的时候,我就和大家混在一起(当然我算是混得最差的),也算识于微时了。

在很多场合,大家都想听我说说68家信托公司,分分类,讲讲特点,看找谁合作做点业务。他们以为我可以张口就说,殊不知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第一,我肯定不能说任何信托公司的“坏话”(除非是涉及到重大公众利益);

第二,我肯定不能泄露任何信托公司的“商业秘密”(一个人能知道多大的事情,取决于他能保守多大的秘密);

第三,我还得保持基本的“政治正确”,互联网时代,你对少数人说话,就要准备好接受所有人的检验。

苦思良久,我用了四个维度来把信托公司分类:按股东背景分、按业务风格分、按管理风格分、按激励机制分。

按股东背景分

  • 央企控股

  • 地方国资控股

  • 金融机构控股

  • 混合所有制

论说话得讲究:以前我说某信托公司是民营控股,后来人家就找我了,我觉得有道理,现在民营金融机构多敏感啊,叫混合所有制!

按业务风格分

  • 偏好主动管理vs擅长信托服务

  • 审慎稳健vs积极进取

  • 喜欢地产vs偏好政信

  • 发力个人直销vs擅用机构资金

论说话得讲究:通道?啥通道?容易联想起下水道,多难听!我们现在说信托服务,而且确实啊,信托公司是 “信托服务+”,信托服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

现在但凡听到一个人说信托公司要转型吧啦吧啦,意思是要完全摒弃事务管理类业务,只做纯主动管理业务的,我敢肯定这个人没有任何企业经营经验(或者至少不那么务实吧)。

靠自己的牌照就能挣到的钱?为什么不挣?非要去搞高风险的业务,主动管理也不是管一堆风险在手里啊!哪个金融行业还没点牌照价值制度红利?只是说,不要完全把这个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就吃没有也不至于饿死。

同理,你不能说哪个公司就“保守”了!谁“保守”了?嗯,叫审慎稳健。你更不能说哪个公司就“激进”了,艾玛,这词吓死人!嗯,叫积极进取。

 按管理风格分

  • 强势CEO风格vs流程决策机制

  • 自上而下安排vs自下而上驱动

  • 核心部门制vs遍地插旗风

  • 业务专营部门vs综合全能团队

论说话得讲究:以前我戏说有的信托公司是“霸道总裁型”(没有任何贬义,我承认我在公司就是“霸道总裁型”,“一把手”没点力度,哪里来的效率?!尤其是成长型的公司),在这些公司,他们的同事出来,无论拿什么样的名片,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董事长/CEO助理(没进班子)。

后来觉得“霸道总裁型”还是太容易引起误解(虽然在俺们年轻一辈的心中,这就是个可爱萌萌哒的说法),我现在就改成叫“强势CEO风格”,全世界的企业都有这说法。

 按激励机制分

  • 工资总额天花板vs看收入论贡献

  • 绩效费用比例制vs前中后台大锅饭

  • 部门总说了算vs奖金按级别分

论说话得讲究:以前我鄙视有的信托公司“包工头文化”,后来我发现是我自己错了,按最小业务单元核算,形成清晰的价值贡献、价值衡量、价值分享机制,你不懂叫人家“包工头文化”“个体户集合体”,其实人家是“合伙人文化”!

我为此专门从一个创业狗的角度,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习信托公司好榜样!》,但是叫“合伙人”还是有些不妥,特别是对于国有背景的公司而言,你和谁合伙?嗯,我现在就叫“绩效费用比例制”。

按照以上四个维度,把信托公司往里面一套,这家公司的性格特征就出来了。为什么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因为人性赋予信托色彩!

①不同的股东背景,带来不同的经营目标、业务风格和激励机制。

②信托公司可做的事情很多,每年都在变化,到底做什么,怎么做,取决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决策,以及公司的能力积淀。

③信托公司的项目决策和风险控制,更多依赖一事一议、综合判断,做与不做都有利弊,更依赖董事长/CEO/首席风险官的拍板决定。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信托江湖,你还想听更多?那赏碗茶钱吧!“卖唱”的也不容易是不?

信托行业的同仁们也要理解我,我跟你们混了十年,也没挣到钱,只能把你们的故事编成段子和PPT拿去说书了。

其实,不仅是信托江湖,我和我的同事们,可以为你讲述“资管十杰”的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