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医院看病,学会跟医生沟通很重要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2-05

去医院看病,学会跟医生沟通很重要

如何与医生沟通,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可能也觉得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长久以来的寻医问药,看到医生从8点一直看病到下午1点中途不休息,想想每天见到那么多不同病情的患者,其中应该也很疲倦吧。而作为病人又很急切地希望快点看上病,能和大夫多说两句,但是结束后又觉得这个问题忘了问,那个问题忘了问。所以,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有效和高效地与大夫进行沟通,让彼此的时间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提前做功课了解大夫的专长

利用网络或者询问医院,了解到医生的专长,病情尽量与医生专长相匹配,这样不至于白挂号耽误时间。

准确描述自己病情

向大夫准确描述发病时间、疼痛位置、疾病变化、服用过的药物及效果、是否有其他疾病等病情描述。尽量不要向讲故事聊天一样大篇幅描述,简要概括这些内容即可。然后根据大夫询问和看诊做精炼回复。

带好相关影像资料

如果之前做过X光、CT、核磁共振、B超、验血等相关检查一并带在身边。我们都知道专家号比较难挂,有些专项检查可以尝试在普通号阶段完成,缩短自己的看病周期。

如果医生还要求做其他检查并且不能立刻出结果,最好能与医生约定下次看诊的时间和方式,比如是否可以提前约号或者检查结果出来后直接前来就诊等方式,毕竟自己再去挂专家号依然非常困难。

管理期望值及身体

去过医院的都知道,从挂号到就诊、交费到拿药哪个环节都是人满为患,医生也马不停蹄地完成手术、坐诊、科研等工作。而我们这类疾病也都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范围,还不属于急症和重症,不要过于指望大夫去安抚你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理性来听取大夫的意见和建议。

一旦决定手术,也要了解到手术日程安排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快,床位少病人多的局面一时还无法改变,做好术前等待的准备,身体上也要保持好的状态,不要在术前感冒发烧。如果有其他可能会影响到手术的疾病也要提前与医生沟通,按医嘱控制好相关指标保证身体状态良好。

去医院看病,学会跟医生沟通很重要

不要人云亦云,过度纠结

常常看到网上病人的询问里夹杂着“网上说应该这样”,“其他病友说应该那样”,“我会不会怎么样?”拿这些道听途说的问题或者担忧来询问医生。如果我们随便网上搜搜或者和别人聊聊就能看病那还需要医生吗?这并不是有效地沟通甚至会引发反感,适度交流很可贵,但必须把握自己的情况和选择一个可信的渠道,而不是四处打听,过度纠结。

有些问题需要自己给答案

医生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但不能全部依赖医生,有些问题比如要不要做手术?手术有没有风险?这类问题医生会告知做与不做的利弊,任何事都无法避免风险。但最终是否要做手术,能不能暂时保守治疗这些问题都不是大夫能代劳做决策的,需要自己来衡量定夺。

去医院看病,学会跟医生沟通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