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通山镇中心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何湘敏 2019-12-05

一、校本课程的依据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的资源、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罗通山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能力。

2.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理念。迫切需要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发展,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要求,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3.学生毕业后,多数学生留在家乡,一辈子生活在家乡。他们有着把家乡建设的美丽富饶的愿望,因此他们更需要知道家乡、懂得家乡,掌握家乡的一切。

4.社会要求学校不但能设置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而且能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开设校本课程。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要发展,学校要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不断探索优质的教育途径,势在必行。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立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着眼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家乡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水土资源,加深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4.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在广泛深入调查学生、家长、教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拟定开发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家乡在我心中”校本课程。具体内容:

1.家乡灿烂的历史文化。(罗通山景观、遗址的由来、罗通扫北、抗俄、抗日、剿匪等战役)

2.家乡风土人情、生活习俗。

3.家乡区域划分和人口分布。

4.家乡水土和林矿资源。

5.家乡的发展与建设。

6.家乡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前景展望。

四、校本课程操作原则

1.基础性原则: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包括思想意识、知识能力。

2.个性化原则: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培养个性化的创造精神。

3.参与性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能动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思想感情。

4.综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参观、调查、访问相结合。

五、校本课程操作方法:

1.课程安排:

校本课程分高、中、低年级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低年级(一、二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家乡概况、灿烂的历史文化。这类课程故事性强,趣味性浓,适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便于小学生记忆。

中年级(三、四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家乡人情习俗、自然资源。这类课程需要走访、调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多。

高年级(五、六年级)学习的内容是:家乡的发展与建设。这类课程需要学生收集资料,规划未来。

2.操作步骤:

(1)   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2004年3月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2)   编写教材

2004年4——6月份,收集资料,编写低、中年段教材。

2004年7——8月份,审核印刷低年段教材。

2004年9——12月份,编写高年级教材。

2005年1——2月份,审核印刷中、高年段教材。

(3)   课程启动

2004年9月份招收的新生和二年级启动低年级课程。

2005年9月份三年级启动中年级课程。

2007年9月份高、中、低课程全面启动。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材编写与管理、教师校本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一切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李彬

副组长: 何湘敏

组员:刘宝香、王宇森、

      何湘敏、牟丽杰、高俊英、刘生宇

2.课程必须在充分调查受教育者需要的基础上,认真审查修改后设置,并纳入学校课程总表统一管理。

3.学生每学期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由所在班级班主任承担。

5.学校建立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该项评估将纳入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之列。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学生实际接受学习的效果。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4)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以上几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等级制。等级的评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加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根据不同的学时数划分等级。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情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等级。

(3)学生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考核。

由任课教师把以上三方面的评价情况综合起来,作为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