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中外交流越趋频繁。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在中国不“迷路”,国内很多场所都有中英文双语标识,很多医院也顺应国际化形势,在标牌上启用中英双语,出发点值得表扬,但毕竟英语是一门我们多数人并不熟练的外语,如果只按字面逐字翻译或用百度翻译等工具的话,难免会搞出很多笑话。 我们先来看一下微博上关于医院标识翻译的吐槽: 房间的“间”被翻译为between,难道是幼儿园小朋友翻译的? 又一个between,难道要组团搞笑么? 乳透室的乳居然是milk! 翻译官儿时估计缺奶吧? “小心地滑“被如此翻译!翻译官免费是玩滑板车长大的? 把“透视室“的透视居然按自己理解翻译了!隐约还透出一股文学气息呢? 单字英文翻译+拼音来凑,伙伴们直接笑晕了! 看来,医院翻译错误不少啊,网络上、微信上一搜,果然又出了一大堆: 又一个B超室的“超”字被super了,不服不行! 清宫室,三个字完全分离翻译,是要想医院建神殿吗? 哎哟,between估计可以成为医院翻译错误冠军了!!! “米线“都出来了,还真佩服,米线的确可以是noodle! ![]() 想到了步步高学习机,想拼音翻哪里是哪里! ![]() 嗯,咋一看蛮文雅的,chamber这个4级以上词汇都用上了! ![]() 看清楚FuShu没有?莫是想体现中文情怀么? (注:上述图片部分来自MedSci、医学信使) 当然,论坛、博客、贴吧等还有很多没有图片的医院翻译吐槽,如把“采血处”翻译为“take a blood sample area”,把“市中医院”翻译为“city center hospital”,把“月子中心”翻译为“month center”, 把”日间手术“ 翻译为”mid-day operation”…… 本是高知处,翻译何太急?!类似这样的医院标牌神翻译低级错误,让患者感到可笑的同时,对医院的品牌形象或多或少都是一种损害。 那么,医院如何能确保标牌的中英翻译不错呢? 根据我们对多家医院错误原因的分析,先给出如下处方: 1) 不要轻信百度翻译等在线翻译软件的词语翻译结果,虽然有时是正确的; 2) 不要把翻译工作交给设计或标牌制作公司; 3) 本微信后面有800多个标准版本的翻译,收藏本微信,需要时拿出对照; 4) 如果没有标准版本,可以翻译后加双引号在yahoo.com或bing.com里面搜,如果没有英语国家的医院有相同说法的,基本可判为错! 以下,医略营销根据原卫生部的相关文档,精简整理了800多条医院标识的英文,以供各家医院标识制作时使用,也欢迎留言补充。 门诊标识 ![]() 临床标识 ![]() ![]() ![]() ![]() 医技标识 ![]() 科研与病案标识 ![]() 行政后勤标识 ![]() 其他常规标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