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与吴晗早就说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史更是清乾隆的焚书毁书史!

 网洛书城 2019-12-05

吴晗:“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在鲁迅看来,可谓是“四库全书出,中国古书亡”。那么,为什么鲁迅给予如此低的评价?

鲁迅与吴晗早就说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史更是清乾隆的焚书毁书史!

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

鲁迅与吴晗早就说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史更是清乾隆的焚书毁书史!

一、焚烧科技著作

为了愚民,明末清初的科技科学著作都被付之一炬,明代《军器图说》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却被焚毁。

就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崇祯历书》《天工开物》等决定着中国科技的一系列著作统统被毁,以至于后世之中华,不识不知科技为何物,积贫积弱。

二、销毁明朝档案

除了焚毁书籍,大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

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大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

鲁迅与吴晗早就说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史更是清乾隆的焚书毁书史!

三、禁毁历史书籍

不利于大清的文献都被禁毁,比如: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不只是这些屠杀记录,只要是不利于清朝的文献文章也都被收缴焚毁,不仅是正规史书、文献,还包括地方志、野史、小说等领域,数量不计其数。

四、篡改史学文献

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就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凡是涉及思想,历史,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书籍被禁被毁。

五、大兴文字狱

修书期间不只查禁焚毁书籍,还大兴文字狱,戕害读书人,中国后来的科技文化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汉唐基本上没有“文字狱”;宋代虽以苏东坡“乌台诗案”开了“文字狱”先河,不过是贬官三级 ,下放黄州流放琼崖而已;直到明代衰弱的万历皇帝,才创造了“中国第一思想犯”——将只是“不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的李卓吾,以“敢倡乱道”、“妄言欺世”罪名拿下诏狱,逼其自刎。

而乾隆时期文字狱共发生130余案,占整个清代文字狱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15岁以上者连坐立斩,乾隆创造了比此前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总和还多一倍多的空前“奇迹”。

鲁迅与吴晗早就说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史更是清乾隆的焚书毁书史!

四库全书收录全文的图书一共有3461种,成书79000卷,近7.7亿字。编修中明令禁焚的书籍就有3000多种(估计禁毁6766部,93556卷),禁毁数超出收入的总数,这还不算上因当时诏令上缴违禁书籍在民间造成的恐怖氛围,百姓偷偷焚毁的书籍,合计起来被毁掉的书籍恐怕不止万部,这实在是空前绝后一场文化大浩劫。

费古清说过:“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正如L.C.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