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做父母最害怕的事情之一 就是孩子半夜突然生病 白天活蹦乱跳 一到了晚上 突然开始发烧、额头滚烫 一量体温 天呐,40℃ 不淡定的爸妈们 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来 穿上衣服抱起娃直奔医院 半夜排队、挂号、验血…… 折腾一次下来 家长们心力交瘁 …… 冬天已经如期而至 每到这个时候流感就会准时到来 今天我们就讲一些 流感的相关知识 希望能帮助到家长们 做到积极预防,让孩子远离流感 流 感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全国以往流感监测结果显示,现在已经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北方常在冬季,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最近,医院门诊上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也多了不少。 流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 多为2~4天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 和全身不适起病 体温可达39℃~40℃ 有畏寒、寒战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食欲减退等症状 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 流涕、胸骨后不适等表现 除此之外 还可能有颜面潮红 眼结膜充血等现象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 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流感和普通感冒 有什么区别呢? 很多人分不清 到底是得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 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制作了下面这个表格 让你一目了然 哪些人容易被流感盯上?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 比较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应给予高度重视 尽早去医院治疗 1 年龄<5岁的儿童 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 肥胖者 体重指数(BMI)大于30的人。BMI=体重(kg)/身高²(m) 5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重症的病人相对而言是少见的 但是也不能忽视 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来说 一旦确诊流感,要积极治疗 尽可能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哪些情况需要住院治疗? 【一】 妊娠中晚期及围产期妇女; 【二】 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三】 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四】 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对于儿童得了流感需不需要住院 目前掌握的原则是 1、流感合并了其他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就需要住院治疗。 2、流感的症状明显,患儿表现为持续的高热或应用了退热药物仍表现为超高热的患儿,这些情况我们就建议住院治疗。 3、流感的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关于治疗流感的常见误区 很多人都犯过 误区1 熏醋消毒法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食醋,所含醋酸本身浓度就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挥发的酸性气体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孩、老人和哮喘患者等,用熏醋防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误区2 在家里喷洒消毒剂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目前还是持中立的态度。 因为常用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气味,不太适合呼吸道敏感或者有婴幼儿的家庭。若掌握不好消毒剂的浓度,过度使用消毒剂反而不利于健康。 误区3 反复跑医院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病了,心里特别着急,甚至一天内两次、三次带孩子往医院跑。 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反复跑医院既影响孩子的休息,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反而不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误区4 擅自服用抗病毒药物 每种药物都有副作用,所以服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切记私自乱用药物。 预防流感 这些方面要做到 预防流感 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经常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的时间 要尽量选择孩子上学的时间 开窗10~20分钟就可以 流感季节 尽量少带孩子去大的商场、电影院 地铁站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如果家中有流感患者 应该和孩子适当隔离 让孩子少和流感患者接触 随着流感季的到来 作为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 及时给孩子增加衣物 每天少量多次喝水 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结构 为应对流感做好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