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为何只吃草食性动物?与肉质无关,科学家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仇宝廷图书馆 2019-12-05

引言:吃,是人类的本能,唯有吃能够延续生命,唯有吃能够体验世界的美好。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人类食谱经过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最后的文明烹饪。但是在现代人类的食谱中很少看到食肉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段子,广东人几乎能吃的都吃,连福建人也不放过,这让不少福建人感到瑟瑟发抖。实际上并非广东人的食谱较为广泛,全中国不少地方也有广泛的食谱,有些地方所吃的东西比广东人的食谱还要匪夷所思,例如油炸蟑螂、油炸蚂蚱等等,起码一般的广东人是不会吃这些东西的。这些现象从侧面都反映了一个问题,人类的食物范围真的很宽广。但对日常的食物进行仔细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所吃的大部分动物都是食草动物,很少吃食肉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植食性动物就有猪、羊、牛、鸡、鸭、鱼等,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的鸡鸭鱼会以其他小动物为食,但总体上来说趋势还真是人类基本吃植食性动物。将这个问题放到网上去,迎来的是网友们五花八门的回答。其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相比起肉食性动物来说,植食性动物的肉质更加鲜美多汁,可口美味,说得让看的人连画面感都出来了。也有人指出,人类的确实什么动物都可以吃,但从长期的食用角度来看就只有那么几种,其他食肉动物的摄入会给人体带来负担。这些说法听起来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同时也缺乏科学性。
如果要说科学性解释的话,那么下面这个“熵增”理论可能会符合要求。我们曾经在宇宙的演变、生命的演变中听说过“熵增”理论,却从未想到这样高级的理论也可以解释人类的食性。简单地说,熵增理论是指宇宙中任何一个独立系统都存在一定的混乱度,而且这个混乱度会随着系统发展不断地朝着更加混乱的方向发展。每个人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系统,从诞生开始人体内的熵增就不断地发生,当熵增发生到一定程度后,生命也就终结了。
但是不用担心,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的动物,都有方法应对熵增的问题,那就是通过不断摄入熵比较小的食物。该观点说明了食物的摄入除了能够给生物体带去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之外,还能够起到抑制体内熵增的作用,这一点从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就可以看得出来。众所周知食物链被人为地分为多个等级,其中最低级的是食物链低端的生产者,往上则有越来越高级的消费者。
随着等级不断地增加,生物体内的熵就不断地提高。食物链的顶端除了有人类存在之外,还有其他顶级的猎食者,例如老虎、狮子、棕熊等等。和这些自然动物比起来,人类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不同种类的食物,在食物方面多了很多选择,因此我们自然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熵较少的食物。而对于老虎狮子这些猛兽来说,它们才不会管那么多,填饱肚子才是重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