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虽有过,要看是否出于公心

 昵称65060821 2019-12-05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 第二十一集*

(本文共 1356字,阅读大约 4分钟)

子曰:“民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这个“过”就是过失,“党”一种解释作党类讲,一种解释作朋党讲。

我们先看作党类的讲法,孔安国注:“党,党类。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孔安国注解的意思就是说,人的过失各有其类,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君子是一类,小人是一类,有学问的是一类,没有学问的是一类,推而百工技艺,类别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农夫不能耕田,这是他的过失;如果他不能写文书,那就不是他的过失了。观人之过能够随类而责,不求备于一人,那就知道这个观过之人是有仁心之人。如果不依类而责,比如说责备农夫不能够写公文,不能够写文章;或者责备这个知识分子不能够种田,这个都不是随类而责,都有求全责备的意味。如果这样责备的话,就知道这个观过之人就没有仁心,是不仁之人,因此说“观过,斯知仁矣”。seo工具

作“朋党”讲,这个“朋党”的范围很广泛,比如说君臣关系,这是“党”,家庭父子关系也可以作“朋党”解释;至于朋友更不必说了都是“朋党”。通过这种讲法,人的过失是由于偏护其亲友,故云: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偏护亲友出于私情,以私害公,因此被称为过失。但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比如说舜为天子,假使他的父亲瞽瞍杀人,孟子认为应该怎么办?孟子认为舜应该从监狱中,背负他的父亲逃跑,逃到海边去。这种私情顺乎人伦常情,因为父子有亲,这种过失也是顺乎父子的天伦。这种过失合乎仁心,也为圣贤所许可。“观其过,即知其仁。故云,观过斯知仁矣”。又比如在《论语·述而篇》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陈司败问孔子说:“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说:“知礼。”陈司败为什么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不知礼呢?因为按照《周礼》,周公之礼同姓不能结婚,就是结婚不娶同姓。鲁君的祖先是周公,而周公是文王的儿子同姓姬。后来鲁昭公又娶了一个姓姬的女子,这就是同姓结婚了,因此陈司败就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不知礼?孔子回答说:知礼!后来陈司败就说,谁说君子不党?谁说君子是不讲朋党的?现在我问他鲁君知礼不知礼,鲁君明明不知礼,他偏偏说鲁君知礼,这就是维护他的朋党。孔子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说我太幸运了,一旦有过失,别人都能够知道,这很好。可见这个过,是从什么地方来讲的?就是从维护朋党的角度来讲的。但是维护朋党,如果一视同仁,以公心出发的话,也就是说没有自私自利,是为了国家、为了公利,这就是合乎仁心。如果维护朋党有私情在的话,为了自私自利就不符合仁心,所以“观过,斯知仁矣”。观察他所犯的过失你就知道他有没有仁心在。

为什么从他的过失里面,能够看他有没有仁?古人讲“过”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是不能避免的,孔子也是一样。明明知道鲁昭公不知礼,他说他知礼。为什么?因为他要是直话直说,说鲁昭公娶同姓女子那就是不知礼。虽是直话,但是根据礼,礼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臣子应该替君子掩恶,这也是礼。如果你说不知礼,那你又犯了礼了。遇到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孔子只好承担自己的过失,而就从这个过失当中,我们来观察他的用心如何,所以说“观过,斯知仁矣”。他宁愿自己担当这个过失也不愿意扬君之过。从这个过失观察他的动机是出于公心。所以出于这样的动机,我们就知道了,虽然他犯了这个过失,但是即使犯了这个过失也是有仁心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