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要开发心智、提升德行

 昵称65060821 2019-12-05

节选自《群书治要》之论语 第八集*

(本文共 1098字,阅读大约 3分钟)

我们所读的经典文献都是“道”的表达,是道统所寄,所以孝、悌、忠、信等都是“文之实处”,也就是说圣贤的行持落实在文字上那就是经典了,我们读诵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要更好地来修学孝、悌、忠、信。如果仅把这个“文”作为六艺来解释的话,这就显得浅陋了。它说,“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文王他已经不在了,这个文就不存在了,就没有了吗?恰恰相反,要从我自己的身上表现出来文的实质,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是我们刚才前面所讲的内容。外链包收录

所以这个就告诉我们:这个“修”是同时修,但是在用的时候它有先后次序。先用在孝敬父母,尊敬尊长;到学校尊敬老师,尊敬同学。但是学的时候是同时的,这也是告诉我们,读书目的是为什么?不是去谈玄说妙,助长自己的浮华之心,实际上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来增进自己的修养。

《颜氏家训》上有一段关于读书的目的的话,这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它说人之所以要读书学习,为的是什么呢?“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就是为了开发人的心智,利于人德行的提高。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奉养父母的人,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体察父母的心意,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如何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谈话,如何不怕劳苦为父母弄到美味可口的食品,要让他们感到惶恐惭愧,起而效法古人;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侍奉国君的人,就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奉公守法,不侵凌犯上,在危急的关头,不惜献出生命,如何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忘自己忠心劝谏的职责,使他们痛心地对照自己,进而想去仿效古人;对于那些平时骄横奢侈的人,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恭谨简朴,节约费用,如何以谦卑自守,以礼让为正教之本,以恭敬为立身之根,让他们感觉到震惊变色,自感若有所失,从而收敛骄横之态,抑制骄奢的心性;对于那些向来浅薄吝啬的人,就让他们看一看古人如何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如何体恤救济穷人,让他们脸红,产生懊悔羞耻之心,从而做到既能积财又能散财;对那些平时暴虐凶悍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小心恭谨,自我约束,懂得牙齿因为坚硬而早脱,舌头因柔软而得以久存的道理;如何宽仁大度尊重贤士,容纳众人,使他们气焰顿消,显出谦恭退让的样子来;而对那些平时胆小懦弱的人,让他们看看古人如何无牵无碍,顺应天道,如何强义正直,言而有信,如何祈求福运,不违祖道,使他们能奋发振作,无所畏惧。由此类推,各方面的品性都可以通过读书的方法来加以培养。

比如说一个人很好色不知道如何对治,可以看一看《安士全书 欲海回狂》,看一看历代因为贪色感召的不良后果的这些善书,多看一看就自然能够对治自己的坏习气。所以读书是为什么呢?不是谈玄说妙,是为了能够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