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数字教育》授权发布 作者:彭小艳 张林燕 傅霖 研究和实践表明,在MOOC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因素除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之外,还有MOOC教学视频的吸引力。该文以一级维度文理科和二级维度课程主题作为分层抽样依据,从Coursera、Udacity、edX、爱课程、学堂在线、UOOC联盟等平台中选取了508门课程作为MOOC视频分类研究的样本,依据MOOC视频中的媒介表现差异,将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视频呈现形式概括为八类,即叠加式、全屏式、可汗式、动画式、实景式、访谈式、情境式及虚拟仿真式, 并分别阐述各种呈现形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MOOC视频吸引力的设计原则与建议,为MOOC视频开发者和MOOC教师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MOOC;视频呈现形式;视频吸引力;设计原则;学习参与度 一、问题提出
2013年以来,MOOC建设与应用呈爆发式增长, 到2020年,国家将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000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进而带动1万门MOOC和500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线运行,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提高在线课程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虽有学者依据学习者学习行为,分析了MOOC学习“高辍学率、低参与度”的问题,但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大多数研究者只通过数据揭示问题,未对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探索;其次,部分学者过于关注学习者因素,忽视了教师姿态与有声语言、MOOC教学方法、媒介呈现对学习者的影响;再次, MOOC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对选用何种视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总是显得手足无措。 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国内外MOOC平台上的508门课程,并对这些课程视频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MOOC视频的呈现形式,并据此总结能增加学习者黏度的MOOC视频特征,为MOOC建设者和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参考依据,以此增加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程流失率,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据美国在线教育咨询平台ClassCentral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其中大部分学习者集中在国外的Coursera、edX、Udacity平台和国内的爱课程、学堂在线以及UOOC联盟平台上[1]。因此,本文就以这几大主流MOOC平台为数据来源,以一级维度文理科,细化的二级维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经济与金融、工程、人文艺术等课程主题作为分层抽样依据,选取了每个平台总课程数量的5%共508门课程作为后续研究MOOC教学视频呈现形式分类的样本,如表1所示。 
通过文献研究及平台课程浏览量可知,MOOC教学视频的呈现形式暂无统一标准。王健等人从学习认知和学习满意度层面将教学视频呈现形式分为“视频类+ 解说字幕”“视频类+ 无解说字幕”“图文类+ 解说字幕”以及“图文类+ 无解说字幕”四种形式[2]。杨九民等人从MOOC课程的多样性方面将教学视频呈现形式分为录屏式、交互式、教师与PPT 结合式、实景拍摄式、研讨式和动画式六种[3]。CourseMaker 5.0微课制作系统软件依据使用的快捷性将教学视频形式分为录屏式、录PPT式、可汗学院式、交互式、录播式、混合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MOOC教学视频的呈现形式有了全新的发展,比如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的情境式教学视频,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3D场景化教学视频。 本文依据MOOC视频中的媒介表现差异将MOOC视频分为八种形式:叠加式、全屏式、可汗式、动画式、实景式、访谈式、情境式、虚拟仿真式等。每种类型的特点、简易的制作方法及课程举例如下。 (一)叠加式 叠加式指主讲教师和含有课程内容的背景叠加, 两者全程出现在教学视频中,只是人物出现的位置和人物大小有所差异。本文依据对各大MOOC平台的浏览发现,此种MOOC制作形式最为普遍,其突出特点是背景多采用纯白色,拍摄技巧多为中景拍摄人物,通常将角色放置在画面的左右两边,适合理工科课程的讲解。理工科课程通常较难理解,视频中出现主讲老师容易让学习者放松,同时又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MOOC视频的吸引力。 叠加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蓝幕拍摄,利用CamtasimStudio软件对人物进行抠像操作,最后将教师与背景(PPT、图片、影视)叠加,人物的位置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如edX中的“Essential math for data analysisusing excel online”(“使用EXCEL分析基本的数学数据”)课程、UOOC联盟平台的“模拟电路”课程。其视频制作所需要的工具大致是Camtasim Studio软件、PPT演示文稿和摄像机等。 (二)全屏式 全屏式指全屏人物(实景/ 抠图)出境+ 全屏图文PPT。具体来说,是设计者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视频有时全屏出现主讲教师,有时全屏呈现图文PPT或动画。这种MOOC制作形式是MOOC平台采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之一,比方说是历史类课程常采用此类型呈现教学内容,易于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使其保持学习者黏度,产生一对一听课的感觉,如UOOC联盟平台的“评诗论史”课程,先出现教师画面再切换到课程内容画面。 全屏式视频的制作主要通过拍摄人物,后期剪辑加入课程内容(PPT、图文、动画),人物角色全屏出现, 课程内容全屏出现。其视频制作所需要的工具大致是EV录屏、PPT、摄像机等。 (三)可汗式 可汗式起源于可汗学院,主要通过特定软硬件录制写画过程,教师全程不用出镜。此种呈现形式简单、思路清晰,适合理工科的推导类课程。其代表性平台有可汗学院和Udacity。可汗学院的制作方式是将汗微微课宝与电脑连接,主讲教师在汗微微课宝上写画, 电脑通过录屏软件录制写画过程。而Udacity平台是通过录制透明液晶屏上的写画过程,呈现讲解知识。Udacity平台与可汗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背景颜色, Udacity以“白”为背景,而可汗学院以“黑”为背景。这一视频类型,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课堂板书讲解的全部优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后期剪辑,剪去不必要的拖沓内容,提升推导讲解的效率,节省学习者的时间,可以大大地吸引学习者进行学习。 可汗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教师在完全不出镜的条件下通过手写笔、贴画和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如可汗学院中的“营养与健康”和Udacity中的“机器学习入门 ”。其制作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工具有:(1)汗微微课宝硬件+ 软件、电脑、耳麦;(2)PPT演示笔;(3)A4纸+ 水笔、图文道具、手机+ 手机架。 (四)动画式 动画式可以作为MOOC视频中的有益补充,其特点是形式生动有趣,便于呈现抽象知识,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辅以动画元素,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但因其制作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动画式MOOC视频只占少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是网易公开课中的“计算机科学”、Coursera中的“离散优化建模”以及爱课程中的“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动画制作软件的出现,未来的MOOC课程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开发出更多动画式视频,比如优芽互动电影、Focusky 等都可以制作小动画。 动画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卡通角色、文字特效等阐述抽象知识,比如Coursera中的“离散优化建模”课程就是教师实体角色与动画人物角色进行对话讲解课程。其视频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大致是Flash、AE(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优芽动画、Focusky、Scratch动画等软件。 (五)实景式 实景式是根据课程主题需要,主讲教师到博物馆、实验室、工厂、森林、山峰等真实环境下讲解课程。此种方法可突破教室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可知,塔的底层是直接的经验,是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的经验,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例如,当讲解力学的重心与碰撞实验时,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室中边开展实验边讲解;如网易公开课中的“趣味物理体验”通过硬币、直尺讲解重心知识;当讲解一些特色古建筑和文物时,教师可以到特色古建筑地点和博物馆进行实地介绍,如爱课程中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通过对古船的介绍讲述造船技术。借助实物,可以极大地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吸引学习者进行学习,保持学习热情。 实景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在博物馆、植物园、森林、实验室讲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一般而言,真实场景与学科知识息息相关。其视频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资源主要是各种真实的场景、实物和摄像机等。 (六)访谈式 访谈式是指以主持人访谈方式循序渐进,将知识寓于谈话之中,其特点是注重问题解决、互动性强、灵活等,如edX中的“Ethics and law in data and analytics”(“数据分析领域的伦理与法律”)和爱课程中的“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都是由主讲者抛出一个专业性问题,再和邀请的相关领域专家、工业界人士或者普通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其特点是摆脱传统课堂单一教师角色,既让教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又极大地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 访谈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采访、对话、座谈等形式讲解专业知识。视频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资源主要是办公室、书房、布景演播室和摄像机等。 (七)情境式 情境式以设定真实问题情境或者动画模拟的话题情境来展开教学,这种形式使得各章节联系紧密、环环相扣,让学习者有一种听故事学知识的感受。情境式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融入角色扮演的方法,如Coursera中的“你好,中文”课程以“你最近在干什么”为话题情境,练习中文;edX中的“中文教学” 课程通过创设“买咖啡”的情境让外国人学习常用的中文交际语言;Coursera平台上的“离散优化建模”课程就是将离散优化建模知识和三国故事融到了一起, 在每个课程视频的开始都会加入一段《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片段,其主要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情境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情境创设、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动画模拟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学习。其视频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资源主要是摄像机、实体场景和动画软件等。 (八)虚拟仿真式 虚拟仿真式是通过用一个虚拟的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实体在虚拟环境中相互作用,或与虚拟环境作用,以表现客观世界的真实特征。虚拟仿真式视频的制作主要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历史、真实场景或模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实验,为线上线下课程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Udacity中的“VR scenes&objects”(“虚拟现实与场景”)课程通过Unity软件制作的虚拟客厅、虚拟小熊、虚拟猎人讲解VR知识[4];在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北京理工大学研发了基于VR技术的软件课程“重走长征路”,通过VR技术模拟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让学生深切体验红军遭遇的围追堵截、生离死别和过雪山草地的艰辛,从而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学习红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品质[5]。其视频制作过程中主要用到的资源是UltraLAB、Unity、VR显示器、VR软件支撑环境等。 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从理论、视频呈现方式以及实践经验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MOOC教学视频的设计原则。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总结了课程设计、认知负荷和教学视频吸引力三个维度并细分为十一条教学视频设计原则。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教学视频的呈现方式、时长字幕与解说文本、PPT画面呈现、导航与引导四个维度总结了八条教学视频设计原则[6]。 本文根据MOOC视频的分类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师的姿态与有声语言、教学内容呈现媒体三个要素分析MOOC视频制作应该注意的地方,从而增加MOOC的学习者黏度,让学习者对课程更感兴趣,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课程完成率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参考张润芝等人在视频语言表达技巧上的差异性研究[7],设计如表2 所示的MOOC视频吸引力的要素分析框架。 
本文根据MOOC视频吸引力的要素分析,并结合MOOC视频的八种类型,从教学方法、教师姿态与有声语言、教学内容呈现媒体三个方面总结了以下三种增强MOOC视频吸引力的设计原则。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能保持学习者的关注度,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八种教学视频呈现形式各具特色,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相应的类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有三点: (1)使用引导性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从而增加关联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评估能力,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8]。 (2)运用经典案例,如“现代柯南——跟着玛斯一起探索检验世界”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列举“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出在生活中如何检验有毒物质的问题。 (3)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如“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创设“买咖啡”的情境让外国学习者练习日常中文用语;“离散优化建模”课程中,教师创设《三国演义》的历史情境,通过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历史人物排兵布阵的战略讲解矩阵知识。 (二)教师正确运用姿态与有声语言 教师姿态语言和有声语言的正确运用能够让学习者在感觉轻松自然的氛围下进行学习。MOOC教师在镜头前所呈现的行为表现,包含体态语言和语言表达等,具体表现在体态方面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和有声语言方面的语调、节奏等。 在教师姿态语言层面,需要着重关注的MOOC教学视频呈现形式有叠加式、全屏式、实景式、访谈式、情境式五种类型。这五种呈现形式都需要教师或表演者出现在画面中。由于外界的干扰因素,教师不太习惯镜头前的授课方式,此时教师的行为表现要比平时拘谨、严肃、呆板。换言之,在选用上述五种形式时,需要注意保持微笑、和颜悦色的表情,让学习者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眼神是通往心灵的窗户,教师双眼正视前方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营造更接近于面对面教学的临场感。挺直的坐姿可以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气质,让学生感受到虚拟学习也是一件庄重的事。手势是影响表情、眼神表现自然的重要因素,教师常采用摇摆幅度适中的手势不仅可以起到放松自己的作用,而且能吸引学习者持续观看视频。 在教师有声语言层面上,把握好抑扬顿挫的语调, 掌握好有趣的内容轻快、批判性内容高亢、赞美性内容舒缓的节奏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正确运用姿态与有声语言,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习者有跟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从而增强MOOC视频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增强MOOC视频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三)合理选择教学媒体呈现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媒体,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MOOC教学视频中通常的教学内容传播媒介有文本、图形/ 图像、动画、影视等。文献研究和经验表明:改变文字的字体、大小和颜色,可突出表征信息的变化或关系;利用项目符号或编号提示教学内容,可突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习者学习;而且在图形/ 图像附近放置文本,同时合理地呈现文本、图形/ 图像和解说,有利于降低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卡通动画、引导动画、影视等素材来呈现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度。 在前面所阐述的教学视频呈现形式分类中,文本、图形/ 图像的合理呈现对于叠加式、全屏式、可汗式三种类型的作用要比对其他五种类型的作用更明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多种媒体呈现形式,能够增强MOOC视频的课程内容表现力和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从而让学习者更加轻松地进行知识建构,达到提高学习参与度的效果。 早期国内外在线教育视频呈现形式主要以写画式和课堂实录为主,其特点是符合黑板教学和教师面对面授课的特点。当前,国内外优秀的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存在一个共性特点,用“简约思维”来概括,即谓“大道至简,简约为美,少即多”[8]。换句话说,就是用简洁呈现精练的内容,比如简洁的语言表达、简洁的媒介符号、简洁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国内外优秀MOOC视频呈现的效果与特点出发, 在增强MOOC视频吸引力方面提出如下启示与建议: (一)采用组合型方式 组合型方式即采用叠加、全屏、动画、访谈、情境等相互结合的形式设计开发MOOC视频,组合型使得课程内容表现形式多元化,能够抓住学习者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但国内采用组合型视频制作方式的课程较少,因此在制作MOOC视频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考虑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二)动画式视频的采用越来越广泛 过去由于MG动画制作成本高,动画式MOOC视频形式的课程数量偏低。如今随着简单动画软件的出现,制作动画式MOOC视频成本大大降低,其采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再者动画元素更加形象生动有趣,用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达到寓知识于动画之中的效果。MOOC视频制作过程中善于用动画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MOOC视频的吸引力。 (三)重视讲授技巧 优秀的MOOC视频教师普遍更关注自己在录课程视频时的姿态与有声语言,比如国外教师善于用夸张的手势、眼神和表情以及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主题内容,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主讲教师的姿态与有声语言自然,内容表达简捷而精练,前后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能够让学习者在舒服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增加对课程的满意度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参与度。 (四)兼顾授课和习题 国外MOOC视频不仅仅用于授课,也用于习题练习,比如Udacity平台的练习都是采用可汗式视频呈现, 教师先剖析题目,再引导学生答题,最后分析习题答案, 这种视频习题模式值得国内MOOC借鉴。教师将习题练习用视频呈现,比起单纯的布置作业,更能让学习者觉得有趣,难题经过教师的剖析,能够拓宽思路,避免学习者产生厌倦感,从而提高课程习题的完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