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登】同光体,可学而不可深陷

 泮溪别馆 2019-12-06

同光体,可学而不可深陷

文/左之左之
同光宗旨门径,先贤早有所论。大率不专以学唐人,宗宋而力破余地云云。及至今日,势与唐宋鼎足而三,凡诗坛宿旧,言不称同光,则似无颜于诗词江湖。而斥同光者亦甚众,或因人废诗,或不学无术,或无知无畏,此皆无足与论。我固学浅识陋,然亦曾逡巡于同光门外,以管窥豹,亦有得于一斑,虽不足以言同光之大,尚可作引玉之砖。刀鱼兄责我以文,勉强成篇,其唯有识者斧正之。
我故与人言,同光必可学,必不可陷。可学者三,不可陷者二。
一可学者,以学为诗。天下真诗,不外乎两途,曰才子诗曰学人诗。才子诗者,屈原李白。学人诗者,尊杜为祖。才子诗蹊径难觅,学人诗有法可循。于大众而言,才气易尽,于诗若欲有成,最后无不入学人诗之途。诗道不昌,已数十年,此域中公论。今日诗坛,触眼所见,非老干即打油,不独才人诗未见,即学人之诗亦寥寥。此皆不学而强为诗,妄附风雅之故。同光诸子,皆饱学宿儒,一时之选,注学问于诗中,于诗中见学问。学问之道,唯在读书。非只读古人诗,要兼读古人文,增语感,积词汇,为诗则倚马可就,下笔有神。
二可学者,以气运词。我曾与刀鱼兄论及,读韩诗可以养气。而同光诸子,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形诸于诗,唐风之雍容尽失,而宋诗之议论未畅,故多横厉超迈感激奋发之语,成同光体独有之面目。陈散原有“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郑海藏有“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可为传照。或言此遗老风调,逢今之世,用此何为?此殊不知诗者。自古以降,遗老之诗尽多,岂可尽弃!学诗之道,取其可取,必不因人废诗乃可。同光体一大特点是善用宽对,尤以当句对,允为擅场。属对不板滞,又兼句法多变,则词气沉郁回旋,筋骨毕现,此固议论之诗所必须,实同光体之本色。
三可学者,穷搜闲冷。诗忌熟语俗套,此众所周知,然则知易行难。闲冷既于学问中得,又非学问所能囊括,但在取径耳。李义山有“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已开宋人搜剔之滥觞。至同光体成,遂为大观。今人为律,中二联敷衍易就,而起结俱见凑泊,反观同光之体,于开篇取势,收结寄意,往往出奇。同一寄意,以熟语出之,则意亦见俗,而以冷峭语出之,意则宛转不尽。同光之闲冷,与韩昌黎不同。韩诗往往至为艰涩而不可读,同光则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前人所无,或者偶见,在同光则为主动自觉。
诗至同光,可见风气之嬗变。同光固为诗之一体,虽有喧喧之口,难掩其光。而欲张大其门户,有同光而无唐宋,又殊无谓。
易入艰涩。此不可陷者一。窃以为,诗应雅驯,兼之易懂。同光体文辞奥衍,句法拗峭,多贻艰涩之讥。而好奇者,必欲穷尽险峰峻谷乃止,由此易入歧途。知其然,撮其要,适可而止,不失上策。
论多害味。此不可陷者二。诗之味道,全在比兴二字,汉魏六朝古诗妙处亦在此。至唐尚有余绪,有宋以降渐失。至同光,竞以词气议论争胜,比兴之法愈见式微,议论愈精,诗味愈少。
唐人同光体俱不可废,今人之出路,其在得兼二者之长欤?
作者:左之左之,天涯社区诗词比兴资深玩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