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纪录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GXF360 2019-12-07

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与教学方式的创新,历史纪录片资源被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已成为可能。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积极开发,将之合理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一、历史纪录片的内涵及分类

1.历史纪录片的内涵

历史纪录片是一种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重现的纪录片,刻画过去发生的事件、过去的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纪实性等特点。肖平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用摄影机相对客观真实的镜头对人类文明社会的事件进行描述,通过这一‘影像写作’逼近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现场。”[1]学者们在对历史纪录片的研究上,各自对历史纪录片下了不同的定义。总而言之,历史纪录片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古迹的真实刻画,它折射出人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与反思,是一种纪实性的影视资源。

2.历史纪录片的分类

对于历史纪录片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记录方法与题材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根据题材内容,可以将历史纪录片划分为三种类型:人物类历史纪录片、事件类历史纪录片、文化遗产类历史纪录片。

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遍及,云存储技术的兴起,以关系链为根本的数据挖掘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新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组和构建创造了条件。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经历着思维变革、生产变革、商业变革以及管理变革等一系列变革。为应对市场营销环境的新变化,开启企业战略变革,将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如今大数据化运营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也将不得不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转变固有思维,解放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并及时调整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以期待新的突破。

(1)人物类历史纪录片。人物类历史纪录片以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为载体,或是通过采访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子孙后代等来刻画真实历史人物的一种纪录片,多角度、多方位地还原人物。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了许多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有时候需要对这些人物进行详细的介绍。人物类历史纪录片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讲述个人的,如《毛泽东》《周恩来》《纪念白求恩》等纪录片;一种是讲述群体的,如《晋商》《北洋水师》等纪录片。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智慧园区逐渐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趋势。智慧园区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朝着生态型转变,有助于营造生态化产业环境,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产业链,满足复杂的社会功能需求。智慧园区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以及技术多等特点,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当前的智慧园区建设存在整体规划不合理、标准缺失问题。

如表1所示,本研究对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期间的两本、“十二五”期间的三本以及“十三五”初期的两本共计七本教材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此类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还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材。

(2)事件类历史纪录片。事件类历史纪录片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如记录中国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由伟大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与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共同拍摄完成,这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影片表现了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的激烈战斗等场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珍贵史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台儿庄战役时期的真实抗日历史,便于学生积累阅读素材。此外,事件类历史纪录片还有《复活的军团》《大明宫》等。

(3)文化遗产类历史纪录片。文化遗产类纪录片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与民族文化、风俗节日、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圆明园》,该影片向我们展现了圆明园变成宏伟园林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圆明园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客观讲述了大清皇朝兴衰的历史[2]。后者的代表作品有《留住手艺》《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宝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现了其辉煌的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传承精神。

二、历史纪录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历史纪录片中展现的是真实的历史,它比课本上的内容更加详尽、更加生动、更加完整,将历史纪录片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开启语文阅读的大门,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也成了语文教师不可规避的责任。阅读兴趣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历史纪录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历史纪录片比起课本上的文字与图片,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视频本身就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在观看时很容易对视频中的内容产生兴趣,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记住很多语文知识。学生直观地观看历史纪录片中的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阅读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科的持久阅读兴趣,教师可提前做好备课计划,确定好播放纪录片的时间,选取与语文教材相契合的纪录片进行播放。

2.有效辅助教材,突破阅读难点

语文教材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材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陶冶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载体。可是,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以语文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方法、以声音和文字为媒介对学生进行传授,这样传授知识的方式很难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者幻灯片投射出的静态物象去揣摩文中的人物和情节。这往往是因为,教材中的文字是一种书写符号,这种符号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只能是语义的传递。历史纪录片将课本上的生硬文字变得活泼、生动,课本上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不仅可以看到人物的言行举止,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对时代背景、人物及事件的发生过程都有了整体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人物、分析人物和事件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辅助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悟

教师为学生创建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是拓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就应当抓住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录片直观性等特点,为学生播放与阅读教材相符合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阅读素材积累,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发表偏倚分析和小样本效应评估[23] 漏斗图是基于PASI75指标绘制而成,大部分研究散点位于漏斗图上方,偏向于中线右侧分布,提示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且有四个散点位于漏斗图底部,说明本研究还受一定的小样本效应的影响。见图8。

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教师在注重阅读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文本美感是一种对美的感知、感悟能力,教师应当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本美感,以期为学生创造美奠定基础。历史纪录片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将阅读材料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学生在观看历史纪录片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纪录片所带给他们的直观体验,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文字美、人物美、情感美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进而更好地辅助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悟[3]。

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历史纪录片,丰富了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运用不当就会起到负面效果,因此,教师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有筛选纪录片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对教师来说,历史纪录片是一份辅助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资料,但运用历史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项挑战。教师要思考如何将纪录片合理地运用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在课外时间尽可能多地了解丰富的纪录片资源,时刻关注和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并依据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选用目的等做好甄选。在对纪录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将其生动地讲解出来,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积累。教师要做好以上几点,就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对纪录片进行剪辑、合成等处理,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纪录片。

2.对历史纪录片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历史纪录片的内容繁多,教师在选择历史纪录片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历史纪录片的帮助下提高语文阅读效果,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历史纪录片,将课堂阅读教学内容与历史纪录片合理、有效地结合,使其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这节课应用历史纪录片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出阅读教学内容、对阅读教学内容作诠释,还是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等等。由此来选择符合阅读教学目标与阅读教学目的的纪录片,并确定恰当的播放纪录片的时间点及时间段,使历史纪录片的运用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最后,对于同一部分阅读文本,可供教师选择的历史纪录片可能有很多,但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内容,教师在选择时需要全面考虑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情况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阅读教学内容,认真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历史纪录片,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对历史纪录片的使用要坚持适度性原则

历史纪录片是一种“视听结合”多渠道传输教育信息的辅助性教学手段,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应用历史纪录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但是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切忌过度使用,教师应仅仅将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因为过度使用只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教师在应用历史纪录片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引领学生观看纪录片时,要提前向学生抛出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在观看结束后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能够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进而促使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考阅读问题。当然,对于历史纪录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教师要提前做好科学的规划,选取适合阅读教学目标的历史记录片进行播放,切忌盲目选择,影响课堂的阅读效率;对于冗长的历史纪录片,其信息量过大,教师在进行运用时应当做恰当的删减,不要让无效的阅读信息干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4.对历史纪录片的应用要立足学生实际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历史纪录片,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历史纪录片的应用应当遵循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思维发展等方面来选择适合学生的纪录片进行播放。

4.2 协助术者摆好手术体位。患者平卧,头后仰,头下垫头圈,肩下垫肩垫,使头颈部轻度后仰,双侧垫甲状腺球,头部位置一定要放正。健侧上肢向远端牵引并固定,以使健侧锁骨上手术区域充分显露。患者外展于小方桌上。头部安放头架,高度稍高于气管插管并固定,便于术者进行锁骨上手术的操作。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历史纪录片的运用将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历史纪录片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观看历史纪录片时,对纪录片中的事件与人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他们会用自身的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去分析、理解,将纪录片中呈现的内容与阅读文本中的内容紧密结合,并转化为适合自己的内容,形成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纪录片被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已变成了可能。历史纪录片的运用,为枯燥乏味的课堂带去了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历史纪录片资源为学生积累阅读素材打开了新的大门。教师应牢记应用历史纪录片时要注意的问题,坚持针对性与适度性原则,在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纪录片的选择与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53.

[2] 邵雯艳.历史纪录片的当代性[J].中国电视,2016(10):31-35.

[3] 张帅.纪录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9(4):50-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