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

 红日馆1977 2019-12-0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磁力大。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2、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4、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制定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谁有关的研究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交流时对不变的量要确定一个班级的值,如绕线圈圈数都绕60圈,各组检验的因素即变化的量也要确定出具体变化的值。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各小组验证假设。(实验时提醒学生考虑好成员怎样分工,怎样轮流着做,同时做好数据记录,并依据数据得出结论)

5、准备好小组的发言汇报。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

2、师介绍书中的螺栓做强力电磁铁的方法:螺丝帽刚好旋进螺杆,螺杆不伸出螺帽。在两片垫片间密绕线圈200~300圈,用两节电池做电源。这样的电磁铁磁力已经相当大了,如果用漆包线绕线圈效果更好。大家可以动手试一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