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纪实散文:那些年,我们一起跋山涉水,一块睡通铺

 昨日残荷 2019-12-08

本文参加了【一起同过窗】有奖征文活动

现在的尼山乡中学,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我从孔子的诞生地——尼山走来,踏着圣人的足迹,虽未曾“周游列国”,但从上学开始,就学会了长途跋涉,历尽了艰辛。

   1983年小学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乡重点中学——尼山乡中学,是那届我们村里唯一考入乡重点中学的。当时,我们村一共仅有7名学生在尼山乡中学就读,大部分辍学帮助家里干农活了,另外一部分就在联中学习,一旦进入联中,就意味着混个初中毕业证而已,因为联中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大部分老师都是招聘的民办教师,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毕业,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甚至还有小学毕业的。

尼山乡中学离家二十多里路,我那时刚刚12岁,仅有1米4多一点,在别人眼里完全是一个“小不点”。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有徒步上学,既要翻越尼山、颜母山,还要淌过尼山水库的支流——黄土河,从学校走到家,往往需要4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学校的宿舍建在尼山脚下,条件极其简陋,是一排排的石头屋,屋里没有床,用水泥砌成的台子作为我们的“床”,在水泥地面铺上从家里带来的草苫子和被褥,就是睡觉的地方了,即使这种“水泥床”也很紧张,需要7、8个人挤在一起。挤在一起的好处是冬天可以借助对方的体温相互取暖。坏处是,一旦有人身上有了虱子,就会迅速传给对方。这种房子的最大特点是冬冷夏热。冬天,宿舍奇冷无比,外边有多冷,屋里就有多冷;夏天,蚊虫肆虐,往往使人无法入睡,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后半夜,被窝里钻进了蝎子、蜈蚣、老鼠之类的,令人毛骨悚然。

学校没有学生食堂,只供开水,每周日从家里带一些地瓜干煎饼、咸菜,够一个星期的生活所需。冬天还好些,可以带点炒菜,如自家地里生产的白菜、萝卜之类的,但夏天就不行了,时间长了,炒的菜就馊了,只能带些腌制的咸菜,搁得时间长久些。每天的伙食就是吃地瓜干煎饼、喝开水、吃蔓菁咸菜,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初三。初三时,由于包产到户,生活有所改善,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冬天可以带些玉米面到教师食堂做玉米面糊糊喝,感觉太幸福了!

现在的尼山乡中学,原来的石头屋不见了

如果说学校里的生活是清苦的,那上学路上,更是充满了艰难,甚至生命危险。为了节省路程,冬天,我们同村的七个学生,往往不顾家长的反对,选择抄近路从封冻的尼山水库冰面上走,走在冰面上,稍不留神,就会摔个“仰面朝天”,如果遇到天暖冰面变薄的话,就有可能掉进冰窟窿里而葬身鱼腹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感觉有些后怕。除此之外,寒冷也是致命的。常言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最冷是初晴的早晨,我们几个同伴穿过尼山水库后,走在空旷的山路上,脚下是厚厚的积雪,身上背着几十斤重的行囊,包括一周的口粮,用布包袱包裹几十个地瓜干煎饼、一罐子咸菜和书包。记得我有一次走到学校时,两只耳朵都已经冻得生硬,毫无知觉,听大人们说,这时候千万不能动,稍微一摇就会掉了耳朵,等到第一节课下来,两只耳朵都出奇地肿大了一倍,同学们都吓得惊讶不已,然而,疼痛这时候才刚刚开始,到了中午,两只耳朵都变成两只硕大的水泡泡了。这样的经历,并不是一二次而已,那是经常性的。夏天,是多雨的季节,家里穷买不起雨衣,我总是穿着爷爷留下的蓑衣去上学,穿着那个时代早已被淘汰的雨具,常常被同学们耻笑。但就是这样的雨具,也是我们家唯一的一件像样的雨具呀!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羞耻感,而是拼命地学习,总是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没有像样的雨具不能阻挡我对知识的渴求,同样,洪水也阻断不了我的求学梦。记得我上初二那年夏天的一天,暴雨下了整整一天,河水暴涨,雨刚停,我们几个人就上路了,走到黄土河边,没有丝毫的犹豫,认为像平常一样可以趟过去,就手牵着手过河了,但是,由于刚下过雨,河水浑浊、水流急、水位深,到了河中间,便分不清东西南北,被洪水冲散了……幸亏家人及时赶到,把我们救起来,不然就命丧黄土河了。

在尼山乡中学读初中的三年,是艰苦的三年,是炼狱般的三年,这种苦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仅是路途遥远、崎岖而艰难,也不仅是生活的困苦而艰难,更是一种对前途渺茫而困惑。

学校是当时尼山乡最好的初中,这个“最好”指的是师资力量,但与周边县市的同类学校相比,与其他乡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从升入中专和重点高中的人数上就能看出来。学校每年考上县重点高中或初中中专的仅是个位数,有几年还被“剃了光头”。尤其缺英语老师,当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招聘的民办教师,文凭不高,初中毕业,关键是他还有“咬舌子”的毛病,发音相当不标准,以至于我上了高中,英语课一直是我的短板,与城里的学生相比,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话说,被甩了好几条街。

初中毕业后,我被县一中录取,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对于我们这个偏僻的乡村来说,是一件既骄傲又担忧的事。骄傲的是,全乡镇几千名初中生每年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寥寥无几,那年仅有我和冯富智俩人考上县一中,从此,县城一中从建校,我也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在那里上学的人。

现在的尼山乡中学,有了学生公寓。

担忧的是,那时候的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都愿意报考中专而不愿意上高中,因为国家当时包分配,考上中专就意味着能就业,能吃上“国库粮”,能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上高中还要再奋斗三年,三年后参加高考,那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个班能考上大学的也就几个学生,绝大部分考生都被挡在大学门槛之外,能考上大学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对于农村学子来说,初中毕业后都不愿意上高中而愿意考中专。那时候的中考偏偏先招录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就不能参加中专的考试,所以,出现了“留分”的怪现象,所谓“留分”,就是在考试中留有余地,尽量不让自己的成绩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线,但也不能太差,否则达不到中专的考试资格线。所以,能达到这个要求其实挺难的。一不留神,如果分留少了,就可能被重点高中录取了,留多了,就可能达不到中专的考试线,就被普通高中录取了。

我出生在农村,又自幼在农村长大,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我几乎都经历过、品尝过。与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也想考中专而不愿上高中,但“留分”不善,不幸被一中录取了。那一年,我刚满16岁,初次来到县城,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小时候让我眼花缭乱的地方也就是乡镇的集市了。我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初到原西县城上学一样,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这是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一个大世界。县城离家更远了,有70多里地,从此开始了我炼狱般的高中四年的奋斗历程。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时代发展,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尼山乡中学已不可同日而语,原来的石头平房早已被现代化的楼房所代替,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教学设施设备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始终不会忘记,在尼山乡中学那段艰苦的求学经历,它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些一起跋山涉水,一块睡通铺的兄弟,你们现在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