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不敢测一测,你“骨质疏松”了吗?▏防治骨质疏松科普系列(下)

 书页无卷 2019-12-08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除了主要与绝经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可能由多种疾病和药物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中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下面由我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玉坤讲述骨质疏松的症状和防治原则:

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

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引起脊椎的支撑能力下降而变弯变薄,于是个子就矮了。

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出现驼背,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骨折  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高于前列腺癌。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花费,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距离“骨质疏松”有多远呢。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1分钟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测试题


编号

问题

回答

不可控因素

1

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是□否□


2

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是□否□


3

实际年龄超过40岁?

是□否□


4

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是□否□


5

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是□否□


6

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cm以上?

是□否□


7

是否体质量过轻?(BMI值少于19 kg/m2)

是□否□


8

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是□否□


9

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是□否□


10

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是□否□


11

女士回答: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是□否□


12

女士回答: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是□否□


13

女士回答: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是□否□


14

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是□否□

生活方式

15

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1斤、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

是□否□

(可控因素)

16

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是□否□


17

每天运动量少于30  min?(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是□否□


18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是□否□


19

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 min,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是□否□

结果判断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或FRAX?风险评估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1

-1~-4

<-4

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2

  举例来说,一个70岁的人,体重60公斤,那她的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就是(60-70)×0.2=-2,说明他处于中风险阶段。

骨质疏松防治原则?

  通过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方法,在年轻时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中年时期延缓骨量丢失,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老年时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

供 稿:内分泌二科

编 绘:网络宣传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