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法则

 伊悠帆123 2019-12-08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胃炎迁延不愈演变而来,病程较长。临床所见之来诊患者多有3~5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慢性胃炎史。

其病在中焦,湿浊阻滞或食滞日久,蕴生内热,属实。脾胃受伤,脾的阳气不足,属虚,属寒。脾寒胃热,脾寒则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清浊混淆而心下痞满。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70%以上的患者都处于这一时期。因此寒热错杂证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候类型。

患者多表现为脘腹胀满不适,并常伴有隐痛、灼痛,时有嘈杂感,不欲食,畏冷食,食则便溏,舌淡,苔白腻,或微黄而腻,脉弦或弦滑。

但在临证时要注意,寒热错杂诸证不必悉具,但见一二症即可诊断为这一证型。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是治疗胃痞病的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深刻地揭示了病理状态下胃痞病的阴阳不调,寒热错杂,升降逆乱,虚实兼见的复杂病机。

在这一法则指导下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用药,既全面针对复杂病机的各个方面,又充分顺应脾胃之生理特性。

“辛”可开发行散宣浊,“苦”能降泄通利祛湿;辛热与苦寒相配则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二者相反相成,使之相制不偏,性用无过,既可祛邪治病,又可扶正调中,体现着严禁的施治法度。

因此用该方治疗胃痞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具体辨证时,应根据寒热的轻重灵活化裁。

对于兼见病变,要有针对性的用药。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应优选兴利除弊的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