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如火药拳如弹,灵机微动鸟难腾。 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始见奇。 国术(传统武术)真正的习武健身、技击实战,是从站桩换劲开始的。打起架来,一推就摇,一摇就倒,此乃根基不牢之过。普通人的力气,大都可以从生活中干重活、健身房举哑铃等物理训练中得来,是一种死力、蛮力。非真正的武功之力,即内力。 普通人要想通过习武获得真正的内力,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武者,不是每天跑跑步、踢踢腿、拉拉筋、打几遍套路,再做几个俯卧撑之类就能练出来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业余爱好者的所谓“练武”行为,离真正的练武是有天壤之别的。简单的区别在于:内力是从内而生,通过修炼而得,持久而自主可控性强,越练越活,愈来愈强,无上限;外力是借由外物不断重复抗争而得,呆板、死硬、难持久,不太好控制,很难突破自身上限。尤其是前者的养生功能无比强大,优秀者还可以内力外放治人,是后者无可比拟的。二者类似于中医治心治根,西医治体治表。 国术内、外家拳的修习,基础根基一关必须过,且要扎实过硬,那就站桩。站桩的目标在于换劲,将天生具备的死蛮之力,转换为活泼灵动的生生不息之力,俗称内力。这个过程也就是武林中常说的脱胎换骨。所以不管你去学哪个门派的国术(传统武术),都要求你先站桩的缘故,比如学外家拳,第一课就是扎马步;学形意拳,先学站三体桩等。 真正的习武与参禅是一样的,先要学会、遵守其规律与章法,严格律行。而后诚心、正意、修身、定慧,参悟门中秘法,经年累月修习沉淀,方可登堂入室,唯道唯宗。 天下武功,桩法岂止千千万万,如降龙桩、伏虎桩、子午桩、三才桩等等,不胜其繁,各有偏重。于是,去粗取精,化繁为简,集各桩家之长,合二为一,诞生了统一桩法,名曰混元桩。此桩的出现,如同人类发明了万能钥匙。于是,无论哪个门派都有了混元桩。 但不管哪门哪派,什么桩法,你练动功还是静功,其要领大致一样。要练好桩法,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难,在于其领悟气、意、力似是而非的精髓。身心不可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则神断;神断则屁也不是。手、肘、腿都要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筋络却要是伸展的。头要顶,脊要直,气要沉,心要静。手脚指稍微用力,牙似闭非闭,舌卷而似顶非顶,浑身毛孔要似松非松。 难点来了:身和心怎么做才叫不用力?气在哪?意在哪?神又在哪?手、肘、腿是要弯还是半弯?筋络在哪?怎么做才叫伸展?牙闭还是不闭?舌顶还是不顶?浑身毛孔怎么放松?....... 这些要领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了......入门者又有几人全透?故此有“万法源于桩法”之说。 说其容易,是指一旦参透领悟,即打开了登堂入室之门。天下武功,一通百通。 【混元桩-意拳桩功要法】 1.早晨、晚上七八点,下午也可以,三点之后为宜(注: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 2.练习之前,排空大小便,宽衣松带,择一宁静祥和之所。 3.将舌头卷起,顶住上颌,口轻闭,呼吸顺其自然。以鼻呼鼻吸,要细、长、匀,无声。 4.不要留意呼吸,也不要意守丹田。空明己身,专心守神。 5.收式时,口要闭住,不可张开,以鼻呼气。 6.身体桩架要松而不散,内涵清虚,外示洒脱,松和自然。 7.头像顶着一本书,颈要直,目正视前方,脊柱挺拔起,气息自平和。 8.手脚跨关节微微弯曲,毛发有冲冠之势。 9.两脚中心前三后七,两臂撑抱之力内七外三。 10.上不过眉,下不过脐。 11.姿势不宜多变。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 12.每日站桩时间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宜。注意循序渐进,身体不好的,可从五分钟练起,逐渐延长。 13.练习次数,每天可进行两到三次,多不过五次,以舒适得力,不超过身体负担为原则。 14.站桩几日后,会有肌肉酸疼麻胀等感觉,只要防止疲劳过度,以上现象自然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