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改变的力量!

 般若禅心的文字 2019-12-08
艾灸

清净心
看世界

艾灸之功,不止疏通经脉,还让我们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以柔软心除挂碍!

艾灸虽然赚不到钱但可以拥有健康

人体没有无缘无故的病。中医讲病分几大部分:外感,内伤,情志,五劳七伤等。外感之伤,热衷于养生的人都知道,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也解释的非常明了。除外感之外,另一重要病因便是情志。外感可以预防,而情志之伤,则是在生活中经历繁琐嘈杂的人事人情之后、大起大落的悲喜之间心境的变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相当高比例的慢性病,起源于情绪问题,俗称“肝郁”。比例之大,不得不将其放在首位。归根结底,内情之伤不过一个“气”字,由情志导致气乱而生病。

“怒则气逆”,发怒时除了伤肝外,《内经》理论“怒则气上”,即:“怒—肝气上逆—脑”的恶性循环线,“怒则伤脑”之病机,其中的“怒”为病因,而肝气抗逆起的是媒介作用,“脑”便是中箭的靶器官,最终引起猝死、中风、昏厥、脑梗等脑病病变。

我们都会劝别人:不要生气,气大伤身,但是话说起来容易,真的轮到自己头上,大部分人还是会犯“怒发冲冠”的错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身体五脏六腑在平时的内外之邪的攻击下,早已不堪一击。

怎样修复这种伤痕?简单的说,气能行血,血能载气,通过气血在脉络中循环,能把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物质传输至全身。人体中气的运动停止,也会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当气血停止运动,则意味着整个生命的终结。而传统医学里的艾灸法,则是利用艾热所产生的能量,也就是中医学说的艾能生阳,让气血能够在身体各个部位循行畅通,这样才能保持人体的能量供养,从而打通经络,调理病症。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古人会作诗,也会生活,享受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而如今,大部分人都没有这样奢侈的悠闲时刻。虽然口袋里的钱更多了,物质生活也更丰富了,但我们却没有以前快乐了。身处闹市却灵魂孤独。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让寻常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艾灸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安静的时刻里,身体感受艾火的温暖渗透进穴位、经络、骨骼,寒凝的气血被艾火唤醒,在经脉里快乐运转,畅通无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艾灸。诚然艾灸的时间里我们挣不到钱,但却逐步拥有了健康,健康才是一切的前提!

艾灸的每一天,都带来改变的力量。

中医体质研究将中国人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研究还表明,人的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外界环境和发育条件,生活条件和后期保养的影响,都有可能使体质发生改变。比如用艾灸改变寒性体质,每天选大椎穴、命门穴、神阙穴、足三里穴这些穴位进行施灸,身体里的寒气在艾火的引导下,由体内引到体表,再进行完全灸除。这段时间一定要坚持和连续进行,所以艾灸之前需要计划好,安排好灸程和时间。

在对局部经络或者穴位进行艾灸时,可以促使气血通畅。中医说的“通则不痛”,就是经过艾灸的活血化瘀、驱寒散瘀的作用,来减轻或治愈症状。比如静脉曲张、颈椎病、扭伤、冻疮、浮肿等问题,正是由于艾灸的温热刺激,是互补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气血循环,促进淋巴代谢,促进体内的淤血、肿块、气节、寒凝气滞,经过汗液、废气、(打嗝放屁)排泄物(粪便)排出体外,改善症状或疼痛,效果显著。

任何体质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先天性,还有是后天自己的习惯:比如饮食、睡眠、作息、穿衣戴帽、运动多少、吸烟酗酒、个人性格等等影响形成。好习惯会让身体少些负担,坏习惯会让本来孱弱的体质雪上加霜。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倡用艾灸保养身体,增强体质。

任何一种体质都可以因为某一种诱因而导致生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而解决掉的都是幸运,积累时间越久,越容易发生大的隐患。选择艾灸疗法可以让大家远离肿瘤癌症,不要怀疑艾灸的功效,或埋愿艾灸太费时间,艾灸给与身体能量虽然用眼睛看不到,但每一次艾灸都带来改变的力量!

艾灸让我们做好当下,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

很多人40岁前自觉身体非常健康,偶尔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抗一抗就过去了,基本都可以无药自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自愈力开始逐渐下降,“人过四十,肾气自半”。也就是说四十岁以后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分水岭,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都开始下降。

如果过多的依赖药物,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就会变成一只“纸老虎”,长期服药成了一种依赖,很多病人出现了药物中毒反应。比如长期服药的糖尿病人,就会发生过敏、溃烂、肾衰等等现象。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血糖暂时控制了,而各种并发症又让人措手不及。这就是健康与医学的矛盾之处。所以医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健康难题也越来越多。

40岁以后的女性卵巢开始衰退,平衡失调,月经变化是很明显的,经期延长、出血不止、月经开始混乱,这常常是绝经前期的表现,有的时候月经周期会隔很长时间才来一次,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0到30天为一次,而这个年龄段可能会出现二到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来一次月经,经血量也减少,有的时候会突然的不来。此年龄段的女性要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要接受月经的变化,不要熬夜,避免熬夜造成内分泌不协调,应该多吃豆类食品,多喝豆浆。这个时期的女性比同龄的男性更容易患心脏疾病,身体经历了40多年的代谢运转和沉重负荷,体内的血液脂肪沉积物增加,气血运行缓慢,寒瘀气郁的身体最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可以选择温和灸百会穴、印堂穴、下关穴、迎香穴、膈腧穴、肾腧穴、肺俞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八髎这些穴位,可以改变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护肤养颜、延缓衰老。

年过40的男人,就像一台运转日久的机器,需要一次大修。人到中年,生理上已处于完全成熟阶段,是人生的鼎盛时期,但是也是各类慢性病青睐的年龄段,如:心血管、心脏、肾脏、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等慢性疾病是40岁之后男人健康的大敌。男人过40岁,事业有了基础,地位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可是,肩上的担子也沉重了。这个年龄段的男人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身不由己。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调养生息一定要重视。不要透支健康来完成事业上的冲刺。艾灸保养时选择中脘、关元、足三里、肾俞穴,每天坚持一次或隔天灸。气血虚弱的,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从量上来讲,可以灸大些,然后坚持长期灸,对脏腑功能的恢复很好。患有酒精肝的病人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经在慢慢受损,当肝脏病毒积蓄到超过自身承受范围时,因肝脏引起身体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现象。艾灸穴位:大椎、太冲、脾腧穴、肝腧穴,长久坚持,还您一副干净、生命力旺盛的肝脏。

最现实的活法是享受现在。无论过去多辉煌、多沮丧,未来设定的目标有多美好、何时能到达,过好当下才是最明智的活法。用艾灸及时保护好现在的身体,不过分奢望将来,无悔过去,全然的身处当下。燃一根艾灸用时间做药引,慢慢修复岁月擦伤的痕迹,让这陪伴已久的血肉之躯跟大自然,那天空、那山水、那日月星辰、那季季年年以及那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无灾无病的走下去!

用艾灸,给我们带来治愈、转化和奇迹。

我们真正的幸福在此时此刻。活在此时此刻即是一种胜利。我们应该感谢所有从生命里经过的缘分,感谢此时此刻所拥有的安宁与美丽。生活里有人在及时行乐,有人在负担责任,有人得过且过,有人到最后离去也是糊里糊涂。有人觉得生活就应该放纵,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这样的想法不能说对与错,这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但身体不一定喜欢。如果长期熬夜眼睛酸涩模糊,如果抽烟酗酒咳嗽腹胀腹痛,如果暴饮暴食胃痛反酸,这都是身体的一种挣扎,他不喜欢这样,是一种被人控制失去自由的反抗。选择活的尽兴刺激不节制欲望,同时就选择了少活几年身体多受病痛折磨,想活的安逸舒适,让生命绽放本应该有的光彩,那就艾灸吧!艾灸并不是限制自由,而是配合身体所需让我们活的安宁。艾灸能把我们带到这安宁里,让身体得到治愈、转化。这不需要别人威逼利诱,而是自己的觉悟。我们只需安心将我们的身心带到艾灸的环境里,就能触碰到我们的肉体经脉,领悟我们体内能量、治愈和改变的奇妙。

身体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枢纽堵塞,他处随之亦堵,症状百出。气不顺,不归经,烦躁,没事也烦,看什么都不顺。遇事更煩,恶性循环。 气逆堵在胆经,为偏头痛,耳鸣(蝉鸣,轰鸣不属此类),肩背项痛,腰痛(带脉)夹胃气上逆,口干口苦,以睡醒、及夜间为重,气将入将出之时。结在中焦,胁痛,乳房胀痛,嗳气,梅核气。水气上达不畅,为咽部痒痛(所谓的慢性咽炎)。气结出入困难,为失眠,半夜醒。大便失调,或为飱泄,或为大便困难。久则心肾不交,肾阳日耗,心津渐少,久成上热下寒,为虚烦……症状不能尽数。 心态好的人长寿,心态差的,大都早早被自己折磨挂了。请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一路跋山涉水已属不易,何必再给身体增添负担!

人在红尘里,命里注定的,谁也逃不掉,尽人事,听天命,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既然无法改变,何必斤斤计较,劳伤自己。执迷不悟,身心所困,都是在跟自己较劲,最终缠绵病榻,此生不得翻身!身体也罢,处世也罢,皆如此。一切劫,最终不过心劫。历一劫,心神便向上晋一层,此谓阅历。一切劫,都是前行的基石,至于去哪里,能不能过去,还要看身体这一关。 

艾灸改变体质,可谓养生捷径;而养生之秘,不过气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