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

 老得很优雅 2019-12-08

                  (李榆)

·蜀汉时代南中的人物
南中“叛军”:
·高定(元)(夷帅、叟帅)越嶲。被诸葛亮军队杀死。
·朱褒,(朱提郡大姓)牂牁郡太守。
·雍闿(大姓)建宁。雍闿被高定的军队杀死,孟获替代了雍闿的位置。
·孟获(大姓)投降。
蜀汉势力:
·李恢(功曹书佐主簿、庲降都督、交州刺史)
·吕凯(永昌郡太守)
·南中反抗蜀汉、雍闿联吴
杀益州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太守龚禄、王士“为蛮夷所害”。
诸葛亮让李严写信劝降雍闿,雍闿对曰:“愚闻天无二日,土无二主。今天下派分,正朔有三,远人惶惑,不知所归”——《华阳国志·南中志》
“闿又降于吴,吴遥署凯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三国志吕凯传》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隆中对”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与刘备时代对比政策的改变
刘备时代:发动战争,夷陵之战
诸葛亮上台:安定内部,安定大后方(云南)。做积累。
为北伐作准备,北伐复兴汉室是蜀汉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内在要求。
·诸葛亮南征的目的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南征的过程与结果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南征的指导思想
    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李恢平建宁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绘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
·诸葛亮收编雍闿集团
·“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华阳国志·南中志》
·调离南中
·李恢更领建宁(益州郡改名)太守,以还居本郡。——《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马忠治牂牁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
·《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
一、诱敌深入,孟获中计被魏延擒获
二、“胜败乃兵家常事”
三、饮酒烂醉被擒
四、借十万牌刀獠丁军,战败被擒
五、孟获求助于银冶洞洞主杨锋,杨锋擒住孟获,送予孔明
六、俘获张嶷、马忠,交换祝融夫人,木鹿大王战败,孟获诈降被识破被擒
七、火烧藤甲军
·《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
    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嶲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牁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间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
·《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不留兵,不运粮”
    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亮于是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资治通鉴第七十·魏纪二》
·征南中的效果
·经济:
“建兴三年秋,南中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军事:
蜀汉最精锐的“飞军”,由“南中劲卒”组成。
·郡县制在云南进一步推进
·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刺史,移治味县。——华阳国志
·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
·分建宁(当为永昌)、越嶲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守。郡治云南县城。
·又分建宁、牂牁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牁太守。
·蜀汉政权下的云南行政区划
诸葛亮征南中以后,新设云南郡、兴古郡。加上东汉时设置的永昌郡、朱提郡,为南中七郡:
牂柯、越嶲、建宁、朱提、永昌、云南、兴古。
归庲降都督统帅。
·李恢平乱
   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九年卒。子遗嗣,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临阵授命,死于绵竹。
·张嶷、马忠平越嶲之乱
    张嶷“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巂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情,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余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余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 嶷以功赐爵关内侯。——《张嶷传》
    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征庲降都督张冀还,以忠代冀。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于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将太守张嶷开复旧郡,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亭侯。——《马忠传》
    庲降都督马忠、越嶲太守张嶷。
·张嶷、马忠在南中的声望
·南土越巂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恢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处事能断,威思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
·云南民间关于诸葛亮的传说
·传播农耕技术
·教滇南人种植茶叶
·滇西保山对于诸葛亮的信仰
·南诏时代关于诸葛亮的信仰
·爨氏的时代
    晋王朝派遣王逊为南夷校尉,“披荒纠历,收聚离散”,“严猛太过,多所诛除”。
    “以霍彪为宁州、爨琛为交州刺史”,“建宁太守孟彦率州人缚宁州刺史霍彪降晋” ——《华阳国志·李雄志》
·爨氏的时代
    宁州,于汉魏为益州之域,泰始七年,武帝以益州地广,分益州建宁、兴古、云南、交州之永昌,合四郡为宁州。统县四十五,户八万三千。——《晋书·地理志》
·347年,东晋桓温伐蜀,成汉覆灭,爨氏独大。
·主要控制滇东地带。
·爨氏的崛起
·爨肃,曹魏尚书仆射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爨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爨习为三国时蜀汉南中(今云南曲靖人)人。 为南中大姓,世为宁州地方豪强,拥有大批部曲。诸葛亮南征时,收为部属,官至领军。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之后,爨习、朱提孟琰被封为地方官,到了东晋时期,中原内乱,地方豪强与晋王朝之间,豪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使孟氏等豪强大姓相继灭亡。
·爨宝子碑的碑文
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
  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宁同乐人也。君少禀环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州主簿、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春秋二十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翦。其辞曰:  山岳吐精,海诞□光,穆穆君侯,震响□□。弱冠称仁,咏歌朝乡。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仞,循得其墙。馨随风烈,耀与云扬。鸿渐羽仪,龙腾凤翔。矫翮凌霄,将宾乎王。鸣鸾紫闼,濯缨沧浪。庶民子来,挚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志邺方熙,道隆黄裳。当保南岳,不骞不崩。享年不永,一匮始倡。如何不吊,歼我忠良。回枪圣姿,影命不长。自非金石,荣枯有常。幽潜玄穹,携手颜张。至人无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肃雍显相。永维平素,感恸忾慷。林宗没矣,令名遐彰。爰铭斯?,庶存甘棠。呜呼哀哉!
大亨四年岁在乙已四月上恂立
  主簿杨磐 录事孟慎 西曹陈勃 都督文礼 都督董彻 省事陈奴 省事杨贤 书佐李仂 书佐刘儿 干吏任升 干吏毛礼 小吏杨利 威仪王□
·大亨元年(公元402年),公元403年改元兴,405年改义熙。
·爨龙颜碑碑文
    君讳龙颜,字仕德,建宁同乐县人。其先世本高阳颛顼之玄胄,才子祝融之渺胤也。清源流而不滞,深根固而不倾。夏后之盛,敷陈五教,勋隆九土。纯化布于千古,仁功播于万祀。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阳九运否,蝉蜕河东,逍遥中原。班彪删定汉记,班固述修道训。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姻娅媾于公族,振缨蕃乎王室。
    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位均九例,舒翮中朝。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乡望标于四姓,邈冠显于上京。瑛豪继体,于兹而美。祖,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金紫累迹,朱黻充庭。
    君承尚书之玄孙,监军之令子也。容貌玮于时伦,贞操超于门友。温良冲挹,在家必闻。本州礼命主簿不就,三辟别驾从事史,正式当朝,靖拱端右。仁笃显于朝野,清名扇于遐迩。举义熙十年秀才,除郎中、相国西镇,迁南蛮府行参军,除试守建宁太守。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于是贯伍乡朝、本州司马、长史。而君素怀慷慨,志存远御,万国归阙,除散骑侍郎。进无烋容,退无愠色,忠诚简于帝心,芳风宣于天邑。除龙骧将军,试守晋宁太守,轺车钺斧,金章紫绶,綮戟幢盖,袭封邛都县侯。岁在壬申,百六遘衅,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五千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嵎。君南中磐石,人情归望,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候。君姿英雄之高略,敦纯懿之弘度,独步南境,卓尔不群。虽子产之在郑,蔑以加焉。是以兰声既畅,福隆后嗣者矣。自非恺悌君子,孰能若斯也哉?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年六十一。岁在丙戌十二月上旬薨。黎庶痛悼,宋、夷伤怀,天朝远感,追赠中牢之馈也。故吏建宁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仁德,永慕玄泽,刊石树碑,褒尚烋烈。
其颂日:巍巍灵山,峻高迢遰。或跃在渆,龙飞紫闼。邈邈君候,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礼聘交会。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去煞。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缪七经,骞骞匪躬。凤翔京邑,曾闵比踪。如何不吊,遇此繁霜。良木摧枯,光辉潜藏。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迩玄石,千载垂功。祖已甍背,考志存铭记。良愿不遂,奄然早终。嗣孙硕子等,友乎哀感,仰寻灵训,永慕高踪,控勒在三。仲秋七月,登山采石,树立玄碑,表殊勋於当世,流芳风於千代,故记之。
宁州长子驎弘早终,次弟驎绍、次弟驎暄、次弟驎崇等建树此碑。
大明二年岁在戊戌九月上旬壬子朔嗣孙硕瑞、硕才、硕繗、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立。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
碑阴略
·大明二年(公元458)
·曹魏以来的禁碑令
·曹魏时代认识到汉代立碑厚葬是铺张浪费,曹操设置摸金校尉敛财。
·曹操墓很低调。他对身后之事并不奢靡。
·禁碑令导致中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代碑刻存世不多,而来自边疆的影响可以见到,如北方朝鲜。南方的爨氏。
·爨宝子碑的发现
  碑在郡南七十里杨旗田,乾隆戊戌已出土。新通志载而不祥。近重修南宁县志,搜集金石遗文始获焉,遂移置城中武侯祠。考晋安帝元兴年壬寅改元大亨,次年仍称元兴二年,乙已改义熙,碑称大亨四年乙已,殆不知大亨年号未行,故仍遵用之耳。仪徵阮元达师见爨龙颜碑,订为滇中第一石,此碑先出数十年,而不为师所见,惜哉!抑物之显晦,固有时欤?晋碑存世者已鲜,兹则字画尤完好,愿与邑人共宝贵之。咸丰二年秋七月,金陵邓尔恒识。
·爨龙颜碑的发现
   “此碑文体书法皆汉晋正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其永宝护之。总督阮元”
·爨龙颜碑的纹饰特色
·爨碑书体的特色
·康有为的尊碑主张
·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贴论》
·包世臣:《艺舟双楫》,注重碑学。
·康有为:“南碑今所见者,二爨出于滇蛮,造像发于川蜀。若高丽故城之刻,新罗巡狩之碑,启自远夷,来从外国,然其高美,已冠古今。夫以蛮夷笔迹,犹尚如是,而其时裙屐高流,令仆雅望,骋乐、卫之谈,擢袁、萧之秀者,笔札奇丽,当复何如。缅思风流,真有五云楼阁想像虚无之致,不可企已!”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容……晋碑如《郛休》《爨宝子》二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
·宋碑则有《爨龙颜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
·汉经以后音尘绝,惟有《龙颜》第一碑。宋《爨龙颜碑》浑厚生动,兼茂密雄强之胜,为正书第一。
·神品第一,《爨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
·爨碑书体看南中与南朝的交流
·兰亭序真伪
·郭沫若:《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 王兴之、谢鲲
·隋史万岁征爨
 先是,南宁夷爨玩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击之。入蜻蛉川,经弄冻,次小勃弄、大勃弄,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度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余里,破其三十余部。诸夷大惧,遣使请降,献明珠径寸。于是勒石颂美隋德。万岁请将爨玩入朝,诏许之。爨玩阴有二心,不欲诣阙,因赂万岁金宝,万岁乃舍玩而还。蜀王在益州,知其受赂,遣使将索之。万岁闻而悉以所得金宝沉之于江,索无所获。以功进柱国。晋王广甚钦敬之,待以交友之礼。上知为晋王所善,令万岁督晋王府军事。明年,爨玩复反。蜀王秀奏万岁受赂纵贼,致生边患。上令穷之,事皆验,罪当死。上数之,万岁曰:"臣留玩者,恐其州有变,留以镇抚。臣还至泸水,诏书方到,由是不将入朝,实不受赂。"上以万岁心有欺隐,大怒,顾有司曰:"将斩之。"万岁惧而服罪,顿首请命。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等进曰:"史万岁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虽古名将未能过也。"上意稍解,于是除名。岁余,复官爵。寻拜河州刺史,复领行军总管以备胡。
——《北史·史万岁传》
·诸爨:
·南宁州(曲靖)爨归王,
·两爨大鬼主爨崇道(马龙),
·昆州刺史爨日进(昆明以西),
·黎州刺史(华宁)爨祺,
·求州刺史(玉溪)爨守懿,
·螺山刺史(昆明市区北部)爨彦昌。
·爨氏其他遗迹: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
·爨龙骧墓石
·祥光残石
·爨守忠墓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