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二月的到来,冬季的寒冷越来越明显。而在南方,虽然温度不比北方低,但连绵的冬雨却让空气中充斥着挥之不去的湿冷。这也让“万恶之邪”的湿气找到了“发威”的机会。 千寒易除,一湿难祛。 传统中医认为,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可怕的。它从来都不孤军奋战,它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寒湿“虎视眈眈”,它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的病症程度都不同。一起对照下列症状,看看你的湿毒有几级?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瘙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椎肥厚性、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看到湿气不同程度的不同症状,是不是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可以说万病皆始于湿,那么祛湿就成了保持五脏六腑高效运行、远离疾病的根本。 如今随着养身意识的渐渐普及,人们常常会通过食疗、艾灸、拔罐等方式来祛除体内的湿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最为方便的按摩除湿法,就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调整体内气血运行的目的。因为穴位就分布在经络上,只要按摩穴位,疏通了经络,湿气自然不易堆积。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个身体上除湿气的好穴位。 1、曲池穴 位置:弯曲手臂时,手肘部出现横纹的外侧段 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承山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而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的阳气,所以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起到解除湿邪,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 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3、阴陵泉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 这个穴位的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穴位按摩祛湿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养生方法,它的便捷之处在于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家、在办公室都可以点按穴位,用这种方法疏通经络能够有效改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