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你是不是常常闷闷不乐、情绪低沉、莫名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暴躁易怒……简直生无可恋! 
如果以上说到的每一点都中招,你可能是气郁体质。 
什么是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是指身体经络中的气运行不畅,往往和人本身的性格、情绪有关,有的人性情急躁易怒,有的人郁郁寡欢,长期忧愁焦虑却又闷在心里无法化解,久而久之,堵在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多,就会觉得心烦胸闷,引起气机运行不畅。 
常言道:“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经络通百病消,血液清颜如玉”,改善气郁体质依旧可以从疏通经络着手。 中医认为,人体“气”的运行主要靠“肝”的调解,气郁主要表现在肝经所经过的部位,所以也被叫做“肝气郁结”。因此,气郁体质最重要的就是“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从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说,可以选择以下三个穴位。 1、膻中。 膻中穴是八会穴之中的气会,是宗气聚会之处,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对调畅气机效果显著。 
位置:膻中位于胸部正中的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方法:按摩方式分为揉法和推法。揉法: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法:两只手掌面自膻中穴沿胸肋向两侧推抹至侧腰部,20次左右。 作用:治疗胸闷、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2、太冲。 太冲是肝经的穴位,能够疏肝理气,缓解气郁症状。 
位置: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后方的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揉按穴位,或者点压穴位10~15分钟。 作用:主要治疗生气引起的头晕、胁痛、腹胀、口干。 3、期门。 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是肝经的最上一穴。 
位置:期门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 方法: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作用: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作用,能够治疗因为情绪不佳引起的胸胁刺痛、憋闷等。 这三个穴位配合按摩,能起到很好的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作用。长期坚持,对改善气郁体质的各种症状都有效果 。 此外,气郁体质的朋友还应多注意饮食调养,多吃行气食物,如洋葱,橘子等;少吃酸涩之物,如乌梅,泡菜等;更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及少吃冷食、忌食辛辣。平时生活中多注意情志调养,可以通过运动、旅行、多听多看积极向上的内容,让自己有个好心情,正能量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