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郁气滞型胃痛的按摩治疗

 I境随心转I 2013-01-18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是常见的临床病证。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内经》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胃脘痛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或胃腑失于温煦及滋养所致。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胃或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也可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或胆石症等疾病。笔者通过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按摩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痛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西医认为按摩不但具有调整内分泌、加强胃肠蠕动、拨离组织粘连、协助复位等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皮质功能,使大脑神经产生冲动,进而达到兴奋或抑制神经作用。

    我国的传统医学认为人体通过经络系统把各个组织器官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经络在人体内起着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贯穿上下的作用。而经络壅阻,人体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和病变。按摩治疗疾病的原理就是根据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学说。并根据疾病发病的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按穴道、走经络、疏经通络,调节营卫气血,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整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从而扶正祛邪,达到治病的目的。

    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各种按摩手法是由各种动作所产生的力在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人体接受按摩以后,能使大小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解除病痛,调整脏腑、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延年益寿之功效。本篇仅以肝郁气滞型胃痛的按摩疗法为例展开论述。

    1、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不畅、饮食伤胃、素体脾虚、外邪犯胃等因素有关。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一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尤以肝郁气滞多见,本篇就此型展开论述。

    肝为刚脏,性条达而主疏泄。肝属木,胃属土,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导致气机郁滞,胃失和降而痛;肝气久郁,即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病情加重,缠绵难愈。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2、诊断

    本病多为慢性疼痛,胃脘痞胀疼痛。或痛及胁背,或嗳气频作,每遇情致不畅而加重,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

    3、分析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痞胀疼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肝郁气滞。故痛及胁背;气郁不舒,胃气上逆故嗳气频作,噫气失气后,气逆暂缓,故疼痛亦稍减,苔白,脉弦又属肝郁之象。

    4、治疗

    4.1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4.2选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基本治法: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提拿捏脊健运法,捏拿背腰肌理气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擦摩上腹散寒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按揉阳明清热法。拿揉抖颤导滞法。现具体介绍各种手法的基本要领:

    1.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叠掌揉,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注意局部重点取穴。

    2.晃拨俞穴行气法:单掌根着力,依靠腕关节作于掌晃动动作,带动掌根晃拨,分别刺激肝、脾、胃、三焦俞等穴,手下压力要适度,晃拨频率均匀。

    3.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捉拿(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

    4.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拇、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肩胛间区段,轻拿轻放),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

    5.搓擦胃俞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

    6.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运三脘,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称之推胃法;掌推腹部任脉路线;掌根轮壮顺时针推脘腹;叠掌揉上腹部,以左上腹为主。

    7.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改用掌摩以上部位。

    8.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

    9.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

    10.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于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以按揉手、足三里穴为主。

    笔者运用以上手法临床治疗病例72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4例;40岁以上47例,40岁以下25例;愈45例,21例好转,6例无效。

    5、典型病例

    病案1:赵某,女,30岁。出现胃疼、胃胀、食欲减退,口苦咽干,平素情绪抑郁,咽干梗阻,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边紫黯,苔黄,脉弦。经诊断为慢性胃炎,曾采用西药治疗,经常反复,愈后较差。辨证: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处方:上述基本治法加减。疗效:患者1次按摩后症状减轻,5次后明显好转,1个疗程(15次)后基本治愈。巩固治疗1个疗程,嘱其饮食禁忌,随访1年未复发。

    病案2:刘桌。男,42岁。患者多年来时有胃脘痛,近10天来疼痛加剧,痛时放射至肩背,呕吐酸苦水,口渴干苦,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暗红苔黄,脉弦数。经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佳。辨证:肝胃不和,气血瘀阻治法: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处方:如上基本治法加减。疗效:患者1次按摩后明显好转,2个疗程基本治愈,巩固治疗1个疗程,嘱其饮食禁忌,至今未复发。

    6、按语

    按揉神阙,摩揉上腹部,为缓解胃痛的要法,宽胸利膈,理气止痛,配合按揉足三里则效果更佳,捏拿肩背诸穴则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胃脘痛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因此,一定要重视饮食与精神的调摄。患者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一般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生蒜等。避免食用过硬、过软、过辣、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这样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以助消化和减少对胃的刺激。还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文章出处:《按摩与导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