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文稿当作甜蜜事业来做 出彩人生来写

 yxzxyz15 2019-12-09

    作者:悦读悦写悦人生

在单位里专职文稿写作10多年了,我每年都执笔起草领导讲话、课题调研、总结报告等材料80篇左右,讲稿经常受到领导表扬、课题经常在省市获奖。回望来路,我是学理科的,参加高考时语文成绩还不及格,但是种种机缘,却走上了写作这条路。怎么样重塑自我?有哪些写作心法?一个痛并乐着的人,为您分享主要感悟。

一、高点定位。文稿是以文辅政、以文鼎新的重要形式,是推介经验、推广典型的重要载体,是反映问题、解决难题的重要渠道,可以说,文稿部门是一个单位科学发展的参谋部、智囊团、情报室。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能否写出好文章,是由起草人员的基本态度决定的;作为一名文稿工作人员,一定要自我加压,持续“归零”,不断在新起点上再定位,精心撰写好每一篇文章。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三个投入”:一是投入感情,当作事业,当作甜蜜的事业来做,乐在其中;二是投入精力,只有长时间保持浓厚兴趣,才能灵光频现;三是投入时间,时时揣摩、处处琢磨。在一个个独掌孤灯的深夜,我也曾经一次次放松自我要求,觉得大概、差不多了,但是我又一次次自我激励,在研究状态下精益求精。与其文稿被领导打回重写或大幅修改,还不如第一次就下功夫写好。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我能行。人与人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别人能做的,我付出多倍的努力也能做到!做好!!!

二、揣摩意图。当今领导水平高、节奏快、更务实,文稿写作越来越难。然而,文稿工作主要是服务领导,唯有把领导意图写进文稿中才能得到认可,唯有文稿让领导“眼前一亮”才能脱颖而出,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要起草好文稿材料,首先要揣摩吃透领导意图,总体来说应做到“四个善于”“四个思考”。“四个善于”:一是善于把握工作重点,单位长期规划与当前阶段性重点工作都是领导关注的重点,必须与领导思维同频共振;二是善于进行角色模拟,给领导起草的文稿要符合他的身份,做到“文如其人”;三是善于捕捉领导思想“闪光点”,使之成为文稿的点睛之笔;四是善于挖掘领导语言习惯,注意在行文中突出其个性特点。“四个思考”:一是换位思考,“关起门来做领导”,想一想怎么做,才能跟上领导的思路;二是补位思考,当好参谋助手,想一想领导百忙之中没有想到的,在文稿中拾遗补缺;三是升位思考,以更高的站位思考问题,想一想如何把上级要求创造性地落实到本单位工作中;四是降位思考,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一想怎么解决基层单位的问题困难,怎么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总之,要反复揣摩领导意图,充分吃透领导意图,把领导想什么写进文稿中,把文稿写进领导心坎去,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始终在路上。

三、敏锐创新。敏锐是事半功倍的金钥匙,创新是壮丽的探索。只有敏锐地选题、敏锐地取材,讲新话、不从众,才能让文稿更具指导性、更富生命力。从敏锐的角度来说,应把握好“三个点”:一是把握好亮点,确定精品意识,对本地区本单位特色品牌和典型经验了然于胸,对如何进一步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有深度思考;二是把握好难点,了解哪类事项难办、哪些问题多发、哪种隐患易发,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把握好热点,关注本领域本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并且善于立足自身职能,找准单位工作和社会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应把文稿工作当作学问来做,养成善思、深思的品格,树立求真、求新的追求,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谋划,精于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善于在总结反思中提升水平,力求思路有特色、文章有特点,力求平实中见精彩、自然中有韵味,力求文章一篇比一篇出彩。“文稿不是无情物”,不能千篇一律、沉闷呆板,一是必须有灵气,材料独特一点、数据丰富一点、语言精妙一点;二是必须有文气,善于引经据典,多用排比句增强气势,把长短句、陈述句、设问句穿插使用;三是必须有豪气,让人感受到果敢决断的工作风格和不容置疑的工作态度。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去完成,最有效!教条、盲从甚至抄袭,没有出路!

四、推敲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代有“推敲”之说,可见“磨”文章之重要。从修改方式来说,主要有“三种修改”。一是自我修改。起草初稿,当作最终一稿对待,放弃任何懈怠借口;朗声诵读,看语意是否清晰、文字是否顺畅;自我否定,对主题、结构、语言不合适的地方,舍得下手动刀子。二是讨论修改。多为会议研讨或征求意见,特别是会议研讨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而且,在讨论中大家互相启发、碰撞观点,很容易灵光一现,对原本思考不充分的事情产生新的认识。三是总结修改。送领导或专家审定的稿子,不是简单地按照审稿意见一改了之,而是先在头脑中用“三个一”过过堂:两相“对照一对照”,何处作了修改;仔细“推敲一推敲”,为什么这么改;认真“体会一体会”,自己有哪些受益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力争每次总结修改后都有新提升,力争下一篇文稿最大限度地符合需求。在我眼中,没有“写得完美”,只要别人提出意见,不管有没有道理,这部分肯定存在瑕疵甚至问题,就有进一步推敲修改的必要。实践也证明,只要修改后再“回头看”,都会比之前更好。

五、素材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文章的背后是思想水平,是学识积累,实践中应建立分类清晰的素材库,做到“三个积累”。一是思想的积累。曾听很多人说我比较有思想,其实我只是认认真真的“记录员”。在与领导、专家交流,以及看文件、读报纸中,记下鲜明的观点、新颖的提法,恰如其分地用在合适的文稿中,就有一种精气神在里面,就感觉文稿有了灵魂。二是标题的积累。很多人在看范例材料时都有个感受,某组标题起得真好,自己怎么没想到?标题起好,成功一半。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好的标题就记下来,当组合标题积累到几百页word文档时,灵活转化运用,以后一般就不会再为文稿标题发愁了。标题首先要准确贴切,工整是更高水平的体现。三是词汇的积累。文章要平实、实在,但不排斥生动的语言;不需要辞藻华丽,但也不能灰头土脸。我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头版文章,浏览一下其他版面文章,把好的句子分门别类记下来,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做详细的学习笔记,一些新鲜句子用在文稿中,就感觉很有活力、很有生机。

六、勤奋苦干。仅仅依靠工作时间,只能完成一些日常性事务工作。要撰写文稿尤其是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稿,一定要把勤奋作为立身之本。不会写?没人天生就喜欢写文章,没人天生就擅长写文章,只要肯用功、肯钻研,人人皆可得道!一是多读。常思自身不足,广泛阅读、深入学习,不仅读好文章,也读不好的文章,只有读过足够多的文章,才能真正感知到什么是好文章,而大量阅读获得的语感、对文章结构的把控力等,将成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标准。二是多思。认真分析领导肯定文稿之内容,悟一悟怎样写好文稿、怎样选准角度,重点想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三是多写。日复一日刻意练习,多动笔、多写文章,善学习、善思考、善领悟,摸索出一些窍门,写出的文章就能不一样。我在工作中有个“1:10”的做法:要写一篇10页的文稿,必须先检索占有该领域100页以上的先进理念、典型做法,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归纳思路、提炼词句。每次报领导核稿时,我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专业类文章,由岗位人员来写写不好的,领导想到你,让你来执笔,我觉得这是最大肯定。不知道、不了解、不熟悉,完全可以用勤奋来弥补。只要肯付出,肯定有收获,因为天道是酬勤的!尤其是当苦思冥想提炼出一些精辟句子的时候,当反复修改的满意之作得到领导充分肯定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满足,苦点累点都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