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兰诗知识点_6629

 年轻的调皮猴 2019-12-09

《木兰诗》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二、古文知识

(一)重点注释

1、当户:对着门。户,门。当,对着。2、杼:织布梭子。3、惟闻女叹息:惟,只。4、问女何所忆:忆,思念。何所忆即所忆何。5、军帖:军中的文告。6、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征兵。点兵,征兵。7、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8、鞯:马鞍下的垫子。9、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辞,告别。去,离开。1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jiān),水流声。1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胡人的战马。啾啾(jiū),马叫的声音。13、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14、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度,过。15、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17、赏赐百千强:强,有余。18、可汗问所欲:可汗问(木兰)所欲。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19、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20、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20、红妆:女子的艳丽装束。21、著(zhuó)我旧时裳:著,穿。22、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23、出门看火伴:火伴,同伍的士兵。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25、傍地走:并排跑。26、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怎能。

(二)通假字

对镜花黄:帖,通“贴”

(三)一词多义

    1、愿为市鞍马:愿,愿意。2、愿驰千里足:愿,希望。

    1、阿爷无大儿:儿,儿子。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儿,青年男女自称。

    1、愿为市鞍马:市,买。2、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四)古今异义

       古义:父亲  今义:①祖父:爷爷。姥爷②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张大爷。③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县太爷。少(shào)爷。④对佛、神的称呼:佛爷。财神爷。

不用     古义:不愿做     今义:不必,无须。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六)成语

扑朔迷离:今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三、课文内容与写法分析

(一)内容:分四部分。替父从军、十年征战、荣归故里、结尾附文。

(二)人物形象:勤劳孝顺、深明大义、不慕名利、机智勇敢。

(三)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用两个位置相对而意义有别的词语来表达同一内容,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映衬。

《木兰诗》中的互文句: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翻译为:到集市各处备办鞍马等战具。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正确的理解应是:打开东阁、西阁的房门,坐坐东阁、西阁的床。以此来表现木兰归来后的喜不自禁。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翻译为: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的运用,正体现了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它以有限的字数,包孕了丰富的内容,使《木兰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侧面描写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的勇敢坚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战功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从侧面写出木兰的智慧和谨慎。

(五)详略得当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等写得详细,十年征战写得简略。使行文多变化,结构疏密有间,更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六)修辞:对偶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七)修辞:顶真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例子: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八)修辞:复沓

 含义: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作用: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例子: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九)诗的风格:刚健、质朴、清新。

(十)历史上其他女英雄:穆桂英   梁红玉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主题):《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描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生动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互文,夸张,比喻,排比

四、重点语句背诵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的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五、问答题

(一)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1、坚毅勇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淡泊名利: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机智谨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深明大义,既爱家也爱国: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勤劳善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五、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和家人团聚的内容都写得比较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因为本诗的重点不在于在表现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而是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孝敬双亲的女儿情怀。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