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廿三、大清盐商

 闻理书屋 2019-12-09

16455月,明古城毁于一旦;屠城之后不久,扬州迎来了清代首任知府胡蕲忠,由此被正式纳入新王朝的统治之下。

胡蕲忠着手重建州府,建在今广陵区府和市政协以南,紫藤街一带,又在汶河西侧复建学宫。作为地区行政中心,扬州古城渐渐恢复生机,盐商作为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扬州的历史舞台上。

清代扬州的盐商大部分为徽州人,清初开始大规模移民到扬州,在扬州社会构成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徽商一直是扬州的主导社会群体,使扬州古城在许多方面具有浓郁的徽派特色。

 在扬州,清政府设立了两淮巡盐御史、两淮盐运史,盐商在官府督办下才能经营盐业。盐商每年必须先到有关机构购买盐引(盐业买卖凭证),凭盐引到指定盐场买一定数量的盐,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销售,在规定的范围内有专卖特权。

    1645年,清朝第一任两淮巡盐御使李发元颁发了6万份盐引,根据将近三十年前建立的纲法来恢复盐业贸易。

  扬州盐商利用清朝政府给予他们的特权——盐引制,垄断经营、贱买贵卖,获取了巨额财富。

南河下街见证了扬州盐业的繁荣。南河下街是清代官宦豪商的住宅区,徽、鄂、湘、赣盐商的聚集地,是扬州最大、也是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古巷阡陌纵横,古井、老宅众多,大量盐商住宅、会馆、扬州古民居云集于此。

南河下的北面有一条古街,叫做引市街。在扬州盐务发达的时代,这里曾经是各地商人买卖“盐引”的地方,犹如今日的金融一条街或股票市场。引是盐的计量单位,盐引则是销盐的票据,作为有价证券在市场流通。扬州引市街每日每时进行的交易行情,遥遥影响着皖、鄂、湘、赣等省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 

作为扬州盐业历史遗迹的代表,南河下街区的盐宗庙不得不提。清同治十二年(1873),两淮众盐商供奉夙沙氏、胶鬲、管仲三位盐业始祖修建盐宗庙,是扬州盐商举行祭祀仪礼的场所,后为纪念曾国藩改为曾公祠。

南河下170号,是大盐商汪鲁门盐商住宅。汪鲁门弃官经商,经任两淮盐业总商,成为扬州最后一批有影响的盐商之一。

    扬州盐商兴盛于此,也败落于此。有特权庇护,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官商。盐商们的大量财富成了清政府特殊用项的来源,两淮的盐税直接关涉到清政权的经济命脉,“损益盈虚,动关国计”。于是形成了上至皇帝,下至臣僚和扬州盐商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微妙关系。

扬州盐商也无形中承担了许多封建义务。遇大灾大难时,大力支持清政府是他们报效朝廷的最好机遇。如台湾林爽文起义时,扬州盐商江广达主动捐银二百万两,“以备犒赏”。嘉庆年间,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清政府军饷匮乏,扬州盐商鲍漱芳积极向清政府“输饷”,清政府为此赏给盐运使的头衔。清政府治河经费不足,扬州盐商“集众输银三百万两以佐工需”。取宠皇帝也是他们维持特权的方法。乾隆于十八年(1753)南巡时,扬州盐商捐银二十万两修建行宫。为此乾隆特允许纲盐、食盐每引增加十斤以示奖励。乾隆的几次南巡,盐商们都是巧思妙想,广造园林,争奇斗妍,以奉宸游,有“一路楼台直到山”之称。无怪乎乾隆惊叹说:“扬州盐商,拥有厚资,其居室园囿,无不华丽崇焕。”

    然而好景不长,扬州盐业到乾隆中叶已出现衰败迹象。嘉庆道光年间,清政府频繁的查收勒索使扬州盐商无利可图,一蹶不振,于是纷纷走散。

    清朝末年,随着铁路、海运的兴起,加之“海势东迁,卤气渐淡”,淮盐产量下降。随着盐课制度的消亡,六省行盐制度取消,扬州便失去了盐运中心的地位,盐运使司也移至淮北的海州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