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用几分钟,你的孩子却要用半个多小时? 为什么孩子从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了晚上十点钟还写不完? 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孩子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 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 合理利用时间,说白了就是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习惯。 那我们学生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①因为很多学习时间都是无效时间 大家可以看下日本统计的数据: 一般每8分钟会收到1次打扰,每天50-60次。 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小时 其中80%(约3个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 被打扰后重拾起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 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度,这占据了工作时间的68.7% 没错,我们以为的一天八小时工作制很长很辛苦,但事实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效的工作时间。 那么其实换成孩子也是一样的,而且由于他们的心理成长不健全,更容易受打扰,比如上课看到屋外飞的鸟走个神,教室外有个人走过看一眼,同桌偷偷说老师换发型了,下课买个零食,晚上做作业妈妈送杯牛奶嘱咐几句…… 然后你再说孩子忙乎学习了一天,但真正有效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②因为有效时间的学习效率低 有时候我们常运用自己直觉想到的方法做事,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比如:做新题重要,还是改错重要? 相信大家都会说改错重要,但是平常我们孩子实际做的呢?基本上都是走题海战术,把试卷做完,答案对完,结束,再继续做下一张试卷。 那么如果现在两个学生一个是只做新题,一个是不断改错总结,学习的时间一样,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际上,每个学生的一天时间都是固定的,那么会做时间管理的孩子,一定成绩不差。并且,时间管理是对所有年级学生都适用的成绩提升法宝。 那么孩子到底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呢? 一句话:制定每日代办清单 ①事件列表 这里说的事件列表并不是只笼统写一下,今天做数学试卷,而是确切的定好写哪一张试卷,是模拟一还是模拟二。 ②排优先次序 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时间管理法则: 重要且紧急,比如现在做了一道数学题目,错了需要订正,那就是重要且紧急的事,需要马上做。 重要不紧急,比如孩子想把最近学的一章新知识总结下,做成思维导图,这个就不需要立马就做,明天做依然可以。 紧急不重要,比如妈妈晚上做菜,酱油用完了,需要你去买,那对于正在学习的你来说就是紧急不重要的事,延后再做。 不紧急不重要,这类相信大家也能区分,不做就行。 ③排时间 比如晚上7点到8点写语文作业,8点到9点写数学作业,确定到每个时间点。 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排时间过程中只需要把50%的时间计划好就行,因为实际情况下不可能所有时间都能利用上,并且都是有效的,所以还不如预留点备用时间。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遵循生物钟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对于像初三高三这些要准备升学考试的学生来说,最好按照中高考考试科目的时间来排准备学习。 比如高三复习,很多学生习惯把学习高潮放在深更半夜。其实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正式考试又不是晚上。 ④确认完成时间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执行任务,如果上一项没完成,停止,继续下一场,然后把每项任务的完成时间记录下来。 ⑤每日检查完成情况 是不是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对于没有完成的任务,总结分析原因,并不断优化自己的计划 确保时间管理计划落地执行的几个小建议 1、关掉一切通讯设备,任何事情都不能分散精力,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不要想别的事,不要被意外的事情打扰。 之前就有个男孩,做作业谁也不理,人家都以为他怎么了,等做完作业他又有说有笑。所以他的作业每次完成情况都非常好,不仅效率高,正确率也极高。 2、只要制定就要勇于开始,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有些事只要踏出第一步,可能后面坚持就会容易很多。如果一件事投入力度越大,往往放弃的几率就会越小。所以制定学习计划后,再烦再累先开始第一步。 3、烦了就换一件事。如果连续学习四个小时英语太烦躁,那倒不如分成两个小时学英语,两个小时学数学,然后再学英语,轮换着来。 4、下定决心,调整心态。国外有很多街头艺人,经常是一个动作能坚持一天,当记者采访当中的一个艺人时,问道:你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她回答道:当我觉得我可以的时候,我就真的可以。 5、奖赏自己,当事情都完成了,可以给自己一些合理奖励,比如吃点好吃的,或者听音乐放松一会,总之可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有紧有松,下一次才更有动力做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