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在篆刻中常使用的刀法有哪些,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

 不易齋2 2019-12-10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一名俊卿,初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仓石、昌石,六十九岁后以字行。他是近代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并能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个人风貌。

刀法,是篆刻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语言。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手段,也足形成一个作家独特个人风格的基础条件之一。刀法所产生的刀味、刀趣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但刀法与笔意的结合则占重要的地位。两者结合是主要的,谁主谁次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运用的优劣则由作者修养与技能来决定。

一是基本刀法,有切刀、冲刀、冲切刀相结合三种。

切刀,是他早年从浙派学习而来。由于刀切人印石时,用力有轻重疾徐,刀痕有长短、偏正,因而线之两侧,有流利、迟混的众多刀迹变化,其线具有不同程度粗细波折之形,其质具有含蓄之力或不同的节奏感。如他早年朱文“毅”印(图504)、白文“金彭”(图503)印等。

冲刀,是他从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处借鉴而来。由于冲刀入石,刀锋的偏正角度不一,其表现的线条形质也各异:单刀正入,其锋正而藏,如白文“吴俊卿”印(图206)、“安吉吴俊章”印(图207)。单刀偏入,其锋偏而露,如白文“钰翁”印(图545)。而正偏锋结合的冲刀,似粗白文中一刀去、一刀来合成一画而成正锋,如“松石园丁”印(图209)等。

冲刀、切刀相结合,是把冲刀的猛利、挺劲、爽快与切刀的含蓄、浑朴相融合,这是能体现吴昌硕特有风貌的用刀特点。他往往以某种刀法为主,再辅之以他种刀法,以丰富多变之刀法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艺术趣味。

二是辅助性刀法,多在修改时用之,以补其冲、切之不足。其目的是使过露锋芒处含蓄之,过生硬处婉转之,过分散处团结之,过清楚处模糊之..…吴昌硕生前未言这种辅助性刀法为何法,但我们从其作品中看出,他多用残损之法,来加强作品的某种意境、意味或意趣。

根据笔者的理解、归纳,有凿刀、削刀、击刀、刮刀,以及其他的磨、钉、砂、擦等手段,在印石刻制之前、之中,或之后,视印面情趣需要而决定其残损面积的大小与多寡,增强层次、虚实、藏露的对比,以达到其预想的艺术效果。详见后第三节“残损的刀法与笔意”诸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