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管教》:一本火遍全世界的育儿书,到底好在哪里

 wzchen666 2019-12-10
/红杉树     播音/景木兮

正面管教到底好在哪里 来自时光落羽 13:20


我有一个快两岁的宝宝,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没办法经常陪在他身边,他很懂事也很乖,我也常常会思念他。像许多家长一样我也希望他将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一直留意着各种有助于宝宝成长的有关事物。
 
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正面管教》这本书,随后就开始阅读,最近刚刚读完,有许多感悟想要分享给大家。
 
我丝毫不怀疑天底下每一个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但是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光有爱和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大家可以想想看,有多少人在做爸爸妈妈之前,是有认真地学习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的呢?甚至有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竟是随缘,我自己是怎么长大的,那我的孩子也完全可以这样长大,难道不是吗?其实不是的。
 
我曾经认真的回想过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父母发生过的那些激烈的争吵,独自躲在被窝里伤心的哭泣,甚至怨恨自己生长在这个家庭里等等。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事在我们下一代身上重演,那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现在这个方法终于被我找到了,它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由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所著。自1981年第一次出版以来,成为了美国教育孩子的黄金教科书,先后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了近千万册。现在,我们可以在100多个国家看到关于“正面管教”的培训班,网上的付费课程也不在少数。
 
正面管教的方式就是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父母既不会用大人的权威去强迫孩子遵守规则,也不会不顾原则的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家长会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共同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当家长需要独自做出决断的时候,需要采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来维护孩子的尊严,在处理问题的同时,也给予彼此足够的尊重,这就叫正面管教。
首先,我们来看看传统的家庭是在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孩子:第一种就是严厉管教,家长设置边界立下规矩,要求孩子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那就自然要受到惩罚。
 
第二种就是放纵不管教。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限制,放任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家长相信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什么都懂了。
 
那还有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正面管教”。
 
经典案例:有一天早上,妈妈问3岁的孩子,早点想吃豆浆油条还是牛奶面包?孩子选择了牛奶面包,但是咬了一口之后孩子就丢下面包说,这太难吃了,我不吃了,我要吃豆浆油条。现在我们分别来看,使用三种管教方式的妈妈都是怎么做的。
 
第一种:严厉的妈妈再三说教之后被激怒了,大声吼叫着训斥说,不吃就饿着吧。孩子玩了一会回来找妈妈说我肚子饿了。妈妈再次责备的说:“你看,我早就跟你说过了吧你就是不听……”然后哔哩吧啦的说了一大堆。妈妈对自己的说教很满意。但是孩子呢?他其实正茫然的呆视着前方,无奈的(或者是不满的)等妈妈唠叨完。
 
第二种:骄纵的妈妈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牛奶面包,赶紧重新为孩子准备豆浆油条。妈妈为了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忙的团团转,然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吃午饭的时候,这一幕还将继续上演。
 
那么正面管教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会说:“好吧,不吃就算了,你出去玩吧,我们一起到中午再吃饭吧。”你看,她省去了严厉妈妈的说教步骤,她并没有发火也并没有妥协。过了一会,孩子跑回来大喊:“我饿了。”妈妈蹲下来和善而坚定的告诉孩子说:“我知道你肯定饿坏了,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坚持到吃中午饭的。”
 
你看使用正面管教的妈妈没有说教和批评,也没有为孩子重新准备早餐,而是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之下,和善而坚定的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骄纵型的管教会让孩子觉得所有人都是欠我的,这些孩子会用自己的脆弱对大人百般控制,以此来逃避自己该做的事情,逃避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会让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那么,严厉型的管教方式相比之下会不会好一些呢?我也曾强烈地认为,严厉惩罚是非常有用的管教方式。因为效果立竿见影啊,能马上就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惩罚带来的长期结果是所有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长期惩罚教育会导致孩子的四种反应,分别是:
 
一、愤怒,“我恨你”。
 
二、报复,你让我感觉很糟糕,那我要你的感觉更糟糕。
 
三、反叛,和家长对着干,这些情绪结果都会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集中爆发。
 
四、退缩,要么是孩子觉得家长很严厉,那你不允许我做的事情我就不在你面前干,我偷偷干。要么就是自卑,我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

以上四种反应的后果都是负面的,不管是青春期的叛逆,还是孩子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然后继续扮演“坏”的角色,或者变成一个总是躲避惩罚,不断追求别人认可表扬的讨好者,又或者变成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人,这些都不是我们家长希望和愿意看到的,但这些都是惩罚式教育会导致的长期后果。
 
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要认清自己对孩子的行为造成的长期结果到底是什么,而不要被短期的效果所愚弄。
 
那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只是要让孩子听话这么简单吗?

简·尼尔森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立。

这里所说的“自立”是对自己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拥有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和选择生活的方式。
 
我们家长,很少把“自立”当作教育的目标,或者说我们认为的自立仅仅只是考上一所大学然后拿到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我们嘴上说:“孩子,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但是我们家长为孩子做了太多,也操纵了太多。最终,不断的给予变成了剥夺孩子学习自立的机会。
 
正面管教的核心观点就是,在以“自立”为目的的教育基础上 “既不应该批评孩子,也不应该表扬孩子。”刚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和你一样,根本无法接受,觉得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但作者认为表扬和批评背后的目的都是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支配,所采取的有关举措。这样长此以往,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赢得表扬或者是躲避批评而发生的。所以,使用批评和表扬的手段是违背了自立的教育目的的。
 
而有趣的是,控制型的父母往往都在指责孩子没有责任感,他们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行为在训练孩子成为一个不负责的人。同样的,骄纵的管教方式使大人和孩子都同时放弃了承担责任。
 
我想绝大部分家长也知道不能对孩子太过于严厉也不能太过于放纵,于是就在这两种管教方式之间来回的摇摆。先尝试严厉的管教方式,然后觉得对孩子有愧,转而开始溺爱孩子,直到家长无法忍受孩子被宠得索要无度,又再次转回到过度的控制。
 
那我们应该采用的方式呢?当然是正面管教。而正面管教最最基本的核心,是这五个字“和善而坚定”。
 
简·尼尔森认为,有效的管教方法有四个标准:
 
一、是否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
 
二、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三、是否长期有效?
 
四、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
 
讲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跟我一样有所启发呢?反正,我是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最主要的需要长期实践的重点都已经给大家列入到上文内容之中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
 
一、简.尼尔森认为,骄纵和惩罚都是无效的管教方式。骄纵,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逃避责任,缺乏自尊。而惩罚,从长期来看,给孩子带来的只有愤怒、报复、反叛和退缩。
 
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自立”。
 
三、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家长对孩子的操纵,这会让孩子为了赢得表扬或者躲避批评而行事,这并不会让孩子自立。
 
四、正面管教是既不骄纵也不惩罚的管教方式,让孩子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和善与坚定的氛围中学会自立。
 
五、正面管教最核心的概念是“和善而坚定”,我们需要尝试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