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善与坚定并行

 未来决定现在 2015-08-05

昆明爱书虫和广州墨妈成长沙龙《正面管教》线上慢读会正在进行中,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下面是第一次线上讨论的会议纪要。

《正面管教》慢读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时间:20141127日中午1230—1340

主持人:墨妈

记录员:列妈

参与者:列妈、瑚瑚妈、思俊妈,墨妈、乐妈、果妈

会议记录:

Part 1:热身环节
1.初识正面” “管教的感受

第一次听说“正面管教”是源自于娟娟,看着她从看书学习、立志提升自我到成为正面管教的家长讲师,不由好奇,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为何它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正面”很好理解,“管教有方”却不容易。译者的话里引用的那句话很好,“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诚恳的告诉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帮助您,尽管我没学到什么技术,但是我充满爱心!来吧,请相信我!’如果您是这位病人,一定神色大变,从手术台上跳下来就逃走了。”可是,我们多少父母不正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吗?修习正面管教,我想,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必能从中受益。妈妈是一辈子的修行。

 

觉得应该是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教方法,而不是像以往我们受到的总是以否定词〔不行,不可以,不能〕开头的指导方式,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不打骂小孩也能培养好小孩的方法,让我们彼此都不用那么不愉快和辛苦。 一直在寻找好的解决方法,积极跟霞靠近,学习模仿她的育儿法,国庆前夕,霞告诉我一同前往外婆家的还有墨宝和妈妈,墨妈娟娟是正面管教讲师,当时就觉得正面很积极。看到娟娟老师的家长课,和善坚定,不惩罚不娇纵,有效的管教孩子,一下子说到我心坎儿里了。

 

当看到这本书时,封面的宣传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个标题让我觉得这正是我要找的书。培养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渔胜于鱼”!这也是我一直希望给予孩子的。可是自己能力有限,很多东西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更加迫切的渴望从这本书中学到实用的方法。

 

初识正面管教觉得它体系比较全面,爱和管教结合了。以前看了接纳孩子,讲的接纳为主。

正面引导者,这也是我首次听到“正面管教”这个词的感受之一。

 

我第一次看到“正面管教”的时候,其实是反感的,因为那是被自以为是的“爱和自由”充斥着脑袋,看着“管教”就觉得是束缚孩子,后来买回来看才发现自己犯错了。后来看英文版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训导法,窃以为更合适,不过正面管教叫开了。

书中拉丁语的“管教”原意,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的意思。

2.请问序言、引言和第一章正面的方法里,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句或一段话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大人们在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中应该承担责任。

 

温柔并坚定。

 

太多的母亲和父亲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保护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P3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在互相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P4

 

Part 2:讨论环节

Q1:你有过要孩子“听话” 的诉求吗?你对书里关于孩子的行为不再像“过去的好时光” 那样的阐述是否认同,有何见解?你是如何理解书里所说的“平等”的?

你有过要孩子“听话” 的诉求吗?

我想,“听话”的要求是每个爸爸妈妈都有过的念头吧,因为听话的孩子省心好带。不过,“听话”并不完全是好事。表扬孩子时,我也很少用“听话”两字,会用“乖”或其他具体的表扬,因为我不希望孩子的创造性和个性被磨灭。

 

我们的童年多数都是棍棒下面出孝子,家长就是权威,只能执行,不能质疑。现在的家庭都在提倡大人要和孩子做朋友,这也是一种平等的体现。本书也是要求和善坚定才能建立平等尊重!赞成霞说的,我们表扬性赞扬性的话语词汇实在太少太单一啦!都是你真棒,你最厉害,乖,听话之类的,时间久了就失去说服力了。所以现在我尽量都是自己少做,少干预,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去探索,我起到一个保护者引导者的角色就好。

 

我觉察到自己以前太多要瑚宝听话”“的诉求更多源于自己是个职场妈妈的疲劳感和负面情绪,有时孩子自己可以轻松些,孩子一哭闹,就启动了我的情绪按钮。同时我又觉得听不听话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不断强调这种教育行为的长期后果是什么?我希望孩子听自己心里的话,也就是正管说的培养有自控而不是他控能力的孩子。所以我对听话”“这样的词比较敏感,内心深处将它们与缺乏主见等同起来,不想听到这样的词。接触正面管教以后,现在的情况是要求孩子听话这种诉求的需要越来越少了。

 

有过。认同,现在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关注,溺爱,每家都是一个,又多数都是老人帮带,筑成了现在孩子的任性,没有责任感,没有毅力等。

 

我有过,其实要求孩子听话,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孩子的需求。

 

我们家没有特别要求孩子听话,但是他表现出来总是很听话,大人就习惯用这两个字"表扬孩子,其实自己也觉得自己不是想培养听话的孩子,我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但总是改不了自己的毛病。

 

有过,特别是着急的时候特别会这样说。但用得比较少,所以儿子是比较坚持自己的意见的。但又时又担心这样下去他会不会过分自我。现在会把自己的想法,担心告诉他,但是他不接受也没办法,强迫接受了但其实不是他心里的东西也没用。

 

我就觉得我们这代人已经被中国的教育体制给害了,我们缺乏个性,全都一个样,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我不想我的孩子也这样。

 

平等,尊重,对孩子越要这样。

 

我比较习惯跟孩子强调规则,而不用听话,但老人家会这样。

 

你对书里关于孩子的行为不再像“过去的好时光” 那样的阐述是否认同,有何见解?

我对孩子的行为不像过去的好时光的阐述比较认同。但就如书中所说过去的好时光中有很多事情其实并不真就那么好。 过去的好时光是专制的,孩子母亲对父亲言听计从,无条件服从,虽然过去这样孩子可能更容易管,不会制造太多麻烦,但抑制了孩子的发展。这种状况在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背景下,可能还是比较适合的。但就现下社会环境来说,过去那样的已经不是好时光了,孩子需要发展,需要创造力,需要自我,需要完善的品格。你要平等对待、尊重孩子,就不可能继续延用以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并不向往“过去的好时光”,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问题,现在,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光,这需要建立在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处所的时代有更全面、更成熟的认识的基础上。

 

书中对“过去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中有一点,说的是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尊重和平等,孩子们也受到父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

 

平等是什么的平等?

我们的童年多数都是棍棒下面出孝子,家长就是权威,只能执行,不能质疑。现在的家庭都在提倡大人要和孩子做朋友,这也是一种平等的体现。本书也是要求和善坚定才能建立平等尊重!

 

平等是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但不意味着能力经验和技能上的完全相同。我赞同书中说的“孩子显然不能拥有那些基于更丰富的经验、更熟练的技能和更充分的成熟之上的全部权利”。所以才需要监护人,呵护他们成长。

 

说是平等,成人往往用教育者去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选择?平等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平等尊重自己,平等尊重孩子,平等尊重环境,用三个平等尊重来衡量教育者的行为。

 

交流基础的平等,不能用父母的身份去压制孩子。

 

平等就是人格和精神的平等。

 

Q2: “七种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非常认同正管的七种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没读正管前,我只能模糊的将它们统称为培养情商。接触正管后,思路一下子清晰了,有了路标和努力方向的感觉。七项技能,哪一项都比成绩重要。

 

我认为这几点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几点也是成人的一个基础。

 

没看书的时候知道孩子不够自信,现在是觉得缺少了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究其原因就是妈妈为他做的太多了。

 

和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的经历对于七项能力中第三项的体悟:今年三月墨宝3岁了,送了一家华德福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会允许父母有一个星期的陪园过渡期,我全两天是全程陪同,后两天陪半天,因为我是一个不擅长面对面沟通的人,在那个星期相处的过程中,我很尊重老师们的一切做法,有些和我不一样的我不当面说,记录在我微信微博里,或者微信里表达具体的感谢和鼓励。在那个星期陪园的过程中,我都会带着一本正面管教的书,因为那时正在准备开第一期家长课,墨宝不粘我在一旁和小朋友们玩的时候, 你会在那里写写画画备课,园长看到了很好奇,就主动过来和我聊,我就告诉她我现在在做什么,结果她主动要求园里的老师们上我的第一期实习课,于是和她们的友谊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我以前是一个心里想的、嘴里说的、手里做的都不一样的人,属于完全不知道如何沟通的典型的讨好型变色龙。这件事给了我很多鼓励,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做好沟通这件事的。就像孩子一样,需要通过做到一些事感受自己到自己的能力一样。

 

我觉得我家孩子现在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我能行,不能主动的和生人打招呼,总是会躲在妈妈后面,这让我很羡慕那些冲闯的小孩。

 

我反思我自己是否拥有了这些技能,发现,它需要和具体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是从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做有意义的事中才能感受到的。因此,当孩子帮我提东西、一起劳动、给我和他爸爸洗脚,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得到鼓励时,他体会到了我能行”“我被需要的快乐。

 

Q3:亲子互动的三种模式,严厉型、骄纵型、正面管教型管教方式,大家最经常使用哪一种?

我是一个随和的人,没有涉及什么原则性的大事时,一般我都比较宽容,但是爸爸就觉得我是过于骄纵了。就像早上送幼儿园,我属于迟到了就迟到了,既然迟到了不妨一起吃个早点再晃悠进去;但爸爸不是,有天早上因为孩子磨蹭我们家爆发了战争,爸爸收拾了孩子一顿,孩子一路哭到幼儿园。我认为爸爸有时过于严厉了,爸爸认为我有时过于骄纵了,正是书中提到的情形。这个度的把握是不容易的。

 

我们家是几种模式都有, 爷爷奶奶偏向骄纵型,但不是完全没有限制。尽可能让孩子多体验,但有危险的,会妨碍别人的不让做。对于孩子的要求,奶奶没办法拒绝,后果是孩子容易操纵奶奶。妈妈在严厉和骄纵之间摇摆、游离,有时还取决于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情绪,接触正管后下意识想和善而坚定。爸爸以前是严厉,听不得孩子哭,常批评爷爷奶奶妈妈把孩子娇惯得不成样子,所以对于妈妈的严厉爸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对于妈妈的和善,爸爸觉得太放纵。但我惊喜的发现,自从妈妈学习正管后,孩子哭闹少了,即使哭闹,妈妈大多数情况也有办法疏导情绪、正面引导孩子行为,爸爸也跟着有了思考和变化。

 

我觉得我三种都有,开始会很耐心,给予讲解和引导,可多次之后不配合就变成严厉必须遵从型了!娇纵型不是我的风格,呵呵我觉得我处理的很好的一次是这样的:儿子把盒子里的碎纸全都倒在了地上,(我看见了过程),我过去问他:怎么纸掉在地上啦?是纸自己跑出来的吗?儿子本以为我会责怪他,小眼睛转了一下说:妈妈,不是,是我弄出来的。我见他承认错误了接着问:那你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他想了想:不是故意的(我没有去深究)那我们把这个散落的纸钱收拾一下吧!儿子高兴的答应了,马上开始在地上一片一片捡起来,我又问这样捡会不会很慢啊?儿子又想了想会。”“那怎样才能快点收拾好那?”“我不知道,妈妈你告诉我好吗?”“那我建议用扫帚和撮箕吧!儿子高兴的说,好的,妈妈,我去拿扫帚,你去拿撮箕!大家愉快的把地打扫干净了!用了正管的方法,孩子哭闹的时间变短了,自己的情绪也不容易太过激动,孩子也更愿意倾听你。但是有些时候会觉得自己运用的不是太好,而且不是每次都奏效,最后就变得自己也失控了。我现在最哭闹的就是早上起床穿衣刷牙,晚上睡觉刷牙,总要磨的很晚。

 

我们家以前是属于娇纵型吧,孩子要的东西经常都会买给他,好在孩子还有点自控能力,最近过了三岁半有时很倔强,耐心磨没了就变严厉型了,但是孩子还是不肯妥协,就问他要怎么样才能心情好起来,两个人沟通后才把问题圆满解决。

 

Q4: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说法在本书中被否定了,你怎么看?

我也很反对父母分唱红白脸的做法,会完成孩子混乱、迷惑,不知所措以及钻空子。父母要协商一致,立场要统一。

 

父母总的教育理念观点还是应该一致的,当出现一个人的方法不奏效时,另外一个人就要起到调和的作用!

 

其实有朋友跟我说母亲应该充当红脸的角色,而爸爸应该充当黑脸的角色,我不这样觉得,有些事情上面还是父母互相配合更有效果。

 

每个人都在找平衡,孩子也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孩子的孩子很会察言观色?

 

立场要一致孩子才不迷茫。

 

为了迎合教育者的风格,孩子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甚至撒谎。

 

昨晚睡觉他不洗脸刷牙,看我脸色不好,就要找姥姥帮他洗,就有选择了!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哪个的,!有时候我觉得家里带的人多也挺麻烦的,很多东西不能统一。

 

父母的教养态度应该一致,即使爸爸有些时候的行为我不认可,我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反对,而是先安抚孩子,解释调和父子关系后,再背后和爸爸沟通。

 

孩子很会学习的,我们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不能有太多的错误,要慎重。

 

人总有惯性思维,父母分唱红白脸时间长了,对于父母本身而言,也会产生教育观念的分歧,而争吵。

 

所以要把这些理念渗透给爸爸们,爸爸们也需要学习。理念不一致,分歧矛盾就跑来了。家庭的和谐比说教更重要。

 

Q5:和善与坚定的度如何把握?

成年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在生气的时候过于坚定——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然后,他们又变得过于和善,以对于自己的过度坚定进行弥补(P13)。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说到了我的心坎,我就是这样的,我把这句话圈了出来,继续修行啊!

过于坚定,你会受不了自己,怎么像个后妈 ,过于和善,你会受不了孩子,怎么那么多要求。

 

对于和善和坚定的度把握,靠教育者的自控力,也是情绪管理能力。我的理解是语气是温柔的,态度是坚定的,对待原则性问题的初衷不可动摇。 和善的态度,坚定的执行,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觉得还是多学习技巧吧,对不同问题采用的方法,使用的语言。

 

我觉得情绪控制很重要,对父母要求很高,尽量不要和孩子发生冲突,但是制定好的原则不能改变。不能有例外。

 

书中很多实例都是和善的态度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

争取每一次的沟通都是一次锻炼,熟能生巧。

 

和善是尊重孩子,坚定是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与坚定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像呼吸一样,一呼一吸是一体的。

 

“度”的把握,分寸的拿捏,真的是非常重要但又很难的事情。

 

举个例子。外出带孩子就餐,很多孩子会在餐厅跑老跑去,会影响到别人,这个时候什么是和善而坚定地态度呢?和善就是需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准备一些他吃饱饭后的桌上玩具,需要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坚定是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外出的欲望),需要尊重就餐地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乱跑乱跳,我个人觉得在沟通无效后,尽快离开,或由家里其他成员带出去玩一会,或和友人说明情况告别……)方法很多,不过三方面真的都需要尊重。

 

这三个尊重,霞做得很好。每次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她会选择靠门走道的位置。

 

说到的就餐,我会设定一个不影响别人,而且安全的角落给他玩,或者带他到外面逛逛,或者在包房里都是自家人就还是可以接受,但前提是下台了就不能再吃了。

 

Q6:为什么本书格外看中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你如何看待人的归属感、价值感、社会技能以及良好品格?

我个人认为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情商的一种体现,未来社会需要运用自己的能力适应。我希望孩子快乐成长,良好适应社会,能做好自己适应环境的基础。

 

我们所有的人这一辈子都在寻找两样东西,那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告诉我们,他们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

 

社会性的发展真的是非常重要,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一个人快乐存在的基石,这些与知识的多寡和学位地位的高低无关。让孩子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是妈妈们的共同心愿,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良好品德至关重要。

 

我们不能一辈子陪着孩子,我们也不能一辈子去替孩子做事,我们现在的努力也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我还是强调人的归属感、价值感、社会技能以及良好品格!现代社会各种早教班,太多强调智力发育。我个人觉得智力不要过于用力,情商有利于学会主动调节,间接促进智力教育的长期发展。情商比成绩更重要,正管也是把一股力量融入到树立孩子情商的培养。

 

我也是意识到正面管教能帮助我们引导孩子发现出最宝贵的技能和品质,由此踏入了传播正面管教的队伍。

 

好的,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妈妈工作的原因,我们今天的读书会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此外,第一章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比如为什么不能惩罚?为什么用不能娇纵?惩罚造成的4个“R‘,建议大家好好读读,结合自己小时候被惩罚的经历感受一下;正面管教的4个标准,也是需要慢慢体会的。

期待下一次的深度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