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黑暗料理包围下,甜品如何拯救英国人?

 昵称535749 2019-12-10

2019-12-10 14:03 

华人号:发现美食

说起英国人爱吃的美食,你会想起什么——英式早餐?炸鱼薯条?或者是什么黑暗料理?

其实,英国人最爱吃的,应该是甜食了,曲奇饼干蛋糕布丁馅饼松糕果酱巧克力冰淇淋……说英国人嗜甜如命,并不夸张。

英国人有多爱吃糖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战后,有人对英国人进行过调查,问他们在战争期间,觉得最难熬的事情是什么,很多英国人的回答是,那个时候食物短缺,没有糖吃。

因为常年嗜糖如命,英国人的肥胖率也居高不下。英国公共卫生署2017年的报告显示,英国学生在小学毕业时,每5人里就有1个属于肥胖。因为肥胖问题带来的各种疾病,让英国的医疗服务,每年要额外支出51亿英镑。

去年,英国政府甚至开始向含糖量高的饮料征收“糖税”,一来希望能降低饮料的含糖量,二来也希望诸如可乐这样的饮料涨价,从而降低大家的购买欲望。

英国人为何对糖情有独钟?是因为糖好吃,还是因为黑暗料理太难吃,必须来点甜的抚慰一下?

《甜与权力》| [美]西敏司 著 商务印书馆 | 2010年5月出版

人类学家西敏司在《甜与权力》这本书里告诉我们:英国人这么爱吃糖,不仅是因为人喜欢甜的本能,还因为在英国,糖曾经是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全球贸易的推动下,塑造了人的口味和生活习惯,也形成了一些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认知和习惯,比如“女人爱吃糖”,比如,工作间隙的“茶歇文化”。

01 在英国,糖曾经是奢侈品

糖是食物也是甜味的来源,这个众所周知,但糖在英国是怎么成为一种权力的呢?这跟英国本土不产糖有关。

糖最初出现在英国人的视野里,在公元1000年左右。英国本土不产甘蔗或者甜菜,只能从地中海商人手中,购买到很少的一点蔗糖。因为量少,价格高,刚一进入英国,就被富翁和权贵垄断。

而且,当时糖的用途很奇特的:既被当作了能治疗退烧的药物,还成为了艺术品的材料。粘稠的蔗糖能制作成各种精美的糖雕作品,装点着国王、贵族、骑士和教士的客厅。

在很多个世纪里,拥有一个糖雕,是绝对的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能吃到糖,是权贵和有富人的特权。

后来,人们发现蔗糖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可以融入任何液体中,让饮品变得更加好喝。这大大拓展了蔗糖的用途,也越发显现了蔗糖的重要性。

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被称为英国第一位喝茶的王后,她对茶的喜爱,让饮茶逐渐成为英国的一种宫廷时尚。茶这种口感微苦的饮品在加入了糖之后,给人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迅速成为贵族阶层的风尚。

02 英国人的嗜糖癖怎么被制造出来?

那么,糖是如何走出权贵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呢?

对甜味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偏爱甜味,我们出生后尝到的第一口乳汁也是甜的。

科学研究也表明,吃糖能让人快乐,这个原理很简单:在人类大脑中,存在一对神经元叫做“伏隔核”,可以说这是人脑中的快乐中心,而当我们摄入糖分时,伏隔核就会发生作用,分泌激素,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不过,本能只会让人喜欢吃糖,不会让人嗜糖如命,让英国人吃掉过量的糖,这个的背后,其实是权力的塑造作用。

权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跟英国征服了世界,蔗糖不再稀缺有关。

随着英国崛起,无敌舰队逐渐开拓海外殖民地,全球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建立了大量的甘蔗种植园,来自南美洲、非洲、亚洲的奴隶劳工,被贩卖到这些种植园中,为大英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蔗糖供应。

糖不再是稀缺的奢侈品了,反而是利益集团为了扩大糖的销量,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糖的好处。比如,把目标对准决定家庭口味的主妇们。有个名叫斯莱尔的学者,专门写了一本书为糖辩护,宣称女性的味觉比男性更加精细优雅,因为她们不抽烟不喝酒,更有资格成为“美妙的糖的女主顾”,他还是告诉人们,女士更懂得享受糖,吃糖比以前更能感觉到自由。

同时,糖的作用也不局限于提供甜味,而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有近三百种药是以糖为原料制作的;糖还有防腐剂作用,如果水果里没有糖,就会更容易腐烂。

蔗糖与茶叶的结合,也加速了它进入普通人生活的进程。1660年,东印度公司获得了王室许可,垄断了茶叶的进口和销售。一方面,公司说服王室对茶叶种植和生产采取保护措施,同时又对民众宣扬茶的种种好处:茶的苦味不那么明显,在加入蔗糖后,变成一杯淡甜温热的饮料,口感比咖啡和巧克力更加惬意。

TWININGS,英式茶饮代表品牌,有超过300年的历史 曾被维多利亚女王指定为皇室御用茶

在东印度公司的推动下,茶也逐渐变成了英国的标签。在茶水中加入糖,既能提升口感,又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热量,这种组合搭配,很快风靡整个英国。

最终,当人们发现自己可以自由地在市场上买到蔗糖,可以像贵族一样优雅地啜饮加了糖的红茶、品尝精致的甜点时,他们也相信,这就是梦寐以求的生活。

03 你喜欢的口味,很可能是别人让你喜欢的

正如西敏司所说的,当英国工人第一次端起茶杯,喝下第一杯加了糖的红茶,世界就随之改变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很多习惯,就是这样被塑造起来的。

比如,人们经常会有个刻板印象:“女人爱吃糖。”这可能并不是因为女人在口味上比男人更喜欢甜味,而是因为在工业革命后,对于新兴起的工人阶级家庭来说,肉、面包这些能提供更多饱腹感的食品,是要优先提供给工作的父亲的,母亲和孩子就只能通过糖来补充能量。

久而久之,虽然食物不再短缺了,但“女人爱吃糖”这样的观点却保留了下来。

再比如,英国上流社会因为吃晚饭比较晚,下午的时候,就需要吃加糖的下午茶和点心来补充能量。这种习惯引起了中产阶级的效仿,逐渐发展出了办公室里的茶歇文化,演变成一种有趣的社交方式。而英式下午茶,也让如今饱受世界人民嘲讽的英国饮食,挣回了一点面子。

可以说,英国人的很多饮食习惯、工作和休闲方式,甚至消费的风潮,都被糖所改变了。而且,随着英国的对外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这些生活习惯又被传播到世界各地,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影响了更多人的口味,成为更多人的认知和习惯。

同样,在很多时候,当我们说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这种喜好,也很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权力、经济和文化观念的合力所塑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