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德新II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客都原创 2020-11-06

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文/梁德新

我有幸在丘菊贤教授(1932—2015)晚年时与他有交住,我跟随他编书写书,学到很多知识而受益终身。  
1992年丘菊贤教授退休后与妻子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居住。他发挥余热研究地方历史,是《梅州市志》副主编、《客家人》杂志副主编。
丘菊贤教授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河南大学《史学月刊》出版社领导。目前的大学扩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些大学教授带十多个硕士研究生。丘菊贤教授是个论著丰硕是国内著名的客家学专家,依的资历他是可带博士研究生的。
丘菊贤教授的主要论著是《中华都城要览》《国史自学备要》《汉魏洛阳史话》《客家纵论》《梅州客家研究大观》《梅州客家研究百年纪要》《史志文存》《韩素音研究文集》等15部书。2003年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第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那时赠送参会人员有3本书,这些书是《漂洋过海的客家人》(《客家人》杂志主编罗英祥著)、《客家纵论》(丘菊贤著)《客家文化大观》(丰顺县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冯秀珍著)。

丘菊贤教授编著的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梅州的客家研究气氛浓厚。1994年12月6日“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梅州市召开。当时市地方志学会会长黄玉钊等研究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是“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主要组织人。那时梅州市客家联谊会办了一个刊物《客家大观园》,该刊是季刊内容是介绍梅州地区的客家人文及国内外客家活动情况。《客家大观园》我每期必看,有时还会向刊物投稿。我有一篇文章《把松口世德堂开发为客家民俗村》刊载在《客家大观园》杂志,这篇文章引起丘菊贤教授的关注,他问松口籍人黄玉钊认识我否。我与黄玉钊曾参加1999年嘉应大学的客家学研讨会,因论文集中有我的文章《旧时口山口村扛公王习俗》,以此为关系,我在1999年冬的一天在黄玉钊的引荐下我见了丘菊贤教授。
我初次见丘菊贤教授的谈话主题是松口的客家人文。他对我说:“客家研究需要地方文史为基础,你参加了应大学客家研究所的客家民俗田野调查,对梁氏宗族文化有研究,年轻时曾在福建等地做工熟悉当地民俗风情,又会用电脑写文章,是我最佳的合作伙伴”。
丘菊贤教授介绍我加入了“梅州市客家研究会”,还推荐我任梅州市《客家人》杂志编辑。《客家人》杂志虽然是市级刊物,但是它是有国际刊号的刊物,季刊每年出版4期。发行对象是世界各国有客家人的社会团体和知各人士,国內有客家人的地方社会团体,有客家研究机构的大学。因为我是杂志编辑,以此为平台认识了很多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我的文章也被有些大学的刊物刊载。
我知道丘菊贤教授的家庭情况。丘菊贤1932年生,梅县隆文镇文普村人。父亲是华侨在印尼雅加达经商,他出生在印尼雅加达,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在梅县松口国光中学读初中,1952年梅州中学高中毕业后,曾在梅县梅南中学教书。1954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南郑州市的一间中学任教。丘菊贤是个有才华的人,受到河南大学历史系梁养吾教授的赏识。经梁养吾教授的推存他到河南大学历史系任教。梁养吾教授是梅县人,丘菊贤常去梁养吾教授家,他与梁养吾教授的女儿梁美英恋爱,那时梁美英是河南大学历史系的教师,他们婚后生两女一男,女儿在河南成家,儿子与他回梅州居住。
我认识丘菊贤教授后,他编书著书时,我帮他整理资料和编辑书稿。有时还要帮助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可说这些工作都是研究生做的工作。他要的资料查到后付劳务费给我。这项工作我喜欢做,为此我与他合你愉快。
那时丘菊贤教授不会用电脑写作,我成了他的助手。我先后帮助他整理《梅州客家研究大观》《梅州客家研究百年纪要》《史志文存》《韩素音研究文集》《梅州客家研究述略》《为客家研究鼓与呼》6本。这些书稿由我妻子用电脑打字,书中注明我是该书編辑。我与他合写过几篇文章在报刊发表。他指导我撰写学术论文,使我能多次出席大专院校举办的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我与丘菊贤教授出席了2000年在四川成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发展客家文化优摒发展梅州旅游业—试论将粤东古镇松口开发为“综合旅游区”》入选会议论文集。

2001年3月罗英祥(左)丘菊贤(中)梁德新(右)参加成都市客家会议

2000年10月在丘菊贤教授的引荐下,我参加在梅州市召开的“林风眠李金发百年延辰纪念会”。在“林风眠李金发百年延辰学术研讨会”期间,我采访了林风眠的学友林文铮教授的女儿林征明,她提供了父亲林文铮的资料给我,我还与林征明在一起照集体像。当时“梅州市客家研究会”的秘书长肖伟光把林文铮的资料由我整理成文章《美术理论家林文铮教授》先后在4家报刊发表。因林文铮是名人,他是民国初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女婿,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影响大,相关人士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给我。我把《美术理论家林文铮教授》扩写为11000字的文章,2018年1月该文分5次发表在《梅州日报》,12月《梅州侨乡月报》再次刊载,该刊主编刘亦宏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了部分资料及照片。
 

在林风眠李金发学术研讨会林征明(第二排左1)与本文作者梁德新(第二排左2)与参会人员留影(该照片是由会议集体照剪辑)
丘教授退虽然退休,他经常参加囯內各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他还有写作任务,有些大专院校学术刊物向他约稿,他出书的钱是由地方政府和学校出资。
2004年成立梅县客家学研究会,丘菊贤教授任该会顾问。他捐书约200本和书橱一个,还捐款给研究会。
菊贤教授去世前的几年还坚持写书。2015年菊贤教授病逝,我与他的儿子联系,把他留下的书刊和手稿送给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收藏。
我是个没有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因为曾与丘菊贤教授交往,所以我的文章能够在大专院校发表。至今我还怀念丘菊贤教授对我的帮助,他是个爱护人才的知识分子。
                     

文/梁德新( 2019年11月27日)

       作者简介: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梅县第10届政协文史委员、《客家人》特约编辑等,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文章,编著有《客家乡情》《客都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等8本。2009年在梅县松南中学退休,聘为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对客家文化有研究,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院持约研究员,有学术论文在嘉应学院、三明学院、北部湾大学等刊物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