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腐肉不仅会长黑毛,为什么还那么臭呢?关于豆腐乳的传奇故事

 果蜜一心饮品店 2019-12-10

曾想过吗?豆腐乳、臭豆腐以及奶酪这些食物为什么奇臭无比?这些食物竟然都是要靠霉菌才能制成?中式必备调味料中的豆腐乳,据说在公元 1500 年的中国或是冲绳岛屿就已经出现,而豆腐乳、臭豆腐的酿造技术,让台湾美食发展出不同的美味。要让牛奶凝固变成奶酪,也多亏了霉菌?这些越臭越美味的食物,是如何诞生的?

腐乳毛霉与米黑毛霉菌 

原生地(发现地)

世界各地。

拉丁名称原义

Mucor,新拉丁字,与ē re 同意,有「发霉」的意思,字尾再加上–or

miehei ,人名Miehe

sufu ,「豆腐」的意思。

应用

食用与酿造。

用毛霉菌发酵的食品,如西方的奶酪和东方的腐乳,自古以来就是具特殊风味的奇特美食。豆腐乳的起源地并不明确,有一说是在 1500 年的中国,也有一说是在冲绳岛周围的小岛上。然而,五百年来默默参与酿造豆腐乳的真菌「腐乳毛霉」,一直到 1929 年才由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的魏喦寿在《科学》杂志上正式发表,确认它的关键地位。

豆腐乳的淘金之旅

酿造豆腐乳主要有两种方法――长霉之前盐渍,或长霉之后盐渍。若是后者,首先要替豆腐接种孢子,然后保存在一个温暖的地方(培养)数天,直到每个豆腐立方体都长满白色菌丝后,再将这些长霉的豆腐浸入酒盐渍(包括米酒、水和盐的混合物),置于室温熟成;通常需要几年时间。若发霉的豆腐不经盐渍,直接拿去油炸,就是臭豆腐了。

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 179 122 年)召集各方共同撰写了《淮南子》,里面就有提到豆腐,算是豆腐的发明人;到了清朝,李化楠的《醒园录》中已详细记述了豆腐乳的制作方法。 1783 年,日本文献中首次出现豆腐乳的纪录,是来自大阪何必醇所着的《豆腐百珍续编》。 1818 年,第一个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任教日本文学的英国人张伯伦(Basil Hall Chamberlain),其祖父霍尔船长在琉球期间,接受琉球国王的宴请,写下这段纪录:「有一个很像奶酪的东西,就像我们在吃完蛋糕之后常会有的奶酪,但是,实在看不出也猜不出那是用什么做的。」据推测,霍尔船长当时看到的食品应该就是豆腐乳。

1858 年,中国人到澳洲参与淘金时,身上必会带着不会因长途旅行而腐坏的豆腐乳。随后于 1878 年,豆腐乳被带进旧金山,于隔年登上了《哈特福德每日新闻报》 (Hartford Daily Courant) ,新闻当中有一篇文章称豆腐乳为:「盐豆腐」。到了 1882 年,豆腐乳来到法国,得到了一个正式的西方名字「黄豆奶酪」 (fromage de soja)

台湾早期对于豆腐乳的记载阙如―― 1660 年代,大批来自中国闽南的移民是否有在那时将制作豆腐乳的技术带过来,如今找不到任何可考记录。比较能够确定的是,台湾的臭豆腐或是豆腐乳酿造技术,是于 1940 年代由于战乱,随着大批移民被带到台湾。1929 年,魏喦寿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与豆腐乳相关的论文,同时也让他成为第一位于该杂志发表论文的华人微生物学家。在魏喦寿的带领之下,台湾的豆腐乳研究到了 1960 年代已是首屈一指。

现在,台湾的臭豆腐与豆腐乳有了自己的风味,就连制造豆腐乳超过五百年的日本,都称赞台湾的风味豆腐乳比日本的好。

奶酪之母:凝乳酶

米黑毛霉菌是嗜热菌,可耐高温 50 C 以上,适合用来生产耐高温的酵素。米黑毛霉菌可以产生脂肪酶,于食物脂肪的分解、传输和转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曾是古人制作优格与奶酪时不可或缺的一员。现在基因工程带来了重组脂肪酶,不但便宜,且有更多更广的用途,例如,烘培面包或当作洗涤剂,甚至作为替代能源的生物催化剂来将植物油转化为燃料。另外,化妆品或保养品的添加物中,也常利用固定化的米黑毛霉菌脂肪酶进行酯化反应来合成。

除了脂肪酶,米黑毛霉菌还可以生产凝乳酶。凝乳酶是一种蛋白酶,能凝固牛奶中的酪蛋白,有助于年幼哺乳类动物消化母亲的乳汁。以往要制作奶酪,人们必须宰杀仔牛或仔羊,以取得其皱胃内膜的凝乳酶。传统方法是将牛犊的胃切成小块并清洁干燥,然后放入盐水或乳清,连同一些醋或酒以降低溶液的酸硷值。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是隔夜或数天),将溶液过滤。

粗制凝乳酶将残留在滤出的溶液中,大约一毫升可以正常凝结二至四公升的牛奶。由动物而来的凝乳酶生产有限,自罗马时代,奶酪制造商一直在寻求其他方式来凝聚牛奶,例如由植物与真菌等微生物来生产凝乳酶。许多植物都具有凝乳特性,如希腊人就用无花果汁抽出物来凝固牛奶,其他象是干刺山柑叶、荨麻、蓟、锦葵和地面常春藤都有类似的功用。植物性凝乳适合素食者,而市面上贩卖的素食凝乳通常是来自米黑毛霉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