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 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ZHStudy 2019-12-10
  11月13日,第九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大会在上海举行,90多场主题报告吸引了500多名国内外行业人士参加,大家围绕食用菌研究、生产和贸易等领域的热点展开交流和讨论,共同推动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会上获悉,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逐步成长,1978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只有不到6万吨,而目前年产量已达3600万吨,增长了600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3600万吨,在全球总产量中占到七成以上。
  实际上,中国食用菌产业拥有的“世界第一”还不止这一项。
  进入21世纪,包括食用菌在内的大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全球食用菌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年产超过10万吨的国家有8个,除了中国之外,排在前列的有美国、日本、荷兰、韩国,年产量分别达到了41万吨、38万吨、23万吨、20万吨。中国食用菌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快速发展,1978年食用菌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全球总产的5.7%,到2013年已增长到3170万吨,超过了70%。
  除了在产量上规模惊人,我国也是世界上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世界已被发现的可食用菌大约2000多种,中国就有900余种,能够人工栽培的菌种有近100种,形成商品的约有50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种以上。而其他国家开发利用的食用菌品种,大多在个位数。比如,美国食用菌以双孢菇为主,日本产量最高食用菌为杏鲍菇香菇、真姬菇和平菇,韩国的栽培品种以平菇、香菇、金针菇和双孢蘑菇为主,而荷兰、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则以双孢蘑菇为主。
  不仅如此,中国食用菌的深加工衍生产品也十分丰富,开发出了干粉、脆片、饮料、菇精、菇盐等各类产品,横跨农业、医药、保健等多个产业领域。
  据了解,近年来,除了东部地区之外,我国西部食用菌产业也在崛起。食用菌产业已是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沪郊的崇明、金山等地区,食用菌生产得到广泛发展,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在农科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成长起来,林下种植双孢蘑菇、大球盖菇等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农业生物圈的有效循环。
  不过,短板也十分明显。目前,在欧美日韩等地区,已基本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传统栽培模式的替代,但我国仍是以传统农户生产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工厂化生产率仅占10%不到,而发达国家基本达到了90%以上。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食用菌栽培的品种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